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域因果原则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定域因果原则


定域因果(local causality)原则,或简称为定域性(locality)原则,是爱因斯坦最坚信的原则之一。事实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物理学家仍然信守这个原则。定域性原则规定:任何物理效应(physical effect)都不可能以大于光速的速度传递。

除定域性原则外,另一个被普遍坚信的原则是客观现实(objective reality)原则。客观现实原则是指:无论被观察与否,同样存在着一个现实。

爱因斯坦不承认现实是非定域的(nonlocal)或不确定的(indefinite)。1935年,爱因斯坦与Podolsky及Rosen联合发表了著名的EPR论文,试图利用一个思想实验来表明,因为量子力学不能描述现实的定域性(local)及确定性(definite),所以是不完备的。

但贝尔不等式实验及随后的大量实验证明了现实的非定域性。

这些实验中最成功的一个由法国物理学家Alain Aspect领导的小组于1981至1982年间完成。

Bell-Aspect实验已经表明现实是非定域性的——这个并不意味着违反狭义相对论(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的非定域因果关系(nonlocal causality),而只是说明现实具有非定域相关性(nonlocal correlation)。所以,因果关系仍然被认为是定域性的——爱因斯坦定域性(Einstein locality),也就是说,所有物理过程也仍然被认为是定域性的。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假设Bell-Aspect实验中发生波函数崩溃,那么只能说明:波函数崩溃是一个违反定域性因果关系的过程。因此,如果从物质世界必须遵守爱因斯坦定域性的简单假设出发,对量子过程的仔细考察反而推出结论——这些量子过程不是物质性的!物理学并不能解释我们以为是纯粹物质性的过程(purely physical process)。

双缝干涉实验测得的干涉图案显示了量子理论客观性解释的两难困境(dilemma)。实验中的干涉表明,无论是否被看作波函数,物质波(physical wave)都是干涉的。之所以把物质波看作波函数,是因为它们产生的干涉图案与波函数(如果波函数是物质对像)产生的一样。——这样,就推出了波函数非定域性崩溃的非物质性;如果不把物质波等同于波函数,那么,我们可以把物质波看作隐变量。——这样,物质波仍然必须具有与波函数非常相近似的属性,因为两者产生了相同的干涉图案。也许,这个两难困境正是大自然在暗示我们:根本不存在客观的、物质性的现实(objective, physical reality)。

相关分词: 定域 因果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