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寺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定林寺




山西高平定林寺


时代:元至清

地址: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定林寺位于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定林寺建筑规模宏大,坐北面南,四进院落,寺东有上下两个偏院,创建年代不详,至迟在唐代已有此寺。在其中轴线上分列为山门、雷音殿、七佛殿。宋、金、元、明、清各代,屡有增修。现存建筑有山门、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东西配殿、善法和罗汉二堂、“止涓”和“问津”二洞、禅堂偏院等。雷音殿、东西配殿为元代建筑,其余皆为明清遗物。

雷音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方形。雷音殿各有东西配殿,三佛殿左右有善法、罗汉二堂,内建“止涓”、“间津”二洞。寺内保存碑碣二十余通。

浮来山定林寺


“浮来山”又称“福来山”,素以天宫赐福于此山而著称。定林寺雄居于浮来峰下。始建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全寺南北长约95米,宽52米,总面积494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向后左右展开,东西两旁对称,依山势向后逐级升高,大雄宝殿建筑雄伟,飞檐螭首,雕梁画栋,轩敞明朗,典雅大方,颇具北方古建筑风格,现已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定林寺山门南走不远,但见一片怪石,因势象形,形态各异,妙趣横生,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之奇妙,令人叹为观止,此为浮来山景观之一——怪石峪。在怪石丛中,树荫处,建有“文心亭”,由郭沫若亲自命名,并题字,以纪念《文心雕龙》藏书1460周年。

云龙崖:越沟壑,穿蓁莽,便到飞来峰东麓的“云龙崖”,南北走向,长100米,高2—3米,象一条人工绣成的腰带束在飞来峰上,这些天然形成的图案,如祥云叠涌,蛟龙厮缠,蜿蜒凹凸错落有致,在杂树掩映下,远望如似有龙舞飞动之态,蔚为石中之奇观。

浮来山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境内。浮来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山东省风景名胜区,是我省四大地质公园之一。主要景观有千年古刹定林寺、天下银杏第一树、刘勰校经楼、千年古观—朝阳观、世界之最檀根王、文心亭、清泉峡、怪石峪、救生泉、卧龙泉、莒子墓等。其中的定林寺是我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故居,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距今4000多年的银杏树,为天下第一银杏树。

据史料记载,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始建于晋,开山祖僧是竺法汰和僧远。据传过去在浮来山的东山口曾有一座过路牌坊,前后两面的楹联就是对这一历史掌故的记载与诠释。牌坊正面的楹联是:“浮丘公驾鹤来山曰浮来乡人尽信,竺法汰传禅定寺名定林远客鲜知。”其背面的对联是:“鲁公莒子会盟处,法汰僧远坐禅山。”由此可见,竺法汰和另一位叫僧远的禅师就是定林寺的最早住持。据《重修莒志》卷四十六,坛庙下篇记载:从竺法汰和僧远再往后数,能见之经传并有所建树的还有隋代仁寿中岁奉敕自长安送舍利于莒州定林寺的“昙观”长老;南朝萧梁时从南定林寺回祖籍莒地浮来山隐居校经的“慧地”刘勰;宋代靖康年间修造三门石柱的僧道“英建”;嘉靖年间铸造十九尊铁佛、新建毗庐阁的名僧“了礽”;清康熙年间募修天王殿重修泰山行宫为碧霞元君再塑金身的“宏恪”;重修地藏王祠的“继荣”;还有清同治年间的定林寺住持“隆济”等。莒地僧侣,皆为禅宗临济派别支。隆济是佛成的师傅,他为同治年间修复定林寺做出过重要贡献。据传,同治初年,定林寺遭到严重破坏,急待修复而又确少钱款。同治二年,一位在兰山、沂州剿杀幅、捻的干员长庚(旗人)兼任莒州正堂(《重修莒志》卷四十八长庚亲笔写的碑记中有‘余于同治甲子五月间,暑兰山令蒹摄莒篆''的记载)。公元1864年5月长庚到定林寺参禅拜佛。隆济住持就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了拨款修庙的要求。长庚借故推辞。可是当这位渴望升官的长庚听说定林寺香火特别灵验后,就当着众僧之面向神佛起誓许愿:“如果佛祖显灵,能叫我升为省官,我长某保证大修定林寺。”结果事有凑巧,不足一年,长庚果然被提升为山东省按察使。然而他却没能及时还愿。隆济就坐在省布政司门前敲木鱼化缘,力促长庚“还愿”。长庚惧怕神威,只好实践了诺言,拨银五千两,命当任知州陈兆庆负责监管于同治十三年重新修复了定林寺。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浮来山是莒文化的发源地,刘勰校经楼闻名遐迩,为海内外所独有,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和旅游吸引力。位于校经楼后是三教堂,是定林寺的第三进院落,是院内的主体建筑,三教是指儒、道、佛三教,殿堂内原供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像,现辟为《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专题陈列室。 浮来山风景区位于莒县城西9公里,海拔298.9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温带季风气候。 有定林寺、校经楼、银杏树、清泉峡、怪石峪、仙书石、莒子墓和啁鸡岩八大景观,有救生泉、卧龙泉等三大名泉。 千年古刹定林寺,为文学理论评论家刘勰晚年北归藏书校经之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山东十大魅力景点之首——“福山寿地”莒县浮来山又添奇景,一条长达6米、干粗0.8米的“千年树龙”亮相,令前来观看的游客叹为观止、拍手惊奇。新发现的“千年树龙”给本来就充满神秘色彩的浮来山又披上一层神秘面纱,也使浮来山的魅力进一步增加。据收藏者介绍,“千年树龙”生长 于浮来山西麓,树种为曲树,距今已近千年,挖掘前原树主干已被伐去。“千年树龙”的发现纯属偶然。当地一位老农在山上植树,不经意间发现在乱石缝中生长的树根酷似巨莽盘卧其中,于是约上9位同伴花了7天7夜时间才将此“千年树龙”挖掘而出。该“千年树龙”有三奇,一是此根弯曲有度,未经雕饰,形似卧龙,惟妙惟肖;二是树龙比主干还粗;三是主干仅生一龙根,且斜向生长形成树龙。该“千年树龙”与2004年在浮来山发现的“天然寿龟”相映成趣。“天然寿龟”为4亿年前喀斯特地貌岩石,是经海水冲刷天然形成,现伏于浮来八景之一的清泉峡内,面向东方,有“神龟探海”之势,形态极其逼真。 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可见,该树当时已成浓荫,成为名树。专家考证,此树至少已有3500年历史。树现高26.3米,树冠遮地20余亩,树干周长15.7米,须八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此古树乃冰川时代留下来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经国家林业部专家鉴定,为“天下第一银杏树”。此古银杏历尽沧桑,有诗曰:

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

秦柏汉松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

清顺治年间莒州太守陈全国立石碑题诗曰:

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

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

史载皇王巳廿代,人经仙释几多流。

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

南京方山定林寺


简介

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属于金陵名刹、“ 金陵48 景”之一。历史上,定林寺分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两处。宋景平二年( 423 年)“慧觉”于南京钟山创建“下定林寺”,刘宋元嘉十六年( 439 年),外国高僧竺法秀(昙摩蜜多)在南京钟山紫霞湖一带建“上定林寺”。

考证

根据史籍记载:佛陀涅盘后,有两颗佛牙舍利留存世间,一颗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一颗传入当时的乌苌国,后由乌苌国传到于阗。五世纪中,南朝高僧“法献”游于阗,把佛牙带到南齐首都建康(南京)上定林寺佛牙阁里,广受四方佛徒朝拜,这颗佛牙便供养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里。 南宋孝宗乾道时 (1164~1173) , 高僧善鉴将“上定林寺”匾额移至方山,重建定林禅寺,与南京钟山上定林寺在子午线上南北正对,同时建定林寺塔,此塔已有 800 余年历史,专供佛像,不能上人。

寺址迁移

据清同治《上江两县志》称:宋乾道间,善鉴和尚因钟山定林寺废,便募资建寺于此,沿袭寺名。塔建于乾道九年,高十三米。底层特高,南面开门,另三面各有佛龛,塔刹和腰檐已毁。此后,远近信徒、施者接踵而至,佛殿﹑法堂﹑僧房次弟建成。 据《金陵梵刹志》记载:全国佛寺“轮藏”之祖——傅(翕)大士即在方山定林寺建轮藏并广为弘法,(史载傅翕与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宝志共尊为“梁朝三大士”)。同时,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来自天竺的达摩祖师留在建康期间,曾到方山定林寺举行佛事活动,方山至今尚保留有“达摩崖”等历史古迹,为禅宗之祖达摩偃坐之地,故此,在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说。另载,定林寺曾于元至治年间( 1321 ~1323 年)和明天顺年间居士朱福宝及其诸子重建( 1457 ~1464 年)两次大修后, 随后即遭到破坏,至清同治年间寺庙已毁,至太平天国时,更被毁殆尽,清光绪间,由世称“道明师祖”的僧人向四方化缘重建,增其旧志,规模宏大。而不幸文革期间,寺遭劫毁,仅塔尚存,目前为南京历史最久的楼阁式硬塔,塔高约 14.50 米,为七级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底层较高,边长 1.46 米,直径 3.45 米。

世界第一斜塔

1982 年,方山定林寺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世界著名的斜塔中,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度为 4 度,苏州的虎丘塔倾斜度为 3.5 度,而经过纠正的方山定林寺斜塔斜为 5.3 度,《新华社》 2003 年 11 月 5 日称:定林寺斜塔至今仍堪称世界第一斜塔。为了恢复千年佛教古刹圣迹,在国家和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定林寺得以再次重建,大雄宝殿目前已竣工,殿内佛像及山门、藏经楼、天王殿、功德堂、钟楼、鼓楼、禅堂、斋堂、祖堂、客堂、僧寮等建筑还将陆续兴建,愿有缘佛寺的大德善士能随缘乐助,共襄善举,功德无量。

重建方山定林寺缘起

公元439年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外国高僧竺法秀在钟山始建上定林寺,后废寺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秦高僧善鉴请其额,于方山重建定林寺,同时建定林寺塔,此塔已有800余年历史,专供佛像,不能上人,定林寺高僧辈出,佛源广播,全国佛寺轮藏之祖博大士出于此寺,梁朝时禅宗之祖达摩来中国参禅的第一道场设于定林寺,在佛教届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美誉。

历代增建

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明清时均有增建,规模宏大,属于金陵名刹之一,“文革”定林寺被毁,只剩下定林寺塔,是省级保护文物。为再现佛教圣地之光,恢复南京名胜古迹,在当地政府全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定林寺得以重建,庄严古朴、气势恢弘的大雄宝殿现已竣工,殿内佛像及山门、天王殿、藏经楼、罗汉堂、禅堂、斋堂、僧寮等建筑将陆续兴建。 因工程规模浩大,巨额耗资,独力难成,故仰望海内外人士、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僧大德、四众弟子、十方信众慷慨解囊,踊跃捐资,以有助之财帛,铸无尽之福慧,功在当代、泽及后人,聚沙成塔,共襄善举,本寺将功德芳名勒石记载,数额大者,单独勒石。

传说

传说先有南京江宁方山、后有南京。方山又名天印山,顶平似削,方正似印,是风水吉祥命运山,帝王之气灼灼逼人。传说秦始皇灭六国,公元210年最后一次南巡,浮江而上南京,为方山王气震撼;为破金陵之王气、凿断方山地脉,引淮河污水入城,归途中却一病不起、驾崩途中,遭“破天机”之谴,南京终究成六朝古都,流芳百世。

现状

此外,因江宁房地产业而出名的百家湖及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水库,象颗颗珍珠撒满江宁大地,青龙山、祖堂山、与方山遥相呼应,虽然没有紫金山、老山那样的气势,但几乎每一座山、每一段水,都有说不尽的美好传说与故事。

乞食归来晚,云堂已闭关。

明月篱犬吠,经罢木鱼闲。

白板双扉启,青藜一杖还。

挑灯石岩下,趺坐小尘寰。

此诗是明代诗人盛时泰(应天府上元人,今属南京江宁区)结香茅于方山时所咏:“宿定林寺”。

相关分词: 定林寺 定林 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