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图书信息


出版社: 解放军; 第3版 (2007年1月1日)

平装: 437页

开本: 0开

ISBN: 7506525879

条形码: 9787506525879

尺寸: 21 x 14.8 x 1.7 cm

重量: 481 g

作者简介


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一九零八年十一月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一九二五年中学毕业后,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退学,从事新闻记者工作。一九三零年至一九四八年,担任合众国际社记者、编辑;一九四九年三月,出版《纽约时报》莫斯科常驻记者,达五年之久。一九六一年以后,历任《纽约时报》编辑、助理副总编辑、副总编辑等职。二次世界大战曾深入前线,遍访苏联广大地区,著有《列宁格勒被困九百天》等作品,闻名于世。曾获国际普利策新闻奖等奖励及许多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文学艺术学会主席、全美作家协会主席。一九七二年后,曾五次访华。一九九三年五月病逝。

内容简介


这本关于长征的书自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美国出版以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该书还在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国家以及许多小国翻印出版。那些从未阅读过红军壮丽史诗的人们,现在可以从某种意义上开始了解那些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他们将从这里开始知道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他们仅仅从统计数值中就开始明白红军所作出的牺牲有多么重大---一九三四年十月,八万六千名男女从江西出发,到一九

三五年十月,毛泽东率领的这支第一方面军抵达陕北时只剩下大约六千人。

长征是一篇史诗。这不仅是因为纯朴的战士及其指挥员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因为长征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它锻造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打垮蒋介石、夺取全中国的整整一代的人和他们兄弟般的革命情谊。

这种兄弟情谊在毛晚年发生的疯狂动乱中消失了,给这部英雄的史诗抹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然而,那些幸存者们现在又奇迹般地掌了权。他们在邓小平领导下使中国踏上了他们所说的“新长征”。这一新的长征与几十年前的长征同样艰巨,它很可能成为当代伟大的社会和政治试验。但新长征“文革”的浩劫以及“四人帮”属于另一篇故事。这里撰述的是长征的故事——是我在中国的史学家及长征幸存者的帮助下所能汇集的长征史实。

媒体评论


书评

每一场革命都有自身的传奇。美国革命的传奇是福吉谷。福吉谷的战斗业绩已铭记在所有美国爱国者的心中。在度过了那次严峻考验之后,乔治华盛顿和他的战士们踏上了胜利的征途。

法国革命摧毁了巴士底狱。对于俄国革命来说则是攻占彼德格勒的冬宫。当时的巴士底狱仅关押着七名囚徒,而布尔什维克攻进冬宫则易如反掌,因为冬宫只有一些年轻人和妇女在守卫。但是这些都无关紧要。他们都成了革命的象征。

一九三四年中国革命的长征却不是什么象征,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轮船量的人类伟大史诗。

目录


中文版自序

《长征》及其由来

第一章 月光下的行军

第二章 “赤匪”的兴起

第三章 前夕

第四章 “独立房子”的主人

第五章 最初的行动

第六章 计谋

第七章 担架上的“阴谋”

第八章 妇女

第九章 第一场大战

第十章 改变行动路线

第十一章 进遵义

第十二章 毛泽东掌权

第十三章 “绵里藏针”

第十四章 摆脱危局

第十五章 牵住蒋介石的鼻子

第十六章 兵不厌诈——毛泽东计胜一筹

第十七章 金沙江畔

第十八章 歃血结盟

第十九章 留下来的人们

第二十章 死里逃生

第二十一章 传奇的土地——泸定桥

第二十二章 大雪山

第二十三章 毛张会师

第二十四章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第二十五章 魔毯

第二十六章 黑暗的时刻,光辉的荣耀

第二十七章 家

第二十八章 生死与共

第二十九章 浪子回头

第三十一章 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

注释

译者的几点说明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