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中心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中心




宗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成为一切创新的原点和动力。中国的慈善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乐善好施、救困扶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规模庞大的人口与经济体量,在发展进程中,难以完全均衡和协调。在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慈善事业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生产要素一样,慈善也是一种社会性资源,通过合理的配置手段和充分的利用模式,发挥其财富增值、精神变现的巨大效应。慈善事业是一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实现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手段,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如何使慈善事业更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进步性、合理性、完善性、有效性,正在成为一个备受瞩目、日渐突出的社会公众课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中心是中国大学第一家正式挂牌成立的慈善事业专业研究机构,也是中国第一家招收慈善事业管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中心,致力于以调查、研究、分析等学术手段,深入参与慈善事业。中心以科学、谨严、求实的治学态度,客观、公正、全面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国内外先进项目的管理技术与操作经验,密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产出多元化的研究成果,为遍及中国从事慈善事业的各领域、各阶层、各团体、各行业同仁提供全面的学术支持与信息服务;为使中国慈善事业在更大规模、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机构


名誉主任:

蒋正华,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顾秀莲,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主任:

汪大海,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

“研究中心”组织管理体系由名誉主任、主任、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与工作委员会组成。理事会是“研究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学术委员会是“研究中心”的学术方向、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指导、管理与评估机构;顾问委员会是慈善公共政策的咨询指导与建议机构。工作委员会是“研究中心”日常工作的执行管理机构,“研究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使命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中心的使命是: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智慧引擎”。

愿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中心,中国慈善战略的新锐倡导者与坚定践行者。

与政府主管部门、著名社会团体组织、国内外大型企业、主流媒体和观念领袖形成广泛战略同盟关系。

辅助形成政府与公益慈善事业相关的重大决策。为重大慈善项目提供项目论证与智慧支持。

助切实实践社会责任的企业获得合理的声望。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展公益慈善观念的全面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中心的愿景是:成为中国的“慈善智库”。

价值观


唯有思想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

唯有坚韧的努力,可以掌握智慧。

唯有由心的尊重,可以开启心灵。

唯有真诚的沟通,可以影响观念。

唯有信念的凝聚,可以创造趋势。

口号(slogan)


思以治学 行以致善

信仰与精神


成就自我的过程,首先是完善自我。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不可分割的组成。积微成善,积善成德。慈有作为,善无大小。任何看似微小的事务,都蕴含着伟大的内涵。我们服务社会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蝴蝶效应。任何看似微小的事务,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而我们将用智慧,让世界变的更加美好。我们是中国慈善战略的新锐倡导者与坚定践行者。每一步看似微小的坚诚努力,都是我们伟大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

服务对象


为企业、政府及NGO提供战略规划、数据库、慈善研究报告、慈善个案分析、慈善产品的策划、实施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