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戈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陈世戈


潍坊市书画院高级画师


人物信息

陈世戈(1962~2008 ) 生于辽宁省抚顺市,1986年毕业于潍坊教育学院美术班,199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1999年入北京画院研修班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潍坊市美协理事,潍坊市书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潍坊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画作品20余次在全国、省、市级美展中获奖,并多次在海内外展出,曾先后在潍坊市书画研究院、甘肃秋田友好会馆(中日友好会馆)举办个人画展,1000余幅作品在《美术》、《中国书画报》、《山东画报》、《北京文学》、《甘肃日报》、《文化周报》《美术观察》《青岛文学》等30多家报刊上作专题专访介绍。画家陈世戈先生于2008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七)17时在山东潍坊市人民医院病逝,英年46岁。

作品评价

身居闹市的人们,总想找一方净土,去散散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纯真、洁净.勤于思考的画家陈世戈,近两年创作的山水画,就是适应了人们的这类心态.无论是<青山叠翠>、<山川出云>,或是<蒙山雨过>、<溪山幽居>,他都力图写照自然,返璞归真,揭示大自然从内涵到外象的真、善、美.画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天工造就,任其自然,特别舒展、清澈,充分地展现了大自然宏伟的气势,微妙的生机,内在的灵气.与描写对象和追求相应,他吸取了黄宾虹的一些理念和技法,笔墨拙朴、苍润、厚重,繁而不乱,满而透气,使画面更符合自然的生态和艺术的美感,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博大、朴实、幽静、清新的境界.细心揣摩,会感到心旷神怡,胸怀开阔,轻松舒畅,身心得到陶冶和升华.……

欣赏陈世戈的画,洗去红尘,感受质朴与纯真。。。。

陈世戈,1962年生于辽宁抚顺,6岁时随父母迁徙山东临淄,次年移居河南洛阳。那时,由于父母异地,家境贫寒,早年即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也萌发了立志成才的愿心。两年后来到信阳,被那里秀丽的风光所吸引,开始学画。1975年重新回到山东后仍不辍绘事。1982年只身赴南京工作一年后回到山东,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涯。1984年入山东教育学院美术系,开始接受正规的艺术训练。

世戈的绘画大致经历了切入传统和自觉创新两个阶段。

他学过西画,但并没有遏止他对中国画和传统文化的探求。从初年临摹李苦禅、潘天寿的作品,到后来研习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以至追溯到四僧、唐寅诸家,未尝不悉心研究、细细揣摩其用笔用墨、赋色布势、气韵意境。他似乎从不执着于一家一派,而是不管谁家哪派,凡是对自己有益的就吸收,然后融会贯通以成为自己的东西。看他近期大量的山水花鸟作品,这一点都得到了明晰的体现。他很欣赏蜜蜂的酿蜜,采了各种花,酿出的蜜中却不再有花的形态与色彩,又保留了花的精华,使之成为一种全新的东西。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知道他学了古人,又说不出学得谁,因为没有从古人那里生搬硬套的东西。

取我所需,借古开今,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由此去贴近生活表现生活。世戈在信阳的经历可能始终牢牢地盘踞在他的记忆里,也就时常在他的作品中出现。那时他曾豢养过两只鹭鸶,与它们朝夕相处,情意颇深,所以后来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这一主题。指画《晨鹭》在“国际中国画展”中获奖,不能不与此有关。特别为人喜爱的富有生命力的《鸡》,又是老家养的那几只,都是与他混熟了的,而那篱边的几笔扁豆又平添了几许浓浓的农家情调。然而这绝不是对生活的简单的摹写,而是提炼了的升华了的生活的真实。

如果说他的花鸟还保留着些许自然质朴的话,则他的山水便是深沉厚重的了;如果说他的花鸟只是生活点滴的片段,则他的山水便是对整个人生的把握与思考了。他善于用大量有序的点子和线条营造出一个意向世界,在简括的构架上以平实求奇绝,以不变胜万变,常常是大量的点子布满画面,就是这些无休无止,无穷无尽的点子的奇妙组合,形成了无数谐和的音符,使人聆听到沉雄浑厚的大自然的万籁之声。

世戈作画不仅用笔也用手。国画创作历来有多种绘画材质的尝试,指画也是其中之一,高其佩、潘天寿都是指画创作的佼佼者。世戈的指画不单单用手指,还手掌手背并用,手尽濡墨,淋漓尽致。他说直接用手作画比起用笔又少了一层介质,故可以直抒胸臆,任意发挥。每读他的手指画常觉荒村篱落,意境高古,别有一份感受在心头。

相关分词: 陈世戈 陈世 世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