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


最近二十年,西方文论东渐,成了中国学界的热门话题。所谓文论,原本是指20世纪发展起来的诸多西方批评理论。与此同时,它也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变革态势下,不断挣扎求生的欧美新学潮流。本书力图体现中国人的看法。而它讲评的对象,如书名所示,事关西方人文学术百年剧变。此番剧变,一面涉及概念、方法和认识变化,一面又折射社会、文化与政治矛盾。在我看来,变化无不来自资本主义后现代因境。正由于这一因境,才有不断加剧的学术危机。故而,本书实乃一项有关西方危机的思想研究,请勿当它是单纯理论史。

书名: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

又名:西方文论讲稿

作者:赵一凡

ISBN:10位[7108027542]13位[9787108027542]

类别:西方文化论文

定价:36.00元人民币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7-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基本内容


何谓西方文论……从1900年以来,西方人文学界产生大批跨学科的批评与创新理论。文论代表了不断挣扎求生的欧美新学潮流,它包括文学专业的现代/后现代主义,哲学领域的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政治文化批判,以及它们同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杂交而来的阐释学、接受美学、解构批评等。尽管来路不一,文论的共同癖好却是一以贯之地反思和批判西方文明。从尼采到福柯,从胡塞尔到德里达,各色批判思潮绵延百年,起伏跌宕,不断超越形而上学,突破人文传统,引领西方学术创新图变。

近年来国内的文论研究,大多各自为战、缺少贯通。这里牵扯一个研究原则:即文论文本解读,须与其文化背景紧密相联。所有理论文本,一旦脱离其赖以生发、流行和变异的文化历史语境,就会变得难以理解,或者易被误读。因此本书试用文化思想史的综合之法,跨越学科,比较流派,以文论为中心、兼顾人文学术发展的全局观。

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避口语色彩,保留即兴发挥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现场氛围。希望借此促进校园与社会的互动,让课堂走出大学围墙,使普通读者也能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作者简介


赵一凡,1950年生,江苏盐城人。中学时当过红卫兵,后下乡插队。1973年安徽大学外语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1年获文学硕士,同年公派留美,哈佛大学史学硕士、哲学博士,兼任哈佛中国同学会主席,1989年回国。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

主要著作有《美国文化批评》,三联书店,1993年;《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译有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受默生文集》,三联书店,1996年;《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海南出版社,2000年。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目录


序言

导游图 后现代史话

开场白

第一讲 概说现代性

第二讲 后现代文艺缘起

第三讲 后现代文化批判

第四讲 后现代哲学话语

第五讲 后现代政治图谱

西方学术生态点评一 危机之下,适者生存

第一编 现象学逸闻

课前提示

第六讲 胡塞尔与现象学的初衷

第七讲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终结

第八讲 海德格尔:艺术与语言

第九讲 海德格尔:科技与诗思

第十讲 德国现象学余波

西方学术生态点评二 诗思比邻,交相辉映

第二编 后结构传奇

课前提示

第十一讲 结构主义回顾

第十二讲 巴黎结构主义革命

第十三讲 巴赫金:与结构主义对话

第十四讲 巴特与克娃:文本双人舞

第十五讲 拉康:主体与欲望的变奏

第十六讲 德里达:与形而上学博弈

第十七讲 德里达:延异与解构

西方学术生态点评三 差异横生,不耻支离

后记 感念老师

西方文论必读经典书目

人名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