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




基本信息


书名: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定价: ¥49.00元 出版/发行时间: 2009-07-06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丛书名: 当代科学前沿论丛

作者: 张有学

ISBN: 7040106477

开本: 16

页数: 336

内容简介


《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介绍了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的一些前沿研究方向和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成像原理及其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勘探中的应用,地幔中的相变和矿物学,地核的结构、组成和性质,地质年代学的原理和地球的年龄,造山带的动力学,尤其是重力滑塌,喜马拉雅一西藏造山带的地质演化,以及大洋中脊的动力学。为适应更多的读者,作者对每个课题的介绍尽量深入浅出,对基本原理的解释比较详细,而终点都达到该课题的最新成就并包含作者对未来的展望。

《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可供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地理、海洋、环境、自然资源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用作教学参考书,还适合于对地球和行星科学感兴趣的读者。张有学,1957年生。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198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1989)。现美国密西根大学地质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岩石学、火山学、地球化学动力学和地球化学演化。曾主持多项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课题,发表论文37篇。1993年获美国地球化学学会的Clarke奖(美国地球化学学会的年轻科学家奖)。1994年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年轻科学研究者奖。尹安,1959年生。北京大学地质系地质力学专业毕业(1983)。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1988)。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学系教授,美国地质学会会员,曾任国际海洋钻探计划评委(1993-1996)。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动力学,断层体系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北美及亚洲的构造演化。曾主持多项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课题,发表论文49篇。1993-1994年获美国地质学会Donath奖(美国地质学会的年轻科学家奖)。This book introduces some frontier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progresses on the structure,evolution and dynamics of the earth.Topics include:Seismic imaging princip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tudying the interior structure of the earth and in exploration,phase transitions in the earthS mantle and mantle mineralogy,the earths core,geochronology and the age of the earth,gravitational collapse of mountain belts,geolog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v,an-Tibetan orogen,and dynamics of mid-ocean‘ridges.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or。e readers,the introd、uction of each subject starts from a basic level、gradually builds tO reach more advanced levels and tO the newest developments,and often includes an outlook of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Potential readers of this book include scientists,workers,and university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in the fields of geology,geophysics,geochemistry,exploration,geography,oceanography,natural resources an d.environmental sciences,as well as those wh、o have a general interest in: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本书目录


第一章 地震成像1——多尺度层析与全波偏移

1.1引言

1.1.1地震成像的目的

1.1.2地震成像的方法和分辨率

1.2地震层析成像——内部物性成像

1.2.1波速分析和地震层析成像

1.2.2多尺度层析法

1.2.3多尺度层析成像实例

1.3地震偏移法——界面成像

1.3.1地震偏移法

1.3.2全波偏移法

1.3.3全波地震偏移实例

1.4概述——合成偏移和层析成像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地震成像2——岛弧与大陆边缘的地震及火山活动

2.1引言

2.2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最新进展

2.3俯冲板片和岛弧的岩浆作用

2.4深部板片脱水和弧后扩张

2.5岛弧的岩浆活动对地壳大震的影响

2.6大震中心部位的流体

2.7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地幔中的相变和地幔矿物学

3.1引言

3.2高压实验技术

3.2.1活塞一汽缸高压仪

3.2.2多砧高压装置

3.2.3金刚石砧压槽装置

3.3地幔矿物的高压实验结果

3.3.1sio2多相及各物相间的关系

3.3.2Mg2si04多相及各相之间的关系

3.3.3F2si04多相与各相之间的联系

3.3.4Msi04一Fe2si04体系中各物相间的关系

3.3.5Mg03多相及各相间的关系

3.3.6MA12sb012中的相变

3.3.7Mgsi03一MA12si3012体系中各物相间的关系

3.3.8Fesi03、Fe3A12si3012、casi03和caMgsi206中的相变

3.4全岩的高压实验结果

3.4.1地幔岩(或称橄榄岩)

3.4.2玄武岩

3.4.3方辉橄榄岩

3.5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地核——20世纪的发现及展望

4.1引言

4.2地核的发现

4.3地核的化学组成

4.4地核与地球发电机

4.5外核结构

4.6内核结构

4.6.1内核的各向异性

4.6.2内核的衰减性

4.6.3内核剪切波

4.7内核旋转

4.8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地质年代学与地球的年龄

5.1引言

5.2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基本原理

5.2.1基于现存放射性核素的地质年代学

5.2.2基于已绝灭的放射性核素的地质年代学

5.3Pb同位素年龄和由Hf-w体系获得的地核形成年龄

5.3.1Pb同位素年龄

5.3.2Hfw体系

5.3.3其他成核年龄模式

5.4应用I.Pu—u—xe系统确定xe封闭年龄

5.4.1xe封闭年龄的数据和对它的基本认识

5.4.2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和不一致

5.4.3更加复杂的去气模型

5.5地壳一地幔分离的最早年龄

5.5.1碎屑锆石年龄

5.5.2双Sm.Nd体系

5.5.3Nb.zr系统

5.5.4最早地壳形成的时间

5.6月亮的年龄

5.7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造山带的重力滑塌

6.1引言

6.2重力滑塌的基本机制

6.2.1概念模型

6.2.2基本力学模型

6.3同造山期拉张——青藏高原和安第斯

6.3.1西藏高原

6.3.2中安第斯山脉

6.4造山期后拉张——北美科迪勒拉

6.5讨论

6.6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喜马拉雅一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7.1引言

7.2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

7.2.1喜马拉雅

7.2.2拉萨地体

7.2.3羌塘地体

7.2.4松潘一甘孜一可可西里地体

7.2.5东昆仑一柴达木地体

7.2.6祁连山地体

7.2.7西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脉

7.3印度板块一亚洲板块的碰撞时代

7.3.1板块运动学和古地磁学

7.3.2地层学和古生物学证据

7.3.3冈底斯岩基的最年轻年龄

7.4喜马拉雅一青藏高原造山带新生代变形

7.4.1喜马拉雅地区

7.4.2青藏南部

7.4.3青藏高原中部

7.4.4青藏高原北部

7.4.5青藏高原东部

7.5喜马拉雅一青藏高原造山带的晚新生代s—N向裂谷

7.5.1地质背景

7.5.2青藏裂谷形成的机制

7.5.3裂谷与走滑断裂的关系

7.6同碰撞火成岩活动

7.6.1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及其在碰撞构造中的意义

7.6.2印度河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北边,青藏高原同碰撞期火成岩活动

7.7喜马拉雅一青藏高原造山带深部地壳和上地幔变形

7.7.1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在青藏高原之下

7.7.2剪切波各向异性

7.7.3亮点

7.7.4青藏高原北部低速带

7.8新生代和古生代变形之间的构造关系

7.9青藏高原隆升的定年代表

7.10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海底扩张和大洋中脊动力学问题概述

8.1引言

8.2海底扩张和海洋岩石圈的演化

8.3大洋中脊的扩张活动和地形变化

8.4洋中脊的分段和沿轴向变化

8.4.1洋中脊的分段

8.4.2沿轴向变化

8.4.3与扩张速率的相关性

8.4.4地幔上涌的二维或三维模式

8.5洋中脊处海洋地壳的起源

8.5.1透镜体状岩浆房的深度随扩张速率的变化

8.5.2沿洋中脊的轴向变化:新的观测资料

8.5.3一个完整的海洋地壳生成新模型

8.6存在的突出问题

8.6.1上涌地幔内部分熔融物的运移和横向集合效应

8.6.2快速扩张下东太平洋洋隆存在多个熔融透镜体?

8.6.3洋中脊处的热液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