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国》到《正义论》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从《理想国》到《正义论》




图书信息


书 名: 从《理想国》到《正义论》:轻松读懂27部西方哲学经典

作 者:奈杰尔沃伯顿(NigelWarburton)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ISBN: 9787501192625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 元

内容简介


《从<理想国>到<正义论>:轻松读懂27部西方哲学经典》讲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什么反对艺术?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倡导什么样的人生?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真的认为君主一定要不择手段吗?霍布斯的《利维坦》的自然状态是指什么?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怎样探讨政府的类型?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什么意思?……

介绍西方哲学的书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既能深入浅出地阐明经久不衰的西方哲学思想,同时又能指出这些思想的不足之处。奈杰尔沃伯顿(Nigel Warburton)运用高超的写作手法解决了这个难题。

沃伯顿简明扼要地回顾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27部西方哲学经典,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了这些哲学经典的重要思想。为了使您能更加深刻、全面、客观地理解这些思想,作者还在每一章中介绍了一些与这些哲学思想针锋相对的批判性观点。同时,每一章的结尾都附有一个关键词表,它可以帮助您迅速了解相应的西方哲学经典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对所有对西方哲学感兴趣的人来说,《从<理想国>到<正义论>:轻松读懂27部西方哲学经典》都是一本理想的通俗读物和简明指南。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奈杰尔沃伯顿(Nigel Warburton) 译者:林克

奈杰尔沃伯顿(Nigel Warburton),英国公开大学(Open University)的哲学高级讲师,著有《写给所有人的简明西方哲学》《从A思考到Z》《哲学:基础研究指南》《政治哲学:从马基雅维利到密尔》等。

图书目录


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最关心的是“什么是人类生活的最好方式”这个问题。他之所以关注国家的组织形式,是因为他相信国家很明显跟个人是紧密联系的,最好的方式是研究国家中的公正,然后再把我们的发现推及个人。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只有理性的善良行为所构成的人生才是健康幸福的人生《尼各马克伦理学》的大部分内容都讲述了这样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以及为了过上好生活你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品性,其中,分析美德以及怎样培养美德才是最重要的。

波爱修斯:《哲学的慰藉》

波爱修斯的智慧探险追溯了柏拉图《理想国》中哲学家的足迹。波爱修斯抛弃了表象世界——也就是洞穴的墙上闪动的影子——获得了“善的形式”的知识,也最终获得了关于上帝的知识。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表象就是一切。人们只会对表象作出反应;如果有可能的话,人们也很少按照君主的真实情况去认识他。因此,一个君主必须控制自己的表现,也就是要躲在面纱的后面。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相信,如果他能消除自己思维中的错误,发现关于获得真理的合理原则,那么他就会发现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霍布斯:《利维坦》

“个人同意被一个强大的政权(这个政权要么是一个人,要么是一个集团)统治,这为什么是合情合理的”——本书的核心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和平只能在每个人都接受一个社会契约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斯宾诺莎:《伦理学》

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把这本书描述为《用几何学方式论证的伦理学》是非常确切的。斯宾诺莎的主题是宇宙和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现实世界的本质。对他来说,形而上学和伦理学是分不开的。现实世界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应该怎样去生活。

洛克:《人类理解论》

本书的内容既复杂又宽泛,其主题是关于人类知识的起源和限度。我们能知道什么?思想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哲学的分支——认识论(或说是知识理论)的永恒的问题。洛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对哲学界有着长久的影响。

洛克:《政府论(下篇)》

洛克要讲述的问题是“合法的政治权威的来源和限度是什么”,或者用一个更实用的形式来描述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遵从统治者,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有理由反对他们。”

休谟:《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是个经验主义者,不仅仅是因为他对我们思想源泉的结论,也因为他的方法论。他不是从最初原则推理出入类应该像什么,而是依赖于观察,一般都是通过内省的方式。他的目的是为了创建一套连贯的、关于人类的科学观点。

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

本书的核心主题是精心设计论证法,以证明基督教上帝的存在。精心设计论证法是自然宗教倡议者的支柱,这些人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建立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上。自然宗教跟神学启示相对立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解释合法权威的来源和限度。他相信我们对国家应该承担的职责来自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通过这种方式,个人组成的群体转变成了一个国家。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就像《纯粹理性批判》的书名所表明的那样,它抨击“仅通过理性我们就能发现事实的本质”这个观念。康德的结论是,知识需要有感官经验,更需要有认识者所形成的概念缺了哪一方面都不行。”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好的意图确实很重要。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道德是客观的:它不是口味或者文化的问题,而是平等地运用于所有理性的事物。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接受了康德对两个世界所作出的划分:我们所体验到的世界——叔本华称之为表象世界,以及“自在之物”潜在的现实世界。康德称经验背后的现实世界为本体世界,叔本华称之为意志世界。

……

……

相关分词: 理想国 理想 想国 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