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斑点病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扁豆斑点病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扁豆斑点病

英文名: Hyacinth doliehos phyllosticta leaf spot

病原中文名: 豆类叶点霉和扁豆叶点霉

病原拉丁学名: Phyllosticta phaseolina Sacc.称豆类叶点霉和 phyllosticta dolichi Brun称扁豆叶点霉

病原分类地位: 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扁豆

主要为害部位: 叶片

为害症状


扁豆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斑点分散,大小2~15毫米,锈褐色,中央渐褪成浅褐色,边缘红褐色或暗褐色,色深,稍隆起。病部生黑色小粒点,排列成明显或不明显轮纹。

病原形态特征


Phyllosticta phaseolina Sacc.称豆类叶点霉和 phyllosticta dolichi Brun称扁豆叶点霉,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P.dolichi分生孢子器生于叶面,散生或聚生,突破表皮,分生孢子器球形,器壁暗褐色,膜质。直径80~120微米;分生孢子圆柱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透明,二端较圆,大小4~8×2~3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多雨年份,多雨季节,缺肥易发病。

防治方法


(1)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提高寄主抗病力。(2)发现初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相关分词: 扁豆 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