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褐斑病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菜豆褐斑病


菜豆褐斑病是一种主要针对菜豆的叶片的一种真菌型病害,病发时叶片上有明显的褐色圆斑。

中文学名:菜豆褐斑病

别称:叶煤病、褐纹病

病原中文名:菜豆假尾孢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豆类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较明显,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4~10毫米,绿褐色至黄褐色或锈褐色至血红色,周缘分明,病斑上生有明显轮纹,中央赤褐色至灰褐色,边缘色略深,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形态特征


菜豆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ruenta(Sacc.)Deighton),异名豆类煤污尾孢霉(Cercospora cruenta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层多生在叶背,灰褐色至榄褐色,分生孢子梗近无色至淡榄褐色,直或波纹状,偶尔分枝,具0~4个隔膜,顶端圆锥形,大小10~75×2.5~5微米;分生孢子无色至淡榄褐色,倒棍棒形或圆筒形,具4~14个隔膜,大小25~150×2~5微米。有性态为豆类煤污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ruenta(Sacc.)Lath.),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北方病菌主要以菌丝块随病残体在地面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南方病菌分生孢子辗转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由于田间寄主终年存在,侵染周而复始终年不断,无明显越冬或越夏期。该菌喜欢高温高湿禁件,高温雨季易发病,连作地、栽植过密,偏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主抗病力。

(3)采用滴灌,防止大小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4)合理密植,保持通风良好。

(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棚室保护地也可选用烟剂1号,667平米350克熏1夜,翌晨放风,隔10天左右1次,连熏2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相关分词: 菜豆 褐斑病 褐斑 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