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




基本信息


作者:丁道勇(作者), 沈伟(作者), 王佳佳(作者), 等(作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0月1日)

平装: 120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bkbkf37782

条形码: bkbkf37782

商品尺寸: 22 x 15.2 x 8.4 cm

商品重量: 1.7 Kg

内容简介


《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套装共6册)》包括:《和优秀教师一起导读蒙台梭利》、《和优秀教师一起读杜威》《和优秀教师一起读福禄培尔》《和优秀教师一起读马卡连柯》《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和优秀教师一起卢梭》。

一线教师如何接近教育大师,如何与他们建立没有隔阂、没有阻碍的沟通渠道,如何从中汲取教育滋养,是一个至关重要却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丛书秉承“共读”的编写理念,我们不以任何既定的理论框架去“框”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而是回到经典作品本身,挖掘教育大师本人试图传达的东西,以“挖掘”出来的东西和原初的东西(即经典作品中的原文)一并呈现的方式,不仅说明挖出了什么,还说明挖掘之前的样子,让教师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再挖掘”——犹如面对面就某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一起阅读讨论,作者就有所感处谈看法,教师就有所动处谈所见,共同理解,共同提高。

面对面的对话方式,贴近大师深入共读,影响您的教学人生。

编辑推荐


《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套装共6册)》钟启泉、陆有铨、张华、胡惠闵,全国特级教师支玉恒郑重推荐!

马卡连柯被高尔基誉为“新型教育家”和“天才教师”,他的教育理论影响了整个世界。他的创新教育体现了无穷的智慧和作为灵魂工程师的独具匠心。

作者简介


沈伟,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系博士。研究广泛,涉猎于教育质量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对教育史尤为热衷。在《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当代教育科学》等期刊发文多篇。

王佳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现供职于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等领域;在《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翻译《美国公众眼中的公立学校》《教无不胜》等著作。

丁道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改进、公民与道德教育等主讲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哲学流派及课程与教学哲学等。

目录


《和优秀教师一起读马卡连柯》目录:

导读:像马卡连柯一样育人教书015

集体教育篇

要求:建立班级集体的第一必需品024

坚定不移地提出要求025

巧妙使用学生中的积极分子028

当集体向个人提出要求时030

小组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034

形成权责明确的学生小组036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039

班级自治机构:组长会议044

民主班会从全员参与开始048

平行教育影响的逻辑052

在教育个人时应兼顾整个集体的教育053

集体的舆论、风格是重要的教育因素056

当整个集体反对某个学生的时候059

依靠教师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集体062

教师没有权力单独行动062

爱戴是在无形之中产生的067

不让任何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是教育的对象069

前景教育篇

近景: 明天一定要比今天更好076

物质环境: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前景077

只在惬意的原则上建立近景是非常错误的080

按照教育目的建立近景083

中景: 经过努力可以实现085

为中景做充分的准备086

不要取消快乐的暑假089

远景:集体追求的远大而高尚的目的092

把学生的生活看作未来社会的一部分092

协调个人远景和集体远景096

与毕业生保持密切的联系098

教育前景:且行且看101

教育前景没有终点101

宽容地对待那些没有开花的理想102

纪律教育篇

纪律不是教育的手段108

把纪律当作我们精神上的幸福形式109

纪律是个人行动中克己原则的表现112

用专门的形式组织有关纪律的经验114

纪律是教育的结果116

生活制度是一种手段116

纪律是个体自觉性与集体要求的充分结合120

纪律和创造性是分不开的122

纪律检查和考验不应当频繁使用124

登记与每日报告124

不要把关于纪律的谈话变成道德说教127

纪律越辩越明129

以身作则132

惩罚教育篇

合理的惩罚制度是必要的138

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138

惩罚是集体影响的形式142

若因学生能力不足,不要应用惩罚146

惩罚是一件非常细致的事情148

被惩罚者应当知道受罚的原因与意义148

惩罚不应该造成任何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苦痛150

不翻旧账153

在惩罚问题上,不能开出一张通用的药方155

在惩罚之前,不要使用压制手段155

优秀的社员要首先受到惩罚159

不要惩罚过度162

劳动教育篇

劳动教育是什么168

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自然结合169

劳动教育是集体的教育172

劳动教育是生产过程的教育175

劳动教育可以做什么177

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劳动技能和组织能力177

劳动教育可以培养积极的态度与情感180

劳动教育有助于形成真正的性格183

教育技巧篇

教育技巧与教育目的相联系189

教育技巧应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190

教育技巧是需要教导的一种专门技能191

从经验中获得教育技巧193

教师的观察力、表情、声调与情绪195

发展观察力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195

教师要善于运用声调和面部表情198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会成为好教师200

教育技巧体现在教师的仪表、行为之美202

不能脱离集体教育的方法体系204

信任源自对学生的尊重205

对学生的要求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209

善用集体的力量点燃孩子的心灵之火211

附录:本书引用马卡连柯著作一览215

《和优秀教师一起读福禄培尔》目录:

导读:我们不是教书匠

追寻生命的教育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事业

儿童时代是教育的最关键时期

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追寻一种为了生命的教育

回归“人的教育”

符合人的本性的教育

促进孩子本性的自主发展教育

人是一切教学工作的起点和终点

合理的教育方式

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

教师如何把握教学时机

充满创造性的教学

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认识学生的本性和需要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幼年期

少年期

千万不要揠苗助长

了解学生的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善良的天性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

每个学生都想了解自己、表达自己

相信学生

不要以貌取人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

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自由

学校应该教些什么

语言

语言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

把握语言的规律和意义

语言学习和实战结合

从语言练习到说话练习

书写和阅读

让学生渴望书写和阅读

写字是为了流畅地表达思想

在阅读中领悟思想、反思自己

艺术

艺术是表现人内心的一种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懂得鉴赏艺术

认识颜色要循序渐进

绘画有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探索自然的奥秘

被教育忽视的“自然”

什么是自然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让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

接触自然

观察自然

思考自然

感悟自然

认识自然

从整体上认识自然

用关系式思维认识自然

数学是认识自然的梯子

通向幸福的游戏之路

游戏是什么

游戏是儿童内在本质的表现

游戏是以儿童旺盛的生命力为前提

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的胚芽

游戏的价值

儿童有着强烈的精神发展的需要

在游戏中获得的满足将受益终生

游戏的安排应满足儿童的需要

玩具的选择和使用

应让绒球成为儿童的第一个玩具

球体和立方体是儿童认识物体的基础

“恩物”的拓展和延伸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儿童成长的基础

家庭生活是儿童获得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

重视和利用儿童的家庭生活资源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品格教育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视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善良的行为不需要回报

多讲故事,讲“好”故事

在劳动中成长

脑力劳动应该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让儿童在劳动中成长

《和优秀教师一起读杜威》目录:

导读:找到阅读的乐趣013

解读杜威:我们真的知道吗

我们为什么要知道027

教育的目的是帮人获得安全感027

过去的方案之一:“旁观者”的教育误区030

“轻实践、重理论”的传统030

经验科学与理性科学在教育中的运用034

“旁观者”的知识观036

科学方法对教育的再认识039

经验思维的两种作用039

经验的主动与被动044

习惯的两种作用046

作为信念的思维050

心智与习惯052

反省思维的现代教育方案055

实用主义的经验论055

反省思维的五个阶段060

反省可以克服选择的武断性067

实用主义的认识论070

思维活动是从疑难走向确定073

道德教育的解决之道

伦理生活的科学教育方法082

伦理学中的实验方法082

科学方法对道德生活的改造085

伦理学与道德089

“发现的”伦理学与“批评的”伦理学089

习俗道德与觉悟道德092

知情结合的道德095

美德伦理学与美德教育102

道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102

理性与自然欲望107

有关美德112

美德与幸福115

重新认识道德教育118

道德教育的评价理论118

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121

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结合124

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结合127

我们追求什么教育

教育哲学的改造138

现代教育的教育哲学138

教育离不开教育哲学143

教育无目的148

经验连续性原则对教育的价值148

教育的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152

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经验155

重新改造后的教育目的159

知识与信息的联系159

教育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162

教育活动意义的扩展166

真正的兴趣与不合理的兴趣168

教育中的自由与实用价值171

改造后的教学内容与方法175

学生与课程175

方法和教材179

教师的社会使命是什么

改造后的教育性质189

教育要培养相信和使用科学的人189

民主教育是实现公平社会的工具192

教育作用于社会的机制195

自由文化与民主政治的关系195

教育是建立和维护民主社会的最佳工具199

科学对自由文化的促进作用203

教师的社会使命207

教师的社会责任207

科学对教育的帮助210

附录:部分杜威作品中译本索引217

《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蒙台梭利》目录:

导读:跟随儿童的脚步

儿童篇

儿童的成长关乎人类的未来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自我创造过程

0~6岁是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时期

教育应从儿童出生时就开始

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

儿童能够自己教自己

儿童心中有一本自己的“教学大纲”

德佛里斯的蝴蝶与儿童发展的秩序

皮亚杰的错误与对敏感期的把握

儿童在敏感期的发展具有无意识性和整体性

儿童通过工作获得发展

工作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比游戏更为重要

儿童的工作不同于成人的工作

……

教师篇

课程篇

附录

《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目录:

导读:开采苏霍姆林斯基这座宝藏013

学生篇

呵护学生心灵最敏感的地方019

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知学生的痛苦020

善于抚慰受伤的心灵021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024

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027

不要伤害学生敏感的心灵029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03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034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问题占有特殊的地位036

兴趣蕴涵于认识深藏的奥秘之中038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039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043

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045

……

教师篇

教学篇

附录

《和优秀教师一起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