王珪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王珪


1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

王珪少孤,叔父王頍因参与汉王杨谅谋反,被诛杀,王珪受到牵连,隐居于终南山,直到隋朝灭亡。李纲以其“贞谅有器识”,荐为世子府咨议参军,为太子舍人,成为李建成的心腹。玄武门之变后,召拜谏议大夫,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任侍中。与房玄龄、魏徵、杜如晦等齐名,《旧唐书》评价他:“性雅淡,少嗜欲,志量沇深,能安于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人称唐初四大名相。卒赠吏部尚书。



^个人简介


王珪(571年~639年)字叔玠,隋朝至唐初祁县人,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性沉澹,志量隐正”。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奉召入秘书省,从事图书校订工作,任太常治礼郎。其才略深得当时著名学者王王圭的器重。仁寿四年(604年),王王圭与汉王杨谅谋废杨广,获罪被杀,受到牵连,遂隐慝于南山中,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占据长安。经丞相府司录李纲引荐,被任命为李渊世子李建成的咨议参军。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王珪转授东宫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未几,李渊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皇位继承权,形成了以秦王李世民为一方,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一方的两大派别,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王珪为太子属吏,始终站在建成一边,武德七年(624年)六月,建成乘李世民陪父外出巡幸之机,遣人送铠甲给其同伙“募健儿,欲以为变”。此事被揭发后,王珪涉嫌流放到崔州(今四川西昌)。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杀太子李建成及齐王元吉,李渊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惜王珪之才,捐弃前嫌,召回授以谏议大夫职,留做身边顾问。王珪从此知恩图报,“推诚纳善,每存规益”,深受太宗信任。贞观二年(628年)被任命守侍中,贞观四年(630年)实授侍中,行宰相之职,负责纠弹驳之重任。贞观十一年(637年),受命与诸儒正定《五礼》。书成之后,获赏甚丰,受赐一子为县男封爵。同年,又被任命为魏王李泰的老师。

王珪 一生崇尚儒学,以儒家忠孝仁义礼等自励,是唐初有名的诤臣之一,与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等人同为“贞观名臣”。有一次,太宗命评论诸臣优劣,王珪从容对曰:“孜孜奉国,多谋善略,我不如房玄龄;能文兼武,出将入相,我不如李靖;敷奏说明,条理清晰,我不如温彦傅;办事干练,案无滞留,我不如戴胄;忠诚无私,犯颜直谏,我不如魏征。然而,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我却比他们有一日之长。”这番话深受太宗称道,感慨地说:“卿如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王珪任谏议大夫时,推诚尽节,多所献纳。

太宗女南平公主下嫁王珪之子王敬直,按皇制,公主下嫁臣民,并不拜见翁婆,王珪坚持以“礼”行事。唐代公主下嫁拜见公婆,从此开始。

贞观十三年(639年),王珪病卒于长安。唐太宗素服吊唁,又命魏王率百官前往送葬,赠吏部尚书,谥曰“懿”。

^补充


王珪(571~639年)字叔玠,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氏,系出太原王氏的高门。北魏时,王珪先祖曾任护乌丸校尉(乌丸即乌桓,东胡别种,汉末被曹操所破,遗裔遂居嫩江之北;护乌太校尉乃监护乌丸的长官),因号「乌丸王氏」。王珪曾祖王神念,在梁武帝时率子王僧辩投奔南朝,遂迁居南方。武帝末,侯景兵变(548-552年),僧辩起兵勤王,遂成为最具权力的宰相,主宰梁朝政局。由于权势太盛,遂为陈霸先所推翻(555年),并于两年後建立陈朝。王僧辩父子被害前,他的长子王顗奉命督师於荆州以御西魏,兵败撤入北齐,用为乐陵(治今山东乐陵县西南)郡守。王顗即王珪的父亲。

王珪幼孤,家计贫穷。个性雅澹,少嗜欲,而且志量沉深,能安於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其叔父王頍素有通儒之称,善於评鉴人物,认为「我家门户所寄唯在此儿耳」。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王珪二十三岁,应诏进入秘书内省校定群书,任为太常治礼郎的小官职。十二年後,文帝驾崩,隋炀帝即位,皇弟汉王杨谅挟太原劲兵反对炀帝,王頍当时为杨谅的谘议参军,是他的主谋,协助杨谅起兵。杨谅失败,王頍被诛,王珪应当连坐,乃亡命于南山(王珪这时住在陕西郿县,南山即终南山),时年三十四岁。王珪在南山隐居十馀年,其间只和房玄龄、杜如晦等少数朋友相善。房玄龄少他八岁,杜如晦少他十四岁。某天,王母李氏建议王珪说:「你将来必定显贵,但不知你的朋友究竟是那一类人,不妨带他们来家里坐坐。」玄龄等来到,李氏窥见他们,大为吃惊,赶紧张罗酒食,竟日尽欢。事後李氏向王珪说;「房、杜两位客人都是公辅之子,你日後的显贵不必怀疑!」

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自太原攻入关中,拥立杨侑为帝,自为大丞相。李渊的重要幕僚、丞相府司录李纲推荐王珪,称赞他贞谅有器识,李渊遂任他为世子府(李建成时为世子)谘议参军,成为建成的重要顾问。不久,李渊称帝,建成被册为太子,王珪累升为太子中允(东宫左春坊的重要机要官员,相当於朝廷的门下侍郎)。这时,他的挚友房玄龄和杜如晦,却全力辅助秦王李世民,各为其主。其後太子与秦王冲突日烈,至武德七年(624年)六月,庆州刺史杨文干兵变,谣传此事与太子有关,东宫和秦王府各有重要幕僚遭到处罚,王珪被流放於隽州(治今四川西昌县)。两年後「玄武门之变」爆发,秦王世民即皇帝位,这时房杜二人以第一功臣出任宰相大臣的要职,而太宗亦素知王珪之才,于是将他从隽州召还京师,提拔为谏议大夫,与魏徵同在门下省为侍臣,这时他已五十六岁,魏徵则为四十七岁。两人尽心竭力,由太宗的仇敌,变成太宗的两员模范谏臣。

王珪在太宗初期,由谏议大夫升迁为黄门侍郎(门下省的副长官)兼太子右庶子,他的最大贡献是协助并促使唐太宗重整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与及建立谏官入阁的制度。这些制度的重建,使到国家大政的决策更慎重合理,避免隋朝的乱政重演。有别于魏徵的抗直激切,王珪的谏臣风范是雅正而不屈。例如他批评太宗收纳卢江王妃为侍妾,就婉转地申诉杀人而取其妻、「知恶而不去」的不当。又如太宗命令名音律家祖孙教宫人声乐,却感不满意而加责备。王珪和温彦博为此上谏,为孝孙作解释,并批评太宗命雅士教女乐为不对。太宗大怒说:「卿等都是我的心腹,应当进忠献直,怎麼反而附下罔上,为孝孙开脱呀!」彦博畏惧而谢罪。王珪不但不谢罪,反而正色地说:「臣本是前宫(太子建成)的人,罪已当死,陛下矜恕性命,不以不屑而置之枢近,以忠直责成於臣。如今怀疑臣有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太宗为之默然,翌日遂向房玄龄等表示悔意,认为错怪王、温二人。所以王珪担任谏官之时,太宗就曾因他推诚尽节、多所建议而嘉慰他说:「卿所议论皆击中朕的过失。自古人君莫不希望社稷永安,然而不能达到,其原因主要是人君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罢了。如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又闻过能改,何虑社稷的不安哩!」而且也曾推崇他说:「卿如果常任谏官,朕永无过失!」

王珪为黄门侍郎,长官即为高士廉。他是皇后的舅舅,五个玄武门兵变功臣之一。贞观二年(628年)十二月,王珪有密表要透过高士廉呈奏,士廉将它抑压而不言,遂坐罪眨出都督,侍中遗缺由王珪守任,王珪遂成为宰相,时龄五十八岁。两年後,王珪正拜为侍郎,温彦博、戴胄等同时加入了宰相团,加上原来的房玄龄、李靖、魏徵,组成了最强阵容的宰相团。太宗知道王珪有其叔父之风,精於评鉴人物,就请他评鉴各宰相,并作自我比较。王珪说完诸宰相优点後,遂自谓「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方面,亦可与诸相争一日之长,太宗和诸相皆认为确论。事实上正因为王珪的优点在此,所以才能完美的发挥了侍中应有的职权,而成为名相。不过,三年以後,他却因洩漏禁中机密谈话,坐眨出为同州(治今陕可大荔县)刺史,结束了宰相生涯。

贞观八年正月,王珪被眨後十个月,再被召回京师,拜任尚书省的礼部尚书(相当於教育部长)。他奉诏与诸儒正定五礼,於十一年完成工作後,获得太宗的封赏,并於此年兼任魏王师。相州都督魏王李泰这时是王室弟于之中,最得太宗宠爱的人,也是授任地方长官而不须赴任的人,早就有人认为太宗对他太过宠溺,恐怕日後会生是非,因而进谏。太宗也了解这问题,所以特请王珪兼任魏王师。王珪是礼道履正的人,既坚持开创公主拜见舅姑的规矩,因而也以师道自居,接受魏王的拜礼。他一方面教魏王忠孝之道,一方面则从建立国家礼制上压抑魏王的气势,因而颇获好评。可惜王珪兼任魏王师的时间不长,实际上尚未满两年(贞观十一年三月至十三年正月)就病逝於任上。他的逝世,无异对日後魏王争权有相当大的影响。

王珪於贞观十三年初春遇疾病倒,且在短时间内急转直下。太宗敕令南平公主就第省视,又派民部尚书唐俭监督医治他的抢救工作,皆无效,仍於正月病逝,享年六十九岁。太宗刚谒献陵(唐高祖陵)而回,闻讯即素服举哀於别次,诏令魏王率百官亲往临哭,追赠为吏部尚书,谥为「懿」,永宁公的爵位由王珪长子王崇基继袭。

王珪自少孤贫,亲友对他有所赠送皆不推却。及至显贵以後,皆一一还以厚报,即使赠送人已死,亦必回报其妻子和儿女。王珪只有兄弟两人,兄长王珌生平不详,但王珪事寡嫂尽礼,抚养孤侄亦恩义隆厚;宗亲、姻戚若有困匮,王珪也多所周恤。所以王珪的家庭未必丰裕,日常自奉甚俭。依照法令,三品以上的大臣必须建立家庙,以祭祀三代祖先。王珪通显已久,迄未建造家庙,四时祭祀只在寝堂进行,因而曾被法司所弹劾。太宗对对此不加责罚,特令官方为他建造家庙,以愧其心。时论对此则看法不同,认为王珪俭而不合礼,对他颇有眨议。

王珪生有两子,王崇基袭爵为官,王敬直则尚太宗第三女南平公主,因而拜驸马都尉。王珪死後四年,皇太子李承乾谋反,王敬直坐与太子交结,流放岭南。南平公主亦同流放,後改嫁刘玄意。王珪的直系子孙表现多不出色,曾孙之中尤其出了一个王旭,被新唐书列入〈酷吏列传〉之中。

^原文


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硅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日:"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平 "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 非邪 "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 "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 ''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 ''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 "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释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日:"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 "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口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巨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 (选自《新唐书》)

^解释


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当时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太宗曾经说:"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吧."王珪进言说:"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珪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思念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一天,王珪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妄,怎么会不灭亡呢 "王珪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 "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 "王珪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死了?''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吓 ''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珪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 "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 "彦博惧怕,谢罪,但王珪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当时,王珪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 "王珪回答:"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玄龄;文才武略,将相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事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于扦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宗称好.

^相关影视


2006《贞观之治》——王锈强饰

2 北宋名臣


^人物简介


王珪(1019-1085),字禹玉,北宋有名宰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小时随叔父迁来舒州(今潜山县)定居,后代都成了舒州人。

王珪秉性宽厚沉稳,谦和礼让。他勤思苦学,天资过人,落笔则出语惊人。宋仁宗(1023-1063)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二名(榜眼)。初任扬州通判,后被召入京城在集贤院值班,随又为盐铁判官、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再以翰林院学士知开封府。母逝,假归服丧三年,后复被召入京城,为学士兼侍读。

嘉祐七年(1062)宋仁宗宴宝文阁作飞白书,命王珪诚岁月姓名,分赐侍臣,欧阳修得双幅大书,王珪夹题八字云:“嘉祐御礼赐欧阳修。”仍于绢尾书翰林学士臣王珪奉圣旨题。

宋皇室议立太子,中书召他起草诏书,他说:“此大事也,非当面接受圣旨不可!”第二天,仁宗亲自召见,他对仁宗说:“天下臣民早就希望立太子,以免生乱。这次果真是陛下的圣意么?”仁宗道:“朕意已决。”他再拜称贺以后,才退而起草。

宋英宗即位,理应提升草诏人,但因有人将他在中书召见时拒不草诏事进了谗言,疑他对已不忠,于是,置而不理,以观后效。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忽然召他入内殿,升他为端明殿学士,赐他龙盘金盒,安慰他说:“从前误信人言,今天朕已疑窦尽消了!”

宋神宗(1068-1085)最爱他的文采,即位后,提升他为学士承旨,专为朝庭草拟重大典章。熙宁三年(1070年),加封为参知政事(宰辅职位)。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元年(1078年)改革官制,超授银青光禄大夫。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八年(1085年),神宗有病,他请皇太后立延安郡王为太子。太子立,是为宋哲宗。于是赐他金紫光禄大夫的爵位,封歧国公。同年五月,卒于任中,年67,谥曰文恭。

王珪自熙宁初年开始,连续为皇室起草诏书18年,并身居宰辅高职16年,两方面时间的长久,是历史上少见的。有人用“三旨(取旨、领旨、得旨)相公”称呼他,说他一贯顺承旨意,明哲保身。但是,在那皇帝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喜则封赏,怒则杀头的封建社会里,委屈求全,伺机进言,以保社稷安宁为目的,岂止王珪 一人?当官不弃学问,爵位、文章同时显重于一世的,历史上有几人能出其右》史家评议也有当与失当之处。王 终究是个名人,他的历史地位不可废置。他亲笔撰著的《宋两朝国史》120卷、《在京诸司库条式》130卷、《王珪集》100卷,和续著的《宋六朝会要》,都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

清《四库全书》收录了王珪《华阳集》60卷,在《总目》中介绍说:“ 珪少掇高科,以文章致位通显,不出国门而参预大政,词人荣遇,盖罕其比”。又说:“其文章博赡瑰丽,自成一家。揖让于二宋之间,毫无愧色。谢及、陆游、杨万里等往往称之,殆非虚美”。这般评价,足以显示他文学品位之高。

^史籍记载


王珪,字禹玉,成都华阳人,后徙舒。曾祖永,事太宗为右补阙。吴越纳土,受命往均赋,至则悉除无名之算,民皆感泣。使还,或言其多弛赋租。帝诘之,对曰:「使新附之邦,蒙天子仁恩,臣虽得罪,死不恨。」帝大悦。

珪弱岁奇警,出语惊人。从兄琪读其所赋,唶曰:「骐骥方生,已有千里之志,但兰筋未就耳。」举进士甲科,通判扬州。吏民皆少珪,有大校嫚不谨,捽置之法。王伦犯淮南,珪议出郊掩击之,贼遁去。召直集贤院,为盐铁判官、修起居注。接伴契丹使,北使过魏,旧皆盛服入。至是,欲便服,妄云衣冠在后乘。珪命取授之,使者愧谢。遂为贺正旦使。进知制诰、知审官院,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遭母忧,除丧,复为学士,兼侍读学士。

先是,三圣并侑南郊,而温成庙享献同太室。珪言:「三后并配,所以致孝也,而渎乎飨帝。后宫有庙,所以广恩也,而僭乎飨亲。」于是专以太祖侑于郊,而改温成庙为祠殿。嘉祐立皇子,中书召珪作诏,珪曰:「此大事也,非面受旨不可。」明日请对,曰:「海内望此举久矣,果出自圣意乎?」仁宗曰:「朕意决矣。」珪再拜贺,始退而草诏。欧阳修闻而叹曰:「真学士也。」帝宴宝文阁,作飞白书分侍臣,命珪识岁月姓名。再宴群王,又使为序,以所御笔、墨、笺、砚赐之。

英宗立,当撰先帝谥,珪言:「古者贱不诔贵,幼不诔长,故天子称天以诔之,制谥于郊,若云受之于天者。近制,唯词臣撰议,庶僚不得参闻,颇违称天之义。请令两制共议。」从之。濮王追崇典礼,珪与侍从、礼官合议宜称皇伯,三夫人改封大国,执政不以为然。其后三夫人之称,卒如初议。始,珪之请对而作诏也,有密谮之者。英宗在位之四年,忽召至蕊珠殿,传诏令兼端明殿学士,锡之盘龙金盆,谕之曰:「秘殿之职,非直器卿于翰墨间,二府员缺,即出命矣。曩有谗口,朕今释然无疑。」珪谢曰:「非陛下至明,臣死无日矣。」神宗即位,迁学士承旨。珪典内外制十八年,最为久次,尝因展事斋宫,赋诗有所感,帝见而怜之。熙宁三年,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元丰官制行,由礼部侍郎超授银青光禄大夫。五年,正三省官名,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蔡确为右仆射。先是,神宗谓执政曰:「官制将行,欲新旧人两用之。」又曰:「御史大夫,非司马光不可。」珪、确相顾失色。珪忧甚,不知所出。确曰:「陛下久欲收灵武,公能任责,则相位可保也。」珪喜,谢确。帝尝欲召司马光,珪荐俞充帅庆,使上平西夏策。珪意以为既用兵深入,必不召光,虽召,将不至。已而光果不召。永乐之败,死者十余万人,实珪启之。

八年,帝有疾,珪白皇太后,请立延安郡王为太子。太子立,是为哲宗。进珪金紫光禄大夫,封岐国公。五月,卒于位,年六十七。特辍朝五日,赙金帛五千,赠太师,谥曰文恭。赐寿昌甲第。

珪以文学进,流辈咸共推许。其文闳侈瑰丽,自成一家,朝廷大典策,多出其手,词林称之。然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无所建明,率道谀将顺。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也。绍圣中,邢恕谤起,黄履、叶祖洽、刘拯交论珪元丰末命事,以为当时两府大臣,尝议奏请建储,珪辄语李清臣云:「他自家事,外庭不当管。」恕又诱教高遵裕子士京上奏,言珪欲立雍王,遣士京故兄士充,传道言语于禁中。珪由是得罪,追贬万安军司户参军,削诸子籍。徽宗即位,还其官封。蔡京秉政,复夺赠谥。政和中,又复之。

3 金人

[金]在山西吉县挂甲山石崖上,刻有金皇统五年(一一四五)画工王珪题名。《民间画工史料》

4 元人


^1、字君璋


[元]字君璋,或作均章,号中阳老人,汴(今河南开封)人。尝以材异辟同知辰州,辞不起。大德(一二九七至一三o七)中隐虞山。邃于医,澄心观道,善鼓琴,又工画,布置繁密,意趣幽远。尤善画花卉、草虫。日本君台观藏有其画。年九十余。 《常熟志》

^2、见王珙


[元]见王珙。

5 北宋将领

王珪,开封人也。少拳勇,善骑射,能用铁杵、铁鞭。年十九,隶亲从官,累迁殿前第一班押班,擢礼宾副使、泾州驻泊都监。康定初,元昊寇镇戎军,珪将三千骑为策先锋,自瓦亭至师子堡,敌围之数重,

珪奋击披靡,获首级为多。叩镇戎城,请益兵,不许。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饱,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有骁将持白帜植枪以詈曰:“谁敢与吾敌者!”枪直珪胸而伤右臂,珪左手以杵碎其脑。继又一将复以枪进,珪挟其枪,以鞭击杀之。一军大惊,遂引去。珪亦以马中箭而还,仁宗特遣使抚谕之;然以其下死伤亦多,止赐名马二匹,黄金三十两,裹创绢百匹;复下诏暴其功塞下,以厉诸将。

是岁,改泾原路都监。明年,为本路行营都临,勒金字处置牌赐之,使得专诛杀。寻至黑山,焚敌族帐,获首级、马驼甚众。会敌大入,以兵五千从任福屯好水川,连战三日,诸将皆败。任福陷围中,望见麾帜犹在,珪欲援出之,军校有顾望不进者,斩以徇。乃东望再拜曰:“非臣负国,臣力不能也,独有死报尔。”乃复入战,杀数十百人,鞭铁挠曲,手掌尽裂,奋击自若。马中镞,凡三易,犹驰击杀数十人。矢中目,乃还,夜中卒。

珪少通阴阳术数之学,始出战,谓其家人曰:“我前后大小二十余战,杀敌多矣,今恐不得还。我死,可速去此,无为敌所仇也。”及敌攻瓦亭,购甚急,果如所料。镇戎之战,以所得二枪植山上,其后边人即其处为立祠。赠金州观察使,追封其妻安康郡君,录其子光祖为西头供奉官、阁门祗候,后为东上阁门使;光世,西头供奉官;光嗣,左侍禁。

相关分词: 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