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截至2009年9月,大连海事大学已设立四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别是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9年2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大连海事大学建立“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是交通部重点建设学科,也是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该学科整体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实验设备先进。

主要的学科研究方向包括: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等。在等离子表面技术、无刻蚀镀铁新技术、航海模拟技术、电子海图数据处理、综合显示系统及路基路面破坏分析与寿命评价、桥梁结构设计理论与健康诊断和结构增强加固理论与实验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二、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8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大连海事大学设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轮机管理工程、轮机自动化与控制、轮机仿真技术、轮机污染控制技术、轮机故障预测预警技术、船机修造工程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等7个研究方向。该学科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高,科技攻关能力强,科研成果突出,近年来承担纵向科技项目9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省部级项目41项,获得科技活动经费7743万元,先后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检索论文161篇,出版专著18部。该学科已发展成为我国海上交通领域解决轮机工程学科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基地以及轮机工程学科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三、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8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大连海事大学设立“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作为交通部和省重点建设学科,主要的学科研究方向包括:水上交通安全信息系统、移动通信与宽带网技术、图像与信息处理以及光电信息处理等4个研究方向,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强,科技攻关能力突出,目前拥有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该学科取得了突出的科技成果,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纵向科技课题3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在水上交通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9年9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大连海事大学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商法、国际法、民商法、刑法、宪法与行政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法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目前拥有国际法学、民商法学二个省级重点学科,国际海事法律研究中心为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学科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丰富,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5项,司法部项目8项,交通部项目6项,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32项,出版学术著作64部,在检索源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成果2项,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9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可根据课题需要为每位进站工作人员提供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和包括基本生活用品的周转住房,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提供较好的后勤保障和良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