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勃拉姆斯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


中文名称:勃拉姆斯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

英文名称:Brahms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73

资源类型:APE

版本:1948 LPO

发行时间:1999年07月09日

专辑歌手:Furtwangler

地区:英国

简介:

作曲:Johannes Brahms

指挥:Furtwangler, Wilhelm

演出:LPO (伦敦爱乐乐团)

录音日期:1948.3.22-25

CD编号:Dutton Laboratories 5024

专辑介绍:

在勃拉姆斯的第二号交响曲中,哀怨,阴沉和豪迈让位于宁静的田园气息。

富特文格勒力求贯彻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表现生命的奥妙,天地间的喜悦和大自然的光明。即使是勃拉姆斯惯有的“焦虑不安”段落也被大师处理得沉稳自如,音乐犹如无穷无尽的河流,一气呵成。

勃拉姆斯第二号交响曲的最佳演出毫无疑问属于1945年的WPO在维也纳的演出,演出时间和无与伦比的战时勃一相差仅仅一周,是富特文格勒战时全世界范围的最后一场音乐会的曲目之一,并且非常幸运地由奥地利广播电台全部录音。这场演出激情,理性,情感全面绽开,完美无缺。

不过我暂时不想发布一版本。

1945 WPO版相当普及,而1948年的这一版本难于名状之处使它显得很特别,也比较少见。对我个人来说:她相当有趣————因为这是富特文格勒与当年DECCA唱片录音师展开斗争的产物。

这是大师与当时的技术限制“斗法”的奇特战果。

富特文格勒讨厌录音举世闻名,但只有这张唱片的存在客观地反映了他与技术,商业抗衡的结果的真实面貌。LPO的演出在大师的带领下仍然平衡畅顺,高于此乐团的低下声誉————当然,和其他乐团的现场演出仍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过这不是重点。这张唱片的总氛围朦胧极了!弦乐音响淡薄得令人吃惊!富特文格勒的几乎所有勃拉拇斯作品录音都非常生动清晰,仅此一张完全浑浊不清,令人如坠五层雾不知所以。而且:很显然这不是母带转制那么简单的问题。

在录音过程,富特文格勒和录音师奥洛夫激烈地争吵:奥洛夫竭力说服大师服从当时已经经过许多实验,相当成熟的录音手法;而富特文格勒则坚持把原定的六支麦克风减至一支,并主张高高地悬在乐团的中心。剩余的五支......要用也可以,一律分开!并且至关重要的:要移到富特文格勒看不见的地方。

否则他就十分激动不安,紧握双手来回走动......无法演出......

我估计这跟他战时在维也纳的演出前强烈要求取下NAZI党旗的情景类似。我几乎可以听见他正气乎乎地说:“把那五跟破针拿开!我们就开始演出。”

这样方法简直不可思议————即使是没有立体声录音概念的年代,一支麦克风的覆盖范围能有多大?结果可想而知:大家对这张唱片的古怪音响深感困惑,尤其因为它出自当时录音技术明显占优势的DECCA。

如同其他的所有人,对大师的具体作为我非常费解。我倒是曾经听说过有这样一个天价级别的扬声器系统:它不受任何场地和方向的影响都可以发出完美音色(理论上来说把它放在墙里面都可以)————如果富特文格勒的脑子里有这种概念未必也超前得太不可思议了。不过,从艺术家和技术两者的关系上来说,我认可大师的实验精神。

并不象许多人想当然地觉得现在可以无所顾忌:在任何年代艺术家都严格地受到技术的限制。艺术家服从技术意味着将手脚层层捆绑,思绪停滞不前,但失败几率可以减至最低;挑战技术限制将意味着拿自己作品存活的几率当赌注,有可能成功是惊世骇俗级别的,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失败是必然。艺术家愿意作出什么选择,全视乎在两者之间如何取舍。

我认可大师的实验精神并不单指对录音技术的挑战————他从来不畏惧怀疑总谱,从来不轻信任何标记,从来也不迷信作曲家的判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曾经写信给作曲家要求取消一首交响曲的末乐章,然后把二三乐章颠倒过来(不过最后作曲家没有同意)。这其实是富特文格勒的作品永远处于“再创造”而不是“再现”的层面上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对一件事物的判断从直觉上感觉应当是“这样”才正确的时候,技术上“那样”的限制我个人认为始终都只应该当作参考意见。技术是会不断发展的,把技术可以提供的短暂“可能”当作雷打不动的《圣经》事实上就是愚蠢的作为。一名有犀利眼光的艺术家更应当勇于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并且始终努力地将其贯彻。要勇敢地抵达“惯例”大潮的来势凶猛————这般洪水猛兽不会吞噬你的生命,却会吞噬你的艺术生命。向“局限”和“惯例”挑战当然要面临重重危机,但对艺术家们来说:这是天职。

话说回来:这张唱片的糟糕面貌确实是富特文格勒的过错。据在场的人们说:大厅听见的演出和音响是非常动人的,和唱片里的含糊音响大相径庭。大师此后也没有再坚持在录音室里一意孤行,除了曾经因为音乐厅音响不佳反对录制1951年的拜罗伊特贝九————事实证明了富特文格勒的反对是有充分理由的:拜罗伊特贝九的录音令人非常失望。

富特文格勒是自始至终的“实验主义者”,毕竟他大多数的“实验”是成功的而且具开拓性的。

那么就把这张唱片当作是他珍贵的“失败实验”中的一个纪念性的例证吧。

我们不乏伟大的唱片,但我们任何时候都缺乏促进我们大胆尝试新事物新手法的动力————富特文格勒都不怕这么“公认的惨败”,我们怕什么?!

(原创评论。历史资料参考自约翰.卡尔萧著《提高录音质量》)

注:此资源仅供对作品和指挥比较熟悉的乐友作为资料收藏,不适合作为欣赏勃二的典范。敬请留意!

对作品感兴趣的乐友请继续关注日后将发布的1945年版本。

PS:发布了这么多富特文格勒的历史录音,略为表明我对录音技术的态度以及对大师除了盛赞之外比较“客观”的判断:

音质不是很重要,但录音非常重要!

大师不是万能的,他也有非常失败的作品,但人们应该更关注失败背后的探索。

专辑曲目:

I. Allegro Non Troppo

II. Adagio Non Troppo

III. Allegretto Grazioso

IV. Allegro Con Spir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