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耶鲁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带你去耶鲁


带你去耶鲁是一部书,本书讲述的总统的摇篮——美国常青藤名校耶鲁大学,这里,是美国第一所具有授予博士学位资格的大学;这里,拥有全美大学中最早的博物馆、最古老的艺术馆和全世界规模第二大的大学图书馆;这里,走出了普林斯顿、康奈尔等著名大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美国学院之母 ”;这里,孕育了5位美国总统以及德国、墨西哥的前总统,被誉为“总统的摇篮”;这里,培养了16位诺贝尔奖得主,20多位普里策文学奖得主和50多枚奥运金牌的得主;这里,诞生了中国铁路业、矿业、电报业的创始人,培养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早期的校长。



基本信息


作 者: 曹蕴,马征 著

出 版 社: 群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

字 数: 152000

版 次: 1

页 数: 233

印刷时间: 2008/08/01

开 本: 大32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0808500

包 装: 平装

编辑推荐


把留学梦想放飞,让成长之旅扬帆,走进耶鲁,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选择:梦想耶鲁

世界离你有多远——从新东方到美国

名校情结——我选择了耶鲁

耶鲁“海龟”:回游还是寄居?

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

穿越古老的门——三百年耶鲁传统

买课去

垂暮的阳光

中美教育的“鱼”和“熊掌”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两个辅导员的对话

Ms.“新港大全”

没有窗户的秘密

在教堂里划船,在古堡里唱晚

第三章 收获:耶鲁人的经验

中文热

Life ls a Miracie

中国学生:走出自己的圈子

耶鲁之友的创业之路

从诗人到博士

迈克尔的“中国缘”

我的未来不是梦

博士“厚”

一个文科生的下午

十字路口的理性选择

高中生:走近耶鲁,走进耶鲁

耶鲁人的职业规划

后记

摘要


世界离你有多远——从新东方到美国

曹:在耶鲁,“新东方”三个字名气还是挺大的。

还有两个名字和新东方一起在耶鲁流传,你知道是谁吗?

马:老俞?另一个不知道是谁。

曹:我刚去耶鲁的时候,每当我告诉别人我在新东方工作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老俞现在发财了吧?”然后又问:“马征你认识吗?他以前也在新东方,教GRE词汇的。这人挺逗,挺‘新东方’的,能侃。”

老俞我认识,但当时对“马征”有点好奇,怎么大家都认识马征?呵呵,你在耶鲁华人学生里名气挺响的,你觉得这和你曾经是新东方的老师有关系吗?

马:多少有点关系吧,我觉得新东方对我的影响挺大的。在美国,碰到中国来的留学生,第一次见面,只要说起新东方,马上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回忆新东方里各种有趣的人和事,距离似乎一下子就拉近了。

曹:你记得吗,有一次两个负责研究生活动的中国学生搞了个介绍茶文化的活动,我摆摊给大家泡中国茶,当时来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其中一个是中国学生会主席,他管你叫“马老师”,原来你是他在新东方的词汇老师。你刚来耶鲁,不少人叫你马老师吧?

马:还好,偶尔碰到以前的学生问:“你是不是以前在新东方教过?”搞得我很不好意思,其实大家都是同龄人,叫我“马老师”还真是抬举我了。如果我讲的课能对他们的考试或申请有一点帮助,就已经是对我的最大的鼓励了。

曹:你申请来美国的时候应该正在新东方工作吧,当时你们在新东方工作得怎么样?

马:我是大三到大四阶段在新东方教书,来美国之前是一边读本科,一边在新东方兼职。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来,真是“忙并快乐着”。当时的新东方还处于创业的状态,让人感觉有很多可能,很多机会。人不是很多,老师之间有很多交流,老俞也经常和我们一起吹牛,还带我们到康西草原骑马,开越野车什么的。当时新东方刚在上海和广州开分部,北京的老师要坐飞机赶课。

曹:我是2003年进新东方的,那时候已经没有机会和老俞骑马了,呵呵。不过还是听到传闻,说早年老师领工资都去老俞家,老俞给个黑色垃圾袋,然后他再亲笔写个领款条。不少人都是冲着那“鼓鼓囊囊”的黑色垃圾袋加入新东方的。后来有一次上海新东方说要发奖金,有个老师兴冲冲地拎了旅行袋,“打的”赶到学校。心想当年能装一垃圾袋,现在发展了,怎么也得装个旅行袋吧,结果就领到一张100块,抱着空袋子垂头丧气地乘轻轨回家了。你们那时候收入应该很不错吧?

马:这个黑口袋我没见过,大概是老师自备的吧。我当时用A己的书包装工资。收据倒是真的,我至今还留着一张收据条,上面是老俞亲笔写的:“给马征老师×××期班×××元”。那时,每期班结束,就拿这个条去会计那里领钱。

曹:那张收据你一定得留着,以后新东方博物馆成立了,那东西就稀奇了,说不定还能拍卖呢,哈哈!既然那时候收入、工作环境都不错,新东方的发展也充满希望,你怎么会想到离开新东方去美国留学呢?

马: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问过我。我有时候会想,如果今天让我重新选择,我可能还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我加入新东方的时候,已经做了出国留学的准备。虽然新东方当时的发展前景不错,但我始终觉得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讲,自己的经历和资历都有限。当时教书仅仅是和学生分享一些自己学习英语的体验,自己需要丰富和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觉得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去充电。关于出国的决定,是因为自己很喜欢教育和科研,想在学术界发展。当时很多师兄、师姐都去美国深造了,而且都建议我本科一毕业就去,所以我本科一毕业就去了耶鲁。现在回过头来看,虽然最终没有选择在美国走学术道路,但这几年自己的收获非常大,无论是学习、做学问还是做人。

相关分词: 带你 你去 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