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The Second World War)是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之后著作的六部书。本书是邱吉尔在二次大战刚结束,被英国人民以选票请下台后,花费六年时间完成的旷世巨作,洋洋洒洒360万字,收录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个人保存资料,以及200多幅珍贵史料图片,卷帙繁浩,气势磅礴。全书记述30年代初期一直到二战结束后,当代重大国际事件和进程,极具史料价值。



基本信息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日:2005年

ISBN:7806608052

条码:9787806608050

内容简介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以二战英国首相的亲生经历,并引用大量政府文件和个人纪录,记述1930年代初到二战结束期间的主要国际事件,尤其是英国的政治和军事活动。

全书按事件发生时间分为六册:

《风云紧急》The Gathering Storm(1919年-1940年5月)

《最光辉的时刻》The Finest Hour(1940年5月-1940年底)

《伟大的同盟》The Grand Alliance(1941年)

《命运的关键》The Hinge of Fate(1942年-1943年5月)

《紧缩包围圈》Closing the Ring(1943年6月-1944年6月)

《胜利与悲剧》Triumph and Tragedy(1944年6月 -1945年8月世界大战结束)

作者简介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首相,政治家、演说家及作家,1940-1945,1951-1955两度任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95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书成之际,丘吉尔立刻受到诺贝尔文学奖青睐,以极具“历史写作和传记价值”,一举夺下文坛最高荣誉桂冠。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评价


邱吉尔举世公认的文学素养,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流畅易读,因为他“一辈子都在和句子谈恋爱”、“本身就是修辞机器”,所以我们有幸读到一部不以生涩难懂取胜的旷世巨著。他精雕细琢每个人物,营造生动鲜活的印象,既不溢美也不扭曲的评论,始终保持史家客观立场;他以如椽之笔重塑战时氛围,读者一如亲临现场,感受纷乱紧张的时局。全书可看到邱吉尔雄才大略,如何以言词恳切的讲演撼动人心,如何在危急紧绷战事统领全局、把握时机,他的自信幽默、眼光独道,使本套书不仅仅是珍贵历史纪录,也可当作领袖成功之道细细阅读。

本书载誉国际,直至今日。

目录


第一卷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第01章 胜利者的蠢事 第02章 和平的鼎盛时期

第03章 潜伏的危险 第04章 阿道夫希特勒

第05章 被蝗虫吃光的年代第06章 日益阴暗的景象

第07章 空中均势的丧失 第08章 挑战和反响

第09章 空中和海上的问题 第10章 对意大利的制裁

第11章 希特勒动手了 第12章 用于重整军备的间歇期。

第13章 德国武装起来了 第14章 艾登先生担任外交大臣和他的辞职

第15章 强夺奥地利第16章 捷克斯洛伐克

第17章 慕尼黑的悲剧 第18章 慕尼黑之冬

第19章 布拉格,阿尔巴尼亚,英国对波兰的保证 第20章 苏联之谜

第21章 到了战争边缘

下部 晦暗不明的战争(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10日)

第22章 战争 第23章 海军部的重大任务

第24章 波兰的覆灭 第25章 战时内阁的问题

第26章 法国前线 第27章 战斗加剧

第28章 磁性水雷 第29章 普拉特河口外的海战

第30章 斯堪的纳维亚。芬兰 第31章 一个黑暗的新年

第32章 风暴之前 第33章 海上的交锋

第34章 纳尔维克 第35章 特隆赫姆

第36章 在挪威的挫折 第37章 挪威:最后的阶段

第38章 政府倒台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附录(11)

附录(12) 附录(13)

附录(14) 附录(15)

附录(16) 附录(17)

附录(18) 附录(18-2)

附录(18-3)

第二卷

最光辉的时刻

上部 法国的沦陷(1940年5——6月)

第二卷 序 最光辉的时刻

第01章 全国联合第02章 法兰西之战

第03章 法兰西之战第04章 向海岸撤退

第05章 援救敦刻尔克 第06章 竞相抢夺

第07章 再谈法国 第08章 本土防御

第09章 法国的痛苦 第10章 波尔多停战

第11章 海军上将达尔朗和法国舰队奥兰事件 第12章 反攻的利器

第13章 绝境 第14章 入侵问题

第15章 “海狮”作战计划 第16章 不列颠之战

下部 单独作战(1940年7月——12月底)

第17章 闪电战 第18章 “伦敦毫不在乎”

第19章 巫术战 第20章 美国驱逐舰和西印度群岛的基地

第21章 埃及与中东 第22章 取道地中海

第23章 九月的紧张局势 第24章 达喀尔

第25章 艾登先生的使命 第26章 同维希和西班牙的关系

第27章 墨索里尼进攻希腊 第28章 租借法案

第29章 德国与俄国 第30章 海上的灾难

第31章 沙漠中的胜利 附录(1-1)

附录(1-2) 附录(1-3)

附录(1-4)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

上部 德国东进(1941年1月——6月)

第01章 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

第02章 战火蔓延

第03章 闪电战与反闪电战。

第04章 地中海战争

第05章 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

第06章 援助希腊的决定

第07章 大西洋战役(1941年)西部海口地区

第08章 大西洋战役(1941年)美国的干涉

第09章 南斯拉夫

第10章 日本特使

第11章 沙漠侧翼。隆美尔。托卜鲁克

第12章 希腊战役

第13章 的黎波里与“老虎”计划

第14章 伊拉克的背叛

第15章 克里特岛:危机临头

第16章 克里特岛:战役经过

第17章 “俾斯麦”号的命运

第18章 叙利亚

第19章 韦维尔将军的最后努力:“战斧”计划

第20章 苏联的报应

下部 战争临到美国(1941年6月——12月)

第21章 我们的苏联盟友

第22章 非洲战事的间歇托卜鲁克的防御战

第23章 我同罗斯福的会晤

第24章 大西洋宪章

第25章 对俄国的援助

第26章 波斯与中东1941年夏季和秋季

第27章 英国的实力日益增强

第28章 同俄国更密切的接触 1941年秋季和冬季

第29章 前进之路

第30章 在陆地、空中和海上进行的“十字军战士”行动

第31章 日本

第32章 珍珠港

第33章 在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航行

第34章 我提出的作战计划和以后战事的演变

第35章 华盛顿和渥太华之行

第36章 英美一致

第37章 回到暴风雨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1)

附录(3-2)

附录(3-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1)

附录(7-2)

附录(7-3)

附录(7-4)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附录(11)

附录(12)

附录(13)

附录(14)

第四卷

命运的关键

上部 日本的猛攻(1942年1月——7月)

第01章 大洋洲方面的忧虑

第02章 沙漠上的挫折

第03章 马来亚的惩罚

第04章 信任投票

第05章 内阁的变动

第06章 新加坡的沦陷

第07章 潜艇的乐园

第08章 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失守

第09章 进犯缅甸

第10章 锡兰和孟加拉湾

第11章 缺少船舶的致命难题

第12章 印度:克里普斯调查团

第13章 马达加斯加

第14章 美国海战胜利①珊瑚海和中途岛

第15章 北极护航运输船队

第16章 空中攻势

第17章 马耳他岛与沙漠

第18章 “立即开辟第二战场!”

第19章 莫洛托夫的访问

第20章 战略的自然选择

第21章 隆美尔的进攻

第22章 第二次访问华盛顿

第23章 不信任投票

下部 挽回非洲局势(1942年8月——1943年5月)

第24章 第八集团军陷入绝境

第25章 “火炬”作战计划的决定

第26章 我的开罗之行。改组司令部

第27章 莫斯科第一次会议

第28章 莫斯科建立了联系

第29章 回到开罗

第30章 “火炬”作战计划的最后形成

第31章 不安和紧张

第32章 苏联的“谢谢你”

第33章 阿拉曼战役

第34章 火炬点燃起来了

第35章 达尔朗插曲

第36章 胜利带来的种种问题

第37章 我们需要会晤

第38章 卡萨布兰卡会议

第39章 阿达纳与的黎波里

第40章 回国后的困境

第41章 俄国与西方盟国

第42章 突尼斯的胜利

第43章 第三次访问华盛顿

第44章 战争与和平的各种问题

第45章 向意大利进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一)

附录(3)(二)

附录(3)(三)

附录(3)(四)

附录(3)(五)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第五卷

紧缩包围圈

上部 战胜意大利(1943年6月——10月)

第01章 制海权 瓜达卡纳尔岛和新几内亚

第02章 攻克西西里岛

第03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

第04章 向西去啊!人造港

第05章 魁北克会议:“四分仪”

第06章 意大利:停战

第07章 对意大利的进攻。 重访白宫

第08章 萨勒诺战役。归航

第09章 忙于国内事务

第10章 与戴高乐将军的紧张关系

第11章 支离破碎的轴心

第12章 失去胜利良机的岛屿

第13章 希特勒的“秘密武器”

第14章 第三战场的僵局

第15章 北极运输船队的复航

下部 从德黑兰到罗马(1943年11月——1944年6月)

第16章 莫斯科外长会议

第17章 三国会议的产生。 最高统帅问题

第18章 开罗

第19章 德黑兰:会议开幕

第20章 谈话与会议

第21章 德黑兰:难题

第22章 德黑兰:结论

第23章 重访开罗。最高统帅

第24章 在波太基古城遗址。安齐奥

第25章 在马拉喀什。疗养时期

第26章 铁托元帅和南斯拉夫

第27章 对安齐奥的突击

第28章 意大利:卡西诺

第29章 日益增强的空中攻势

第30章 希腊的苦难

第31章 缅甸及其外围

第32章 对日作战的策略

第33章 “霸王”作战计划的准备工作

第34章 罗马

第35章 前夜

附录(1)

附录(2)

附录(3-1)

附录(3-2)

附录(3-3)

附录(3-4)

附录(3-5)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第六卷

胜利与悲剧

上部 胜利的浪潮

第一章 D日

第二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

第三章 无人驾驶武器的轰炸

第四章 向法国南部进攻?

第五章 巴尔干的动乱,俄国人的胜利

第六章 意大利与里维埃拉的登陆

第七章 罗马,希腊问题

第八章 亚历山大的夏季攻势

第九章 华少的殉难

第十章 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第十一章 在缅甸境内挺进

第十二章 莱特湾战役

第十三章 西欧的解放

第十四章 访问莫斯科的序幕

第十五章 10月在莫斯科

第十六章 巴黎

第十七章 阿登的反仆

第十八章 英国对希腊的干涉

第十九章 在雅典过圣诞节

下部 铁幕

第二十章 一个新的会议的准备

第二十一章 雅尔塔:世界和平计划

第二十二章 俄国和波兰:苏联的诺言

第二十三章 雅尔塔尾声

第二十四章 渡过莱茵河

第二十五章 关于波兰的争议

第二十六章 苏联的怀疑

第二十七章 西方在战略上的分歧

第二十八章 高潮:罗斯福逝世

第二十九章 跟苏联的摩擦不断增长

第三十章 最后的进军

第三十一章 亚历山大在意大利的胜利

第三十二章 德国的投降

第三十三章 一段令人不安的插曲

第三十四章 分歧的开始

第三十五章 联合政府的结束

第三十六章 一个命运攸关的决定

第三十七章 击败日本

第三十八章 波茨坦:原子弹

第三十九章 波茨坦:波兰边界问题

第四十章 我的记载的结束

附录

(1)缩写表

(2)代号表

(3)首相研发出的指示、节略和电报

(4)向法国南部进攻

(5)英国、盟国和中立国船舶因敌人的行动而造成的损失每月统计

(6)首相的胜利广播演说

(7)大西洋战役:最后阶段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情况

(8)大臣任命表

精彩阅读


1.

序言一 我曾在《世界危机》、《东战线》和《战后》三书中记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情;我必须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各卷乃为承前之作。如果本书全部完成,与以上各书合起来,将成为又一次"三十年战争"的记载。

同前面各书一样,我尽力之所及,仿效了迪福的《一个骑士的回忆录》的撰述方法,在那本书中,作者以一个人的个人经历为线索,记述和议论重大的军事和政治事件。我也许是唯一的身居政府高位并经历了有历史记载以来两次最大劫难的人。不过在第一次大战中,我虽担任负责的、但毕竟还是次要的职位,而在第二次对德战争中,有五年多我是英王陛下政府的首脑。因此这本书是我以不同的立场和非以前各书所能有的更大的权威来写的。

我的全部公务工作几乎都是我口授秘书办理的。在我任首相的时期内,我发布的备忘录、训令、私人电报和节略,总数几达一百万字。那时每天都得处理许多重要的事情,而所根据的又是当时所能得到的资料,因此,当时逐日逐日写出来的这些文件自然难免有许多缺点。但综合在一起,这就是由一个在不列颠帝国和联邦的战争和政策上负主要责任的人在当时所看到的那些重大事件的真实记载。我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或过去曾有过这种关于战争和政府工作的逐日记录。我并不把它称为历史,因为编写历史是属于后代人的事,但我有信心地宣称,它是对历史的一个贡献,将对后世有所裨益。

这三十年来的行动和主张,包含和表现了我的毕生努力,我愿人们据此而对我作出评断。我恪守我的一个原则:对于在战争或政策上的任何措施,除非事前我曾公开或正式发表过意见,或提出过警告,我决不作事后的批评。实际上,我在事后的回顾中,已将当时争论中的许多严峻之词改得温和些了。我记述了那么多我所爱戴和尊敬的人同我的分歧,使我十分难过,但是,如果不把过去的教训提出于未来之前,那就不对了。本书记下了那些诚实而善良的人的行为,但愿不至于有人因此而轻视他们,却不去扪心自问,不检讨自己履行公职的情形,不吸取过去的教训作为他自己的未来行为的借镜。

不要认为我希望人人都同意我所说的一切,更不要认为我只写些迎合公众的东西。我是依照我所持的见解提出论证的。我已竭尽所能极其谨慎地核实材料,但是由于缴获敌方文件而有所披露,或有其他新的发现,不断有许多史实公布于世,这就有可能对我所下的结论提供新的东西。在全部情况尚未明了之前,应以当时的确实可靠的记录和用文字写下的意见作为根据。这样做之所以是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告诉我,他正向公众征求意见,对这次战争应该起个什么名称。我立即说:"不需要的战争。"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上次大战给世界以重大的破坏,留剩下来的东西,在这次大战中又给毁光了。现在,在亿万人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和牺牲并取得了正义事业的胜利之后,我们仍然没有得到和平或安全,现在我们又处在比我们曾终于克服了的那些危险更为严重的危险之中,这可以说是人类悲剧中的高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殷切地希望,新的一代能够纠正以前的一些错误,从而根据人类的需要和光荣,控制住正在展开的可怕的未来景象。

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于肯特郡,韦斯特汉,恰特韦尔庄园

1948年3月

2.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Unnecessary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不需要打的。

丘吉尔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做的第一件蠢事就是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要德国缴付巨额赔款。现代战争费用之巨是任何战败国都付不起的,因此赔偿是做不到的。事实正是如此,战胜国虽然没收了十亿镑的德国资产,却又给了德国十亿五千万镑以上的贷款,使德国经济迅速复兴。英、法的政客们为了赢得选票,不敢向人民说清楚事实真相,仍使劲宣传要"压榨德国",逼德国交出"最后一分钱",以示自己有多么爱国。这种做法只会煽起德国民众的民族仇恨,英、美的贷款再多,他们也毫不感激。德国人把实行西方式议会民主的魏玛共和国看作是敌人强加给他们的。这种刻毒的民族主义仇恨集中体现在希特勒的身上,形成他那丧心病狂的反犹太主义和日耳曼民族优越论,他决心要把德国人民引向一场复仇战争。

丘吉尔认为,要掠夺一个战败国,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

"把所需要的、可以搬动的东西运走,和驱使战败国一部分人担任永久的或暂时的劳役。"他说斯大林在"二战"结束时就是这么干的。

丘吉尔认为,战胜国做的第二件蠢事就是彻底拆散了奥匈帝国,东南欧迅速分裂为许多小国,结果使德国相对地扩大了。战后英、美两国还很热心地凿沉自己的军舰,拆毁自己的军事设备,并且强烈反对法国维持一支以普遍服役为基础的军队。与此同时,英、美却在华盛顿会议上允许日本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三大海军强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立即秘密地加速重整军备。他干得实在出色,以致两年后就有足够的力量提出公开挑战了。

1935年,德国实行陆军普遍征兵制,并正式成立空军,接着又大造军舰和潜艇。国际联盟对德国公然破坏凡尔赛和约的行为,只是在口头上提出抗议,而没有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决心使用武力来制止德国的扩军备战。

希特勒摸清了英、法政坛上那些夸夸其谈的政客们的短视和软弱,就抓紧时机大胆出击了。1936年,他派军队占领了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明确规定的"非军事地带"莱茵兰。起初,他还有所顾虑,为了迷惑对手,便宣称这次占领"纯属象征性质",还虚情假意地提出要与东西方邻国订立为期二十五年的互不侵犯条约。欧洲各国的当政者们竟会因此而感到心安理得,面对希特勒的挑衅不加理睬。这时,德国的空军力量已逐渐超过英国,陆军力量也逐渐超过法国。1938年3月,德国悍然吞并奥地利,并把下一个攻击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战争危险迫在眉睫。

这时,苏联发出了警报,它建议与英、法等国举行会议,商讨对付德国威胁的办法,但是,英、法主政者们对苏联建议的反应都很冷淡。尽管丘吉尔一贯反苏反共,但他却认准纳粹德国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强烈主张与苏联结盟,但英国首相张伯伦对他的意见置若罔闻,一心推行"绥靖"政策,紧接着就是张伯伦的德国之行。

1938年9月30日,张伯伦和希特勒签订了"慕尼黑协定",用出卖捷克的可耻代价,换取希特勒表示和平意愿的一纸空文。当时,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还是很有市场的,回英国时,他不断向对他欢呼的人群挥动有希特勒签字的那份联合声明,并宣称"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英国下院就张伯伦与希特勒的协定展开辩论。丘吉尔发表演说:"他(希特勒)先用手枪对着你,要你给他一英镑。

等如数照给之后,他又用枪口对着你,要求给两镑,最后那个独裁者答应先收一镑十七先令六便士,剩余的部分要你保证随后付清。"为了说明一旦捷克斯洛伐克被希特勒吞并会对欧洲力量对比产生什么影响,丘吉尔欲擒故纵,先说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很小,陆军也不大,"只比英国的大两三倍",捷克斯洛伐克的军火工业也不大,只比意大利的"多两三倍",听众这时才大吃一惊,认识到捷克斯洛伐克在未来战争天平上的重要分量。这是丘吉尔在长期议会政治中磨练出来的高超的演说技巧的一个典型范例。尽管他的话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投票表决时,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仍以多数票通过了。

苏联对纳粹的战争威胁并没有坐视不管,9月21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在国际联盟大会上以鲜明的态度谴责德国,并表示愿同法国一起全力援助捷克斯洛伐克,但是,这种正义的呼声竟然对英、法政府的对德政策丝毫不起作用。究其原因,首先是英、法以及东欧诸国领导人顽固的反共偏见在起作用。在希特勒完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以后,苏联政府于4月16日又一次提出与英、法及波兰等东欧国家结成反德同盟的建议,但是,与苏联接壤的东欧各国领导人不愿与苏联结盟。他们深恐接受了苏联的援助,苏联就将以大军入境的形式来保护他们,这样就势必把他们的国家"并入共产体制之内"。波兰、罗马尼亚、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感到进退两难,它们既怕德国的侵略,又怕苏联的援助。另一个原因是短视的、偏狭的民族利己主义。例如:捷克即将被吞并时,波兰等国理应感到唇亡齿寒而全力支持捷克,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波兰当局居然还有心趁火打劫,对捷克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割让特申边区。此外,匈牙利也想分得一杯羹。

苏联既然未能与英、法结成同盟,斯大林为了苏联自身的利益,在与英、法继续谈判的同时,开始秘密地与纳粹德国举行谈判。5月3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突然被免职一事是苏联外交政策向德国靠拢的征兆,因为李维诺夫一贯主张与英、法结盟,再加上他是个犹太人。就这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条款终于在1939年8月23日深夜签订,仅仅过了一星期,9月1日,德军就大举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全面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