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简介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同济大学,面对国家经济发展对保护长江的重大需求,瞄准生态环境科技发展的国际前沿。2003年7月,同济大学向教育部正式提出组建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申请;2003 年11月教育部批复,同意组建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4年6月18日,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通过了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论证,实验室进入建设阶段。经过两年的筹建,实验室于2006年7月28日召开了验收会议,并通过了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的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赵其国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验收,至此,实验室正式成立。

本实验室的建立形成了跨学科(同济大学环境、海洋等)、跨学校(高校协作组)、跨地域(校内、崇明、宜宾、万州)的建设与发展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同济大学环境学科方面以工程为主的格局,从战略上实现了基础研究与工程研究的结合。当前实验室围绕以下4个研究方向进行建设:流域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流域生态过程与生态安全、流域地质演化与环境变迁、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目标是建设由一个中心实验室(同济大学)、三个野外研究基地(崇明岛、重庆万州、宜宾李庄)和一艘装备先进、设施完善的科学实验船组成的综合科研平台。

作为长江流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开放式平台,实验室主要针对长江流域高速社会经济发展和重大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产生的突出水环境问题,紧紧围绕长江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演变等重大科学问题,以长江上游、三峡库区、下游河口区域为重点,通过多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开展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生态过程与生态安全、地质演变与环境变迁和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将本实验室建设成为长江水环境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中心、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为国家保障长江水环境安全、保护和利用长江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为长江流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