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登岳阳楼


1 杜甫五言律诗

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

中文名: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五言律诗

出处:《杜工部集》



^作品原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①,今上岳阳楼②。

吴楚东南坼③,乾坤日夜浮④。

亲朋无一字⑤,老病有孤舟⑥。

戎马关山北⑦,凭轩涕泗流⑧。

^注释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淡水湖。

②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④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

⑤乾坤:天地。

⑥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

⑦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⑧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⑨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译文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昼夜交亘地浮于其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写作背景


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登上岳阳楼远眺,触景生情,而写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作者简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相关信息


沪教版初一上语文第10课。

苏教版初一下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二首》欣赏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自主赏析

2 陈与义七言律诗


^基本信息


名称】登岳阳楼

年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登岳阳楼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①。

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湖山欲暮时③。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④。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注释译文


【注释】

①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②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③徙倚:徘徊。

④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⑤选自《陈与义集》

【译文】

(其一)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其二)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作品鉴赏


公元1127年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苍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整体理解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怎能不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呢?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楚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问题研究

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

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之所以如此,除了刻意模仿追求,生活中的相似经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杜甫逃难,一直逃到成都,再也没能返回北方的故土,伤心惨目,少有匹之者。陈与义身历靖康之难,也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虽然受苦受难的严重程度不及杜甫,而且“预后”很好——他后来做到了参知政事,位居宰辅,可是他对离乱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却与杜甫有共同之处,发而为诗,就不能不有杜甫的影子。前人论及此诗,多认为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至论。即与我们刚学过的《杜甫诗三首》比较,也能看出陈诗的杜诗风格。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然而,仅凭单纯的模仿,成就不了陈与义宋代大诗人的地位。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即以本诗而论,其中布控之精巧,运作之轻灵,情思之绵邈,在杜诗中也是找不到相同“案例”的。不能说杜甫不屑于此,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者简介


陈与义

(1090—1138)宋代文学家。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公元1113年(宋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任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后贬为监陈留酒税。北宋灭亡后,避乱在襄阳、汉阳和湖南一带。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召为兵部员外郎。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任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后任礼部侍郎。公元1134年任湖州知府,第二年召为给事中,因病告辞后,提举江州太平观,不久复任中书舍人。后来又出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并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任湖州知府,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

本文主旨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3 萧德藻五言律诗


^基本信息


【名称】《登岳阳楼》

【年代】南宋

【作者】萧德藻

【体裁】五言律诗

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

^作品原文


登岳阳楼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作品注释


①苍茫,形容洞庭湖的景色。

②浪荡游,毫无意思的放浪江湖之游。

③夜郎客,诗人曾在靠近古夜郎国的峡州任职。

④柁,指代船。

^作品简析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这是李白登黄鹤楼时留下的。不管此话真假,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在题有名诗的胜地,千万不要乱题诗。实在想题诗,也要避开原有名篇的格局。所以萧德藻虽与杜甫同题,却写登临前所见所感,最后采用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末点题法来题写岳阳楼。这样写算是比较聪明的,否则,非出大洋相不可。

首联和“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差不多。颔联写诗人的行踪。颈联“得句鹭飞处”颇有诗味,与下句动静结合得妙,很有情趣,虽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气势,也算诗中较好的一联。尾联化用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不能别创新境,也做不到更深刻,更尖锐,更集中凝炼,更激动人心,却也换了一种说法,有些新趣。

^作者简介


萧德藻

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公元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中进士。初官乌程令,历知峡州,终福建安抚司参议。杨万里《淳熙荐士录》列他为第13人,说他“文学甚古,气节甚高,其志常欲有为,其进未尝苟合。老而不遇,士者屈之”。将他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举,称为“四诗翁”、“四诗将”(《诚斋集》)。诗风古硬顿挫而有深致,乐雷发《书萧千岩集》评其诗风为“古似洞庭张雅乐,严如即墨敛残兵”。有短文《吴五百》,后世流传为著名的笑话之一。诗集《千岩摘稿》,久佚。清人光聪谐有《不为斋随笔》丁卷,曾搜集其诗共11首,残句若干。

相关分词: 岳阳楼 岳阳 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