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燃料与灵活燃料汽车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醇燃料与灵活燃料汽车




基本信息


作 者:崔心存著丛 书 名: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88284

出版时间:2010-10-01

版 次:1

页 数:409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科技 > 汽车与车辆

内容简介


《醇燃料与灵活燃料汽车》介绍国际公认的清洁醇燃料的原料资源、生产过程及主要理化、燃烧特性。阐述了开发醇燃料汽车的关键技术及提高醇燃料发动机热效率的途径,详细介绍了解决醇燃料汽车的冷启动、气阻、早燃、材料相容性、专用润滑油、常规排放物以及未燃甲醇及甲醛排放等问题的机理及技术措施。阐述提高醇燃料汽车性能的新技术以及醇燃料发动机使用新型燃烧模式(HCCI)及可控自燃(CAI)的研究成果。介绍灵活燃料汽车的燃料组成传感器、电控原理及性能等。此外,还介绍了国外著名的醇燃料车队示范工程、使用经验及燃料标准。

《醇燃料与灵活燃料汽车》填补醇燃料汽车技术领域科技图书的空白,为当前从事能源、热力机械、醇燃料及醇燃料汽车的研究开发、使用及维修人员的必备参考书,也可作为有关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及培训班的教材及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醇燃料

1.1 醇燃料及其生产简介

1.1.1 醇燃料的含义

1.1.2 醇燃料的生产简介

1.2 醇燃料的性质

1.2.1 醇燃料的理化性质

1.2.2 醇燃料的燃烧特性参数

1.3 燃料乙醇

1.3.1 国际重视燃料乙醇的开发与应用

1.3.2 乙醇燃料应用广泛

1.4 醇燃料与汽油的混溶

1.4.1 燃料的混溶

1.4.2 混合燃料的性质

1.5 醇燃料燃烧过程的特点

1.5.1 混合气分配的不均匀性

1.5.2 均质预混合燃烧过程

1.5.3 滞燃期

1.5.4 低负荷时醇燃料的燃烧

1.5.5 甲醇燃烧时的主要氧化反应

1.5.6 醇发动机热效率的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在汽车上用乙醇燃料

2.1 在汽油车上掺烧乙醇

2.1.1 我国早期的试验研究

2.1.2 我国推广的E

2.1.3 影响汽油乙醇混合燃料性质的因素

2.1.4 汽车使用混合燃料的性能

2.1.5 汽车使用E10的排放

2.2 在柴油车上掺烧乙醇

2.2.1 柴油机掺烧乙醇的意义

2.2.2 混合燃料的理化性质及评估

2.2.3 国内在柴油机上掺烧乙醇

2.2.4 国外研究及应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简况

2.2.5 汽车使用混合燃料时的注意事项

2.3 汽油车使用E100的技术

2.3.1 概述

2.3.2 奥托循环乙醇燃料汽车的实例

2.4 柴油车使用E100的技术

2.4.1 火花塞助燃乙醇发动机

2.4.2 高压缩比法

2.4.3 分层充气乙醇发动机

2.5 含水乙醇燃料汽车

2.5.1 瑞典开发的含水乙醇汽车

2.5.2 巴西使用含水乙醇的部分经验

参考文献

第3章 甲醇燃料发动机及汽车

3.1 涡流燃烧室甲醇发动机

3.1.1 狄塞尔循环发动机燃用醇燃料的难点及途径

3.1.2 火花塞助燃甲醇发动机

3.1.3 电热塞助燃甲醇发动机

3.2 直喷燃烧室甲醇发动机

3.2.1 提高压缩比及燃烧室表面温度

3.2.2 电热塞的位置及功率

3.2.3 供油参数的调整

3.2.4 ZH1105甲醇发动机的性能

3.2.5 预燃室发动机使用电热塞助燃的实例

3.2.6 电热塞与火花塞助燃方法的比较

3.3 使用着火改善剂的醇燃料发动机

3.3.1 概述

3.3.2 冷启动性能试验

3.3.3 供油提前角及喷油压力的调整试验

3.3.4 使用不同AVOCET添加量的试验

3.3.5 使用钢顶空气隔热组合活塞

3.3.6 用M100+AVOCET同时掺烧少量氢气

3.3.7 单缸发动机使用甲醇加助燃剂的结果

3.4 提高醇燃料发动机热效率的措施

3.4.1 概述

3.4.2 进气节流

3.4.3 加大油泵柱塞直径

3.4.4 掺烧甲醇蒸气

3.4.5 高压甲醇的预热

3.4.6 新设计的涡流燃烧室连接通道

3.4.7 带外套的电热塞

3.4.8 采用氧化锆层活塞顶及陶瓷燃烧室镶块

3.4.9 采用带空气隔层的钢顶活塞

3.4.10 采取综合技术措施的效果

3.4.11 提高甲醇发动机热效率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

3.4.12 不同燃烧室使用醇燃料的要点

3.5 M100甲醇燃料汽车

3.5.1 我国M100甲醇燃料汽车简况

3.5.2 甲醇燃料汽车的基础研究及基本技术

3.5.3 狄塞尔甲醇燃料汽车

3.5.4 M85甲醇燃料汽车

3.5.5 二甲醚助燃甲醇燃料汽车

参考文献

第4章 灵活燃料汽车总论

4.1 开发的目的及意义

4.2 FFV的开发历程及构成

4.2.1 FFV的开发历程

4.2.2 FFV的构成

4.3 国外研发灵活及醇燃料汽车的概况

4.3.1 概述

4.3.2 德国

4.3.3 美国

4.3.4 日本

4.3.5 荷兰及韩国

4.3.6 巴西

4.3.7 瑞典

4.3.8 国际醇燃料会议

4.4 狄塞尔醇燃料车及我国醇燃料车的简况

4.4.1 开发狄塞尔循环醇燃料车的概况

4.4.2 我国醇燃料汽车研究及应用的简况

4.5 灵活燃料汽车工作原理及电控

4.5.1 工作原理

4.5.2 电控

4.6 开发灵活燃料汽车的要点

4.6.1 基础汽油机的选择及目标要求

4.6.2 选择压缩比及控制策略的考虑

4.6.3 开发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第5章 醇燃料组成传感器

5.1 类型及设计基础

5.1.1 概述

5.1.2 设计基础

5.2 光学法燃料传感器

5.2.1 工作原理

5.2.2 使用中出现过的现象

5.2.3 传感器的改进

5.2.4 与测声速结合的传感器

5.3 电容法燃料传感器

5.3.1 工作原理

5.3.2 测量技术及结构设计

5.4 燃料组成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5.4.1 温度补偿

5.4.2 输出电压与燃料电导率的关系

5.4.3 燃油压力的影响

5.4.4 使用甲醇、乙醇传感器输出的差异

5.4.5 甲醇/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介电常数及传感器输出

5.4.6 对光学法及电容法两种燃料传感器的评估

参考文献

第6章 奥托循环醇燃料汽车

6.1 供油系

6.1.1 概述

6.1.2 燃油系的布置

6.1.3 燃油泵

6.1.4 喷油器

6.1.5 燃油箱及油管

6.1.6 燃油过滤器的堵塞及燃油系零件的锈蚀

6.2 点火系

6.2.1 概述

6.2.2 火花塞

6.3 高比例及纯醇燃料汽车

6.3.1 M85汽车

6.3.2 E85汽车

6.3.3 M90汽车

6.3.4 M100汽车

6.3.5 达到超低排放法规(ULEV)的M100汽车

6.3.6 排放物低于超低排放法规(ULEV)要求的E85车

6.3.7 高压比燃烧室汽油机使用M10

6.3.8 直喷汽油机改用M10

6.3.9 同排量发动机使用醇燃料及柴油的比较

6.4 灵活燃料汽车的优化及性能

6.4.1 概述

6.4.2 不同比例的混合燃料的使用

6.4.3 灵活燃料汽车使用目标及优化

6.4.4 灵活燃料汽车的性能

6.4.5 灵活燃料汽车的排放

参考文献

第7章 狄塞尔循环醇燃料汽车

7.1 特点及发展

7.1.1 历程简介

7.1.2 特点

7.1.3 发展趋势

7.2 醇燃料汽车的供油系及助燃方案

7.2.1 汽车供油系的布置

7.2.2 单喷油器喷射双燃料供油系

7.2.3 喷油泵及喷油器的变动

7.2.4 助燃方案

7.3 狄塞尔循环四冲程醇燃料汽车

7.3.1 火花塞助燃醇燃料汽车

7.3.2 电热塞助燃醇燃料汽车

7.3.3 醇燃料发动机新型燃烧室

7.4 狄塞尔循环二冲程醇燃料汽车

7.4.1 底特律二冲程醇燃料汽车的简况

7.4.2 主要技术措施

7.4.3 底特律二冲程甲醇汽车的性能

7.5 醇燃料及汽油自燃的技术

7.5.1 概述

7.5.2 高压缩比乙醇自燃发动机

7.5.3 高压比及排气再循环

参考文献

第8章 醇燃料汽车用材料及润滑油

8.1 零部件的清洁度及磨损

8.1.1 概述

8.1.2 表面清洁度及积垢

8.1.3 生锈及磨损

8.1.4 醇燃料汽车开发初期零部件损伤概况

8.2 腐蚀及磨损机理

8.2.1 润滑油中掺入甲醇及水

8.2.2 腐蚀磨损

8.2.3 摩擦及磨料磨损

8.3 材料相容性及表面处理

8.3.1 金属材料

8.3.2 橡胶件

8.3.3 材料的相容性

8.3.4 我国早期醇燃料汽车用材料研究结果

8.4 醇燃料发动机用润滑油

8.5 减少零件磨损提高使用寿命的对策

8.5.1 概述

8.5.2 醇燃料用腐蚀抑制剂

8.5.3 影响醇燃料发动机零件磨损程度的因素

8.5.4 对使用条件不同的汽车应区别对待

8.5.5 使用初步改装的醇燃料汽车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9章 发动机的冷启动与气阻、早燃及敲缸

9.1 冷启动的难点及试验

9.1.1 醇燃料发动机冷启动的难点

9.1.2 发动机冷启动试验

9.1.3 冷启动过程缸内温度的变化

9.1.4 节气门开与关的状态下冷启动的结果

9.2 冷启动过程及机理

9.3 改善冷启动性能的措施

9.3.1 改变燃料的组成及性质

9.3.2 改善冷启动性能的结构措施

9.4 影响冷启动的因素及冷启动水平

9.4.1 影响冷启动的因素

9.4.2 醇燃料发动机冷启动水平

9.5 气阻及热启动性能

9.5.1 气阻及避免气阻的措施

9.5.2 热启动性能

9.6 早燃与敲缸

9.6.1 醇燃料的早燃及其危害

9.6.2 影响早燃的因素及防止早燃的对策

9.6.3 醇燃料的敲缸

参考文献

第10章 醇燃料汽车的排放

10.1 概述

10.1.1 发动机、燃料与排放三位一体

10.1.2 醇燃料发动机及汽车排放的基本情况

10.2 发动机掺烧醇燃料的排放

10.2.1 汽油机掺烧醇燃料的排放

10.2.2 柴油机掺烧醇燃料的排放

10.2.3 蒸发排放

10.3 醇燃料汽车的排放

10.3.1 奥托循环醇燃料汽车的排放

10.3.2 狄塞尔循环甲醇汽车的排放

10.3.3 狄塞尔循环乙醇汽车的排放

10.3.4 醇燃料汽车排放的认证参考值

10.3.5 醇燃料汽车排放的基本情况

10.4 达到低排放及超低排放的实例

10.4.1 达到低排放法规的实例

10.4.2 美国公共汽车用甲醇发动机、柴油机的排放与标准的比较

10.4.3 达到超低排放法规醇燃料汽车的实例

10.5 醇燃料汽车排放研究的扩展与深入

10.5.1 关于未燃烃的研究

10.5.2 燃油经济性与排放

10.5.3 有机物形成臭氧——光化学烟雾的研究

10.5.4 有毒排放物

10.5.5 汽车排放对社会影响的经济分析

10.6 燃料生命周期评估

10.6.1 目的及意义

10.6.2 研究方法

10.6.3 燃料生命周期评估结果的实例

参考文献

第11章 未燃甲醇及甲醛

11.1 未燃甲醇及甲醛的生成机理

11.1.1 甲醇的氧化机理

11.1.2 甲醛及未燃醇的生成机理

11.2 甲醇及甲醛的毒性及其限值

11.2.1 甲醇的毒性

11.2.2 甲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2.3 甲醇与汽油混合燃料的毒性

11.2.4 乙醇与高级醇的毒性

11.2.5 甲醇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危害与汽油的比较

11.2.6 甲醛的毒性

11.2.7 有关大气环境中甲醛及甲醇含量的标准

11.2.8 未燃甲醇及甲醛的排放法规

11.3 发动机排气的臭味

11.3.1 臭味的种类

11.3.2 成因及危害

11.3.3 影响因素及目前的控制措施

11.4 未燃醇及醛的测试方法及排放特性

11.4.1 未燃醇及醛的测试方法

11.4.2 未燃醇及醛的排放特性

11.4.3 未燃醇及醛的排放要点

11.5 影响未燃醇及醛排放的因素

11.5.1 发动机的运转工况

11.5.2 发动机的排量

11.5.3 混合气的空燃比

11.5.4 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

11.5.5 汽车行驶里程

11.6 降低未燃醇及醛的措施

11.6.1 国内情况

11.6.2 国外降低未燃醇及醛排放的部分措施

参考文献

第12章 醇燃料汽车的车队使用试验

12.1 开发替代燃料汽车的基本过程

12.1.1 可行性调研及实验室基础试验

12.1.2 立项试验研究

12.1.3 车队使用试验

12.1.4 产业化及推广使用

12.2 目的、要求及实例的简况

12.2.1 车队试验的目的要求

12.2.2 我国醇燃料汽车车队使用试验

12.2.3 国外车队试验的实例

12.3 组织准备及实施

12.3.1 组织及管理

12.3.2 准备工作

12.3.3 车队使用试验的实施

12.4 主要结果及经验

12.4.1 燃料组成及质量

12.4.2 基础设施

12.4.3 奥托循环发动机及汽车的技术状态

12.4.4 狄塞尔循环发动机车队

12.4.5 零部件工作中产生的故障及磨损

12.4.6 车队使用试验的影响及作用

12.5 醇燃料汽车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

12.5.1 首先推广和应用什么样的醇燃料汽车

12.5.2 用户及生产厂家的考虑

12.5.3 开展配套工程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13章 醇燃料汽车的技术发展

13.1 稀燃醇燃料汽车

13.1.1 醇燃料发动机的稀燃技术

13.1.2 稀燃发动机的发展

13.1.3 稀燃发动机用的新概念三效催化剂

13.1.4 新催化剂的效果及改善的需要

13.1.5 降低冷启动及低温工况排放的技术

13.2 低释热及催化反应技术

13.2.1 低释热技术

13.2.2 催化反应技术

13.3 均匀预混合压缩自燃——新型燃烧过程

13.3.1 特点及机理

13.3.2 在汽油机上研究新过程的概况

13.3.3 HCCI使用排气再循环的作用及部分研究结果

13.3.4 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的应用

13.3.5 可变压缩比的应用

13.3.6 可控自燃(CAI)的另一实例

13.3.7 在柴油机上研究HCCI

13.3.8 在轻型柴油机上开发HCCI

13.4 醇燃料HCCI过程的研究

13.4.1 概述

13.4.2 燃烧室温度对醇HCCI过程的影响

13.4.3 混合气稀释度的影响

13.4.4 乙醇HCCI过程的研究

13.4.5 乙醇HCCI与火花点燃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14章 醇燃料的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

14.1 醇燃料的可持续发展

14.1.1 原料资源丰富,向以生物质为原料发展

14.1.2 醇燃料得到广泛的应用

14.1.3 使用醇燃料的性能优于石化燃料

14.1.4 醇燃料是新能源

14.1.5 醇燃料可持续发展——国际上普遍的观点

14.2 生产技术的发展

14.2.1 用天然气直接制甲醇

14.2.2 生物质生产甲醇及二甲醚

14.2.3 造纸工业的黑色废液生产甲醇及二甲醚

14.2.4 二氧化碳与氢合成甲醇

14.2.5 纤维乙醇

14.3 内燃机及汽车使用醇燃料的性能良好

14.3.1 汽油机改用醇燃料的性能

14.3.2 柴油机使用醇燃料的性能

14.3.3 副产品石脑油的应用

14.4 地球变暖、醇燃料与新的经济模式

14.4.1 地球变暖危及人类生存

14.4.2 汽车工业面临新的排放法规

14.4.3 使用醇燃料能降低CO2排放

14.4.4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14.5 应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14.5.1 含水醇燃料应用技术的发展

14.5.2 高效的醇发动机与甲醇裂解复合装置

14.5.3 直喷汽油机使用醇燃料的性能

14.5.4 高性能机械增压醇燃料发动机

14.5.5 生物动力

14.5.6 减小发动机尺寸的技术路线

14.6 可变技术与灵活燃料内燃机

14.6.1 内燃机可变技术的类型及目的

14.6.2 可变压缩比

14.6.3 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

14.6.4 开发灵活燃料内燃机可行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第15章 醇燃料标准

15.1 概述

15.1.1 国内情况简介

15.1.2 国外简况

15.2 醇燃料标准的特性及目的

15.2.1 醇燃料标准的特性

15.2.2 应能实现的目的

15.3 甲醇燃料标准

15.3.1 甲醇品质的调整

15.3.2 化工用甲醇的规范及混合燃料中含氧物的限额

15.3.3 M15的规范

15.3.4 M85及E85的燃料规范

15.3.5 M100的规范

15.4 乙醇燃料标准

15.4.1 国外部分对乙醇燃料的要求

15.4.2 我国燃料乙醇的标准

15.4.3 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规范

15.5 对标准中燃料特性的分析

15.5.1 变性甲醇与燃料甲醇

15.5.2 燃料的蒸气压

15.5.3 燃料化学稳定性的基本分析

参考文献

前言


各国争取石油资源供应,油价上涨以及全球变暖,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的形势严峻,发展可再生能源及燃料,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电动、太阳能及氢燃料汽车都是有发展前景的,然而在很长时期内,内燃机及20世纪世界公认的清洁的醇燃料(甲醇及乙醇)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将更广泛地使用。在生产、使用及储存分配设施方面,醇燃料比其他替代燃料都有更好的基础及条件,技术都更成熟先进。而各种植物纤维及有选择的城市垃圾生产醇燃料的技术即将实现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用二氧化碳与氢合成醇燃料的技术将逐步成熟与商业化。使用醇燃料可以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很可能石油枯竭后,将是醇燃料为主的可再生清洁燃料时代。

相关分词: 燃料 灵活 燃料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