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盆地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阿波罗”盆地


“阿波罗”盆地(Apollo Basin),是一颗小行星在撞击月球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径大约是300英里(482.80公里)。



“阿波罗”盆地来源


据悉,一颗小行星在月球南半球与其相撞,形成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它就是目前的南极-艾托肯盆地(SPA),这个盆地的直径大约是1500英里(2414.01公里),深度超过5英里(8.05公里)。这是月球上最大、最深的陨石坑,它是一个可以吞没从美国东海岸到德克萨斯州这片广大地区的“深渊”。这次撞击穿透了月壳表层,激起的物质散布到整个月球,并飞入太空。撞击产生的巨大热量还使部分陨石坑底部发生熔化,变成熔融岩石的海洋。

数十亿年间小行星不断轰击月球,在它表面留下大大小小的很多陨石坑,这些陨石坑里填满了固体熔岩、碎石和尘埃。现在很难看到月球的原始地表或外壳,要想看一看它的深层月壳更加困难。不过幸运的是,位于南极-艾托肯盆地边缘的一个陨石坑,可能给人们提供了观看月球深处的机会。这个陨石坑被称作“阿波罗”盆地(Apollo Basin),它是在稍后一颗更小的小行星撞击月球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径大约是300英里(482.80公里)。

“阿波罗”盆地的重要意义


借以研究早期月球史

马里兰州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诺亚佩特罗说:“这就如同进入地下室,在地下室再挖一个更深的洞。我们认为‘阿波罗’盆地的中部可能会曝露出月球的更深层。如果这一猜测是正确的,这将是月球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看到月壳深处的地方,因为它不像其他陨石坑一样,没被火山物质覆盖。就如同地质学家通过分析峡谷或者路基的岩层横截面,就能再现地球史一样,我们可以通过研究‘阿波罗’盆地将要揭露的一些秘密,开始了解早期月球史。”

月球更深处的矿物包含的铁元素更多。当月球刚刚形成时,它的大部分都处于熔融状态。包含铁等更重元素的矿物沉到核子里,包含硅、钾和钠等较轻元素的矿物质浮到月球表面,形成最初的月壳。

风化层形成的原因

佩特罗说:“形成南极-艾托肯盆地的小行星可能撞穿了月壳,进入月幔上层。熔融物质变硬形成南极-艾托肯盆地的中心地面,这种物质可能是由不同月层混合形成的物质。也许我们会看到,这里所含的铁元素稍微比‘阿波罗’盆地底部更多一些,因为这里位于月球更深处。这是我们通过‘月球矿物质绘图仪’发现的结果。然而我们还看到,‘阿波罗’盆地的这个区域拥有的铁元素,比周围的月球高地所含的铁元素更多,这说明‘阿波罗’盆地没被在月表和南极-艾托肯盆地等最深的陨石坑里看到的月壳层物质覆盖。”

据佩特罗介绍,“阿波罗”盆地里暴露出来的月球更深层,之所以在南极-艾托肯盆地形成之后仍继续存在,可能是因为它位于南极-艾托肯盆地的边缘,距离撞击发生的地点有数百英里之遥。据估计,南极-艾托肯盆地和“阿波罗”盆地都是最为古老的月球陨石坑,因为有大量更小的陨石坑分层散落在它们上面。

随着时间推移,老陨石坑被新陨石坑掩盖,计算陨石坑数量可以估算出一个陨石坑的相对年龄:一个陨石坑上面分布很多陨石坑,这说明它比那些内部填充物更少,上面分布的陨石坑更少的陨石坑的年龄更大,陨石坑在形成过程中,会使月壳变碎,形成风化层。风化层是一层由碎小的岩石和尘埃形成的物质层,它跟地球上的土层非常相像。

“阿波罗”盆地地图


南极-艾托肯盆地东部区域的一个立体图

这是南极-艾托肯盆地东部区域的一个立体图,它包括“阿波罗”盆地,该图是利用日本的“月亮女神”号飞船获得的数据制成的。这张伪彩色图的红色区指的是高地,蓝色区域代表的是海拔最低的地方。虚线圆弧代表的是“阿波罗”盆地的主要部分和内环。虚线代表的是地形剖面所在处。

图1标出了起点和终点

这是利用日本“月亮女神”号飞船获得的数据制成的从南极-艾托肯盆地边缘处到“阿波罗”盆地的海拔曲线图。图1标出了起点和终点。

三张“阿波罗”盆地图

利用印度月船1号上携带的“月球矿物质绘图仪”拍到的三张“阿波罗”盆地图。右侧的伪彩色图显示的是混合物成分;蓝色代表含铁较少的月表;其他颜色代表含铁量更多的矿物。

‘阿波罗’盆地为了解月球史开启了一扇门


从水星等和太阳系里其它世界上的大型陨石坑,说明太空中的这种陨石雨现象非常普遍。地球好像也没幸免遭小行星撞击的命运。然而在地球上发生的这种事件,早已被地质运动等清除了痕迹。板块构造使地壳不断更新,风化和雨水侵蚀导致远古陨石坑消失。佩特罗说:“‘阿波罗’盆地和南极-艾托肯盆地为我们了解最早的月球史开启了一扇门,月球为我们了解非常活跃的青春期地球打开了一扇窗。”

相关分词: 阿波罗 阿波 波罗 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