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明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程德明


程德明,选矿专家。将氧化石蜡皂用于钨细泥选矿;在国内较早研究成功浸出—萃取—电积法提铜新工艺并用于工业生产;积极引进、消化并发展选矿新技术、新设备;参与提出海滨砂矿选矿新工艺;参与组织和指导攀枝花、大厂、柿竹园等资源综合利用的选矿科技攻关,为发展中国选矿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个人简历


1933年10月6日 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954~1959年 在前苏联乌克兰第聂伯尔彼德洛夫斯克矿业学院选矿专业学习,获工程科学学士学位。

1959~1963年 在前苏联莫斯科钢铁与合金学院研究生部学习,获副博士学位。

1963~1971年 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选矿研究室工作。

1971~1992年 任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选矿研究室技术员、工程师、副主任、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5年11月 退休。

人物生平


程德明,1933年10月6日出生于江苏苏州。他在上海度过童年,那时的上海还是日本沦陷区。他看到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中国人民受压迫、受欺凌,在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少年程德明怀着改变祖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学习刻苦,尊师爱友,在小学和中学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才匮缺,经严格选拔并接受系统俄语培训后,1954年程德明被高教部选送到前苏联乌克兰第聂伯尔彼德洛夫斯克矿业学院选矿专业学习。选矿是基础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部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选矿还十分落后。为了改变落后面貌,程德明在乌克兰努力学习,潜心实践。1959年,他以优异成绩从乌克兰本科毕业,由该校推荐并由我国高教部指派到莫斯科钢铁与合金学院研究生部继续深造。经过3年多的继续学习和研究,程德明理论基础更加扎实,独立研究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就读研究生期间,他根据当时前沿的选矿理论,运用先进的研究手段,在前苏联选矿界有名望的教授C.H.波立金(Пoлъкин)直接指导下,写出《铌铁矿与某些伴生矿物的浮游性能研究》论文,经有名望的M.A.爱格列斯(Эйr eлe c)教授主审,评为高水平论文,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副博士学衔(相当于欧美博士学衔),于1963年4月毕业回国。

回国后程德明被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从事选矿专题研究。他先后进行了包头易解石和江西浒坑等地的黑钨矿浮选回收研究,写出了《浒坑钨矿细泥浮选试验报告》,并与同事一起成功地将廉价的石油化工副产品——氧化石蜡皂取代价格高、来源少、与食用油争原料的油酸,用于黑钨矿浮选生产,取得显著效益。1971年,按中央部署,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部分人员支援广东,组建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分院(现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简称广州院),程德明及其所在选矿室人员和设施全部搬迁。从1972年起,他开始从事铜矿物回收工艺研究,此项研究一直进行了20多年,其中浮选、湿法冶金等从低品位铜资源中回收铜的方法与工艺,已有多项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广州院和程德明是我国早期研究铜的浸出—萃取—电积这一新工艺颇有成绩的单位和个人。1976年该工艺在国内首先通过鉴定,并受到上级部门的奖励。

1978年,程德明参加冶金工业部赴南斯拉夫技术考察团,写出了《南斯拉夫铜工业考察报告》,积极介绍推广国外先进技术。1978年与1979年,程德明圆满完成了参与美国福洛工程建筑公司关于德兴铜矿的技术谈判与试验工作。1979年,程德明被提升为选矿研究室副主任,1981年任广州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1982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86年被任命为院长,1988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担任室和院领导岗位后,程德明不仅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室、全院的科研工作和科技体制改革,而且还身体力行,继续参与组织和指导许多重大的选矿科技攻关项目和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重要课题,特别是为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包头、攀枝花、大厂、柿竹园等以及海滨砂矿的开发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提高选矿科研水平和促进选矿科技进步,程德明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科技合作。他多次出国访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选矿技术、工艺和设备,主动争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支持,促进了我国选矿事业的发展。

主要论著


1 程德明.铌铁矿及伴生矿物的浮游性研究.副博士论文,1959~1963

2 程德明.用不同捕收剂研究铌铁矿及其伴生矿物的可浮性.前苏联:有色冶炼,1963(2)

3 程德明.南斯拉夫铜工业考察报告.北京:冶金部情报研究所,1978

4 程德明,董雍庚,庞志强.铜浸出—萃取工艺的研究.有色金属,1980(3):14~16

5 程德明.关于氧化铜矿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矿产综合利用,1982(2):50~54

6 程德明(主编).选矿手册(第八卷第三分册第一、二章).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7 程德明(编委).稀有金属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8 程德明.选矿学术会议论文集充分利用贫铜资源创造条件发展铜工业.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9 程德明.中国硫化铅锌矿选矿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4(5):6~12

人生成就


作为选矿专家和广州院的主要领导人,程德明对我国三大资源基地——包头、攀枝花、金川和大厂、柿竹园资源的综合利用给予极大关注。为此,他根据需要在全院组织精兵强将,实行多学科联合攻关,并经常率队实地考察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他主张根据矿山实际情况推荐相应的先进技术,以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并倡导积极热情、负责到底的服务精神。他特别注重工程化研究,强调科技成果一定要在生产上见效。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广州院攻关队伍发扬传统精神,敢于攀登,争做贡献,实事求是,作风严谨,深入现场,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吃苦耐劳和服务周到,深受现场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欢迎。

大厂矿务局(现柳州华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厂)是我国新崛起的锡基地,并伴生丰富的铅锑铟锌等金属。矿石种类多、性质复杂、处理难度大。其主力选厂——车河选厂原设计采用重(跳汰、摇床)—浮—重流程,投产后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锡回收率仅37%左右,锌23.2%左右。“六五”期间国家决定作为攻关项目建设第二期工程,广州院派选矿专家赴现场调查研究。专家以丰富的经验和惊人的工作效率,掌握了生产第一手数据,提出采用有自身技术特长的新工艺和自行研制的高效选矿新设备圆锥选矿机,不用再建新系列的方案,这意味着节省了一大笔基建投资。该方案设想大胆、论证科学,得到程德明等院领导大力支持,也得到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为确保该方案有效实施,程德明等努力争取该项目的立项纳入国家科技攻关,在上级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这个旨在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整套改造方案获得圆满成功,节省基建投资900多万元,提前1年投产,可创8000多万元经济效益,1985年获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后,广州院便与大厂攻关结下不解之缘,十多年来对大厂开展了系列研究。程德明积极组织和参与领导大厂攻关。研究人员从工艺矿物学入手,抓住原流程中锡石过磨、硫化矿欠磨这对矛盾,在“七五”攻关中完善新的技术方案,获得圆锥、螺旋溜槽粗选、抬浮精选的工程化技术成果,同时采用新型捕收剂——水杨氧肟酸和P86取代有毒的苄基胂酸进行锡石细泥浮选并在工业生产上应用,取得明显经济效益。为推广“七五”攻关的成果,程德明领导广州院选矿科技人员,在生产上全面实施锡石粗磨早收技术攻关方案,同时通过提高车河选厂锌归队率和采用新药剂强化锌浮选使锌回收率进一步提高。综合攻关技术在车河选厂全面实施,3年创经济效益8400多万元,获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同时与兄弟单位一起对处理100号特富矿的巴里选厂和长坡选厂采用磁—浮—重流程和广州院研制的中磁机及高频振动细筛等新设备,获得良好的成果。两个选厂分别年增效益5000万元以上,并分别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

攀枝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钛资源,但长期以来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原设计采用螺—电流程,即粗选设备为铸铁螺旋选矿机,精选采用电选。投产多年,钛回收率仅16%~18%,离设计要求的30%还有较大距离。从“七五”至“八五”期间,程德明一直组织队伍进行科技攻关,多次率队到现场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在对原流程改造过程中,他主张用大型高效圆锥选矿机全部取代铸铁螺旋选矿机,增设部分GL螺旋选矿机,采用新型高效捕收剂提高细粒级钛铁矿回收率。由此制定的工艺流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和工艺指标高的优点。柿竹园号称“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其有色金属矿钨钼铋萤石资源极为丰富。为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国家决定从“八五”起组织各科研单位进行科技攻关。为了尽快从技术上取得突破,程德明率队到现场考察调研,根据其多金属矿石组成复杂,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而不均的特点,集中人力物力,组织多支队伍从工艺流程、药剂制度和设备选型等多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找出提高其资源综合利用率的突破口,并在从选钨尾矿中综合回收萤石的新技术和加温精选尾矿细泥中回收细粒黑钨矿的新工艺两项工业试验上获得成功。“九五”期间又有在中性介质中黑白钨矿混浮分离的GY法选钨新工艺在工业生产上获得成功,并被设计采纳,成功应用于新建的千吨选厂,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相关分词: 程德明 程德 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