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头水电站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榜头水电站




概述


榜头水电站原名九鲤湖水电站,属梯级径流开发的县办电力企业。1967年列为仙游县基建项目,1970年1月1日动工,后因涉及仙游和莆田县水利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省、地水电部门不予立项。仙游县于1971年11月将该电站下放给榜头公社续建。1974年11月30日,莆田地区革命委员会通知仙游县停建。仙游县革命委员会也于同年12月19日通知榜头公社革命委员会及东宫等4个大队立即停建,但未停止施工,仍由象山、新郑、象洋和东宫大队继续开挖渠道和隧洞,上场民工多达4000余人,投工8.4万工日。施工所需沙石料和水泥,按生产队人均15公斤分配任务,沿着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肩挑7公里登高500米运上工地。除火工材料由电站工程指挥部供应外,其余民工费用由生产队自理。1975年10月25日,位于著名九鲤湖风景区上游附近,高2.4米、长40米砌石滚水坝建成,2470米渠道和870米+60米隧洞竣工,实现穿山调水。1980年初,由榜头公社民兵分段包干修建的10公里进站盘山公路通车。

一级电站


一级站位于榜头镇后堡农场大缺与小缺汇合处。集雨面积60平方公里,设计水头217.5米,流量0.87立方米/秒。选用南平电机厂制造的QJ-W-65/10.5水轮机和TSWN99/46-8P型低压发电机。1980年7月20日,3台单机4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以10千伏线路(6公里)给榜头公社供电。12月,架设灵山至城关35千伏线路7公里,同月25日以10千伏运行,一级站联入县电网。1981年4月,联入福建电网。1981年发电量为543万千瓦时。

二级电站


1982年2月,动工兴建位于后堡农场石人下二级站,利用一级站尾水发电,设计水头202.3米,流量1.02立方米/秒。选用南平电机厂生产的QJ-W-65/10.5型水轮机和TSWN99/37-8P型低压发电机,同年10月完成机组安装。架设10千伏线路200米与一级站至灵山10千伏线路“T”相接。1983年1月1日,3台单机4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4月,联入福建电网运行。1983年4月25日,榜头电力中心管理站成立,管理一至三级水电站。1984年3月,二级站至灵山10千伏Ⅱ回路6公里投入运行,提高电力输送能力,线损率由19.7%降至17.5%。1984年发电量570万千瓦时。

三级电站


三级站位于后堡村山麓虎头鬓下。利用二级站尾水发电。设计水头65米,流量1.29立方米/秒。选用南平电机厂生产的SFW200-6/740型和SFW400-6/850型低压发电机各1台。1984年4月机组安装结束。架设10千伏线路300米,与一级站至城关10千伏线路“T”相接。同年5月1日,单机200千瓦和4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各1台投产,联入县电网运行,年发电量135万千瓦时。

扩建改造


由于机组设备等主客观原因,要求三级3个电站总装机要达到3000千瓦,致使三级站设计装机600千瓦,装机容量偏大,造成梯级电站设计流量不相配,三级站满发,一、二级电站严重弃水。1986年起,对电站进行多次增容改造,一级站3×400千瓦扩建为3×500千瓦低压发电机组,费资25万元;1987年3月,二级站扩建1台400千瓦低压发电机组,1991年一级电站又扩建1台400千瓦发电机组。至此,一级站装机容量1900千瓦,二级站1600千瓦,三级站600千瓦。电站总投资455万元,其中10万农民集资50万元,社直单位职工集资5万元,向社办企业借款30万元,银行贷款167万元(均已还清),县财政拨款10万元,莆田地区水利电力局拨款21.6万元;其余为该站电费收入。每千瓦造价1109.8元。1988年发电量2128万千瓦时,设备年利用5751.4小时,发电最高负荷3700千瓦,均为建站以来最高纪录。至1991年统计,累计发电量14477.4万千瓦时,其中送县电网1140万千瓦时,占9.2%,发电单位成本27.21元/千瓦时,累计创利566.24万元,上缴税金156.32万元。拥有职工87人,其中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各1名,为全民所有制职工,其余为集体所有制职工。固定资产原值435万元。1985~1989年先后5次受到省水利水电厅表彰。

相关分词: 榜头 水电站 水电 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