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注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道德眞经注




(一)、河上公注


经名:道德真经注。又名《河上公章句》,亦称《道德经章句》,为最古的《道德经》注本。汉文帝时,陕州隐者河上公注。按唐陆德明《老子道德经音义》谓:“河上公为章句四卷,文帝征之不至,自至河上责之,河上公乃跃身空中,文帝改容谢之,于是授汉文以《老子章句》四篇”。一说出于东汉。河上公,西汉道家学者。姓名不详。在河滨结草为庐,因号“河上丈人”。精研黄老业,以《老子》教授。葛洪《神仙传》载,汉文帝(前180-前157在位)好《老子》,有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遣使问之。答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帝自至庵责问,乃踊身空中。帝稽首谢,于是授以素书道经章句,谓“熟研之,所疑皆了,余注经一千七百馀年以来,凡传三人,连子四矣”。言毕失其所在。《隋书.经籍志》著录曾注《老子道德经》二卷。此注分《老子》为八十一章,每章题名。今传《道德经》分章标目本,即始于河上公。全书主旨以治国治身相结合的思想来阐述《老子》,谓“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其理想之人君,乃万民之父母,为民兴利除害,公正无私,去贪淫声色,服饰饮食,宫室台榭。其修身之法为除嗜欲,去烦乱,怀道抱一,守五神,和柔谦主,不处权,爱精重施,髓满骨坚,反朴守淳。鼻口呼吸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可无有。用气当宽舒,不当为急疾勤劳。此注除《道藏》本外,尚有景龙碑本,广明本及日本天文钞本,泷川本等,可以互校。参校本:一、《四部丛刊》影印宋建安虞氏刊本(简称影宋本)。二、敦煌S.477、S.3926号写本。

(二)王弼注


经名:道德真经注。魏之玄学大师王弼注。成书于曹魏正始年间(240一249年)。《道藏》载此注分四卷,《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著录此注谓二卷。按刘歆《七略》谓:“刘向定着《老子》为二篇八十一章”,上经三十七章,下经四十四章,犹存古式。书后有晁说之、熊克二跋。王弼魏山阳人(今河南修武县),字辅嗣,才逸神慧,小负盛名,好老氏,注易及老子。曾任尚书侍郎,卒年二十四”。“所注《老子》道深而理正,注《易》则用老庄义,后之易老通言,始自王氏”(萧天石《名注选辑提要》)。王弼注老子有二书,一为《道德真经注》,一为《老子指略》,前者注其文体,后者指其纲领,二者内容相同,都以虚解玄,《道藏》仅收其前者。王弼认为:“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这个本就是道,道是万物的根由,“万物皆由道生”。道即是无,“道者,无之称也。无不能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把老子的无中生有论发展为以无为本、以有为用,强调贵无的崇虚论。王弼为玄学大师,在注老诸家中,属玄学派也即重玄派,其所注虽未完全真传老子本义精神,略有出入,然亦为近解,因其言简意深,较之诸家,其注尤近,故为后世所崇。唐孔颍达奉诏作注,专崇王注。“以易入老者,得意以忘象,言在象亦在,非归之也。明刊本有二十三家评注,皆宗其理”(萧天石《名著选辑提要》)。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大。另有浙江书局刻明张之象本(简称张本),武英殿聚珍版。《道藏》本原未分章,今据通行本分别。

(三)李荣注


经名:道德真经注。唐高京时道士李荣撰。原本二卷。现存两种残本。《新唐书.艺文志》、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均有著录。《道藏》本仅存一至三十六章,《道经》末章与《德经》原缺。敦煌卷子中发现其下卷(见日本印《沙州二十六子》)。唐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中亦录有李荣注文。另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亦录有李荣注文。近蒙文通据此残本及强思齐《纂疏》、顾欢《道德真经注疏》、罗叔言影印敦煌写本(署名无名氏注),按敦煌本有两种。辑为《辑校老子李荣注》,可资参考。骆宾王有《赠道士李荣诗》、《唐书.罗道琮传》云:“与太学助教康国安,道士李荣等讲论,为时所称”。且李荣乃成玄英弟子,知李当为初唐人士,卷首有奏表一篇,称“道士李荣言”,盖进呈御览之作,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于《道德真经注》(即此书)上一条《道德真经义解》下误抄为“息齐李荣注”,《道藏子目引得》于本书遂误题为“宋李荣注”,沿讹袭误,乃以李荣为宋人。此注明重玄之旨,倡圣君无为为治。李荣否定魏晋玄学中的有无之辨,认为道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玄。这只是认识道的第一步。只有去掉“非有”、“非无”,并且“玄亦自丧,故曰又玄”。这才算认识了常道。而对常道的表达,“不可以言言,不可以识识”,只能用否定的方式来表达,只有排除了时、空、运动变化等一切事物赖以存在的条件,才算说明了常道。进一步,只有体悟到常道,忘却外物和自身,才能达到“重玄”的境界。今以《道藏》本及敦煌本合校,并据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慕疏》(简称强本)参校补缺,合成完本。原书经文未分章,今据通行本分别章次。

(四)苏辙注


经名:道德真经注。又名:《老子新解》、《道德经义》或《道德经解》。北宋古文大家苏辙于宋元符庚辰年(1100)注。《宋史艺文志》作《道德经义》,《四库全书》作《道德经解》,均二卷,《道藏》本四卷。此书主三教同源之说。苏辙,字子冉,苏东坡弟,古文八大家之一,别署颖濵,由儒入道者,然其注乃援佛解道。苏辙为作题跋曰:“使汉初有此书,则孔子老子为一;使晋末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三教同源处,则在“致中极和”。故注文引儒典《中庸》及佛教之佛性说以释《老子》。卷后苏辙《自题》谓:“六祖有言:不思善,不思恶”。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则喜怒哀乐之未发也。盖中者,佛性之异名,而和者六度万行之总目也。致中极,和而天地万物生于其间,此非佛法何以当之?”他认为人的感觉(视、听、味、臭、触觉等)只是一种现象,现象之后有根本的共同的东西,而这东西是不可知的。可称之为“性”。人本来只有性,由于与外界接触,性才分化为各种感觉。所以重要的是从日常熟知的感觉去反推求得性。《老子》所说,也是要求人从有至无,以求得道的真谛。苏辙认为,这与佛教的《楞严经》的圭旨一样,无非是破日常的谬见,以明自己的本性。

(五)吴澄注


经名:道德真经注。元吴澄注。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其注以宋儒性理之说解《老子》,并校正经文章句文字。谓老子所说道德“以虚无自然为体,以柔弱不盈为用”。“道指形而上之理,不杂乎气者而言”。其说出自陆象山。参校本: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雅本)。此注本将《老子》原文分为六十八章,无章名。

相关分词: 道德 眞经 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