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北京社会保障史话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当代北京社会保障史话




图书信息


作者:李劭南 (作者), 杨薇薇 (作者), 当代北京编辑部 (编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丛书名: 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

平装: 158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5400020

条形码: 9787515400020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4 x 14.8 x 1.4 cm ; 240 g

内容简介


《当代北京社会保障史话》内容简介: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国定都北京,于今已近60年了。六十年,一个甲子,共和国的人民、北京市的人民,在创造自己新生活的过程中,亲历了多少成功的喜悦、顺利的舒畅,以及挫折的伤心和迷惘。然而,我们都已走过来了,我们毕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我们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会有今天的收获。我们抚今忆昔,怎不激动和感奋!

当代北京编辑部用几年的时间,策划、编辑了这套《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这套丛书属于当代北京编辑部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中的史话系列,它的目的是记录和宣传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当代北京的成就和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编辑推荐


《当代北京社会保障史话》老北京遇着灾荒多是排队去领粥,有了工作就等于生活有“保险”,福利分房曾是大家都想吃的蛋糕,北京人被“社会保障网”全覆盖。

作者简介


李劭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当代北京史学会理事,资深传媒策划人。业余时间喜欢收藏、研究北京文化。主要作品:《当代北京婚恋史话》、《当代北京丧葬史话》、《当代北京理财史话》等。

杨薇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全球500强外资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赈济与慈善——老北京最早的社会保障

晚清民国时期的北京,由于连年战事,当时的社会景况可谓是国破民穷——官家苟延残喘,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长期的“满汉分治”留下的后遗症,北京的普通市民尤其是旗民,在就业生存方面基本上都处于劣势,他们或无一技之长。或年老体衰,或拉家带口……

历届政府为了缓解贫困人口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压力,曾进行了不少救济工作,如开办粥厂,开设养老院,兴办贫民习艺所、教养局等,这可说是老北京人享受到最早的“社会保障”了。

一、晚清民国时期贫困人口的困扰

二、赈济贫民,慈善单位设立了救助机构

三、改变消极济贫做法,新型救助理念诞生

四、社会慈善的表率——香山慈幼院

五、老北京人得了病咋办?

六、北平解放前,老百姓的生活已经无从保障

第二章 北京解放后的社会保障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水准,全国实行计划经济。北京市政府通过制定各种合理可行的制度,基本上解决了城乡居民生活的社会保障。

一、北平和平解放,“保障”平稳过渡

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让劳资关系得到较好处理

三、那个年代,有工作就等于有了保险

四、户口本和票证制度成为福利的一条标志线.

五、对特殊需求人群的特殊保障

六、计划经济时期的职工“贴身福利”

七、困难时期优抚工作依然“给力”

八、60、70年代的医疗保障

九、“子女顶替”曾作为福利普遍实施

十、“文革”时期社会保障基本“停摆”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特色保障

计划经济时期的保障是单位保障,简言之,一个人有单位了,就有保障了。换言之,人们对单位有着习惯性的依赖,计划经济养成了老百姓“等、靠、要”的思维习惯,这也是人们不愿意脱离单位的重要原因。

但是市场经济要打破“铁饭碗”,形成人才流动,就打破了人们头脑中固有的那点念想——福利分房取消了,保障由社会提供了,大家对单位的依赖性也就由“等、靠、要”向社会保障方向转化了。

一、福利房曾是大家都想吃的“蛋糕”

二、停薪留职——曾是“吃着锅里的,不丢碗里的”福利

三、带薪休假——美得让人忐忑的福利

四、“三联单”曾经神圣得像“圣旨”

五、职工医保制度已到不破不立之时

……

第四章 “热议”的社保话题

第五章 北京人被“社会保障网”全覆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