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东西部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基本信息


作者: 金颖若 周玲强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00981

上架时间:2011-11-14

出版日期:2011 年10月

开本:16开

页码:255

版次:1-1

内容简介


《东西部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几个特点:

强调实证研究。作者实地考察了国内东、中、西部近百个县、区和法国、瑞土、日本的乡村旅游,长期跟踪观察数个乡村旅游点,这在该研究领域里是考察面比较广、第一手调研资料比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多,体会比较深,能矫正许多人云亦云的错误说法;考察样本多,眼光比较开阔,归纳的结果比较可信。

注重比较研究。注重“地域”、“阶段”不同带来的产业差异性,比较东西部处在不同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和不同发展阶段乡村旅游所出现的不同现象和深层次的原因,正确看待西部在产品类型、产业管理、发展模式上的差异,区分不同发展模式,东西互鉴。

讲究多视角切入。运用经济、管理、文化等多种方法,从产业发展、政府管理、文化可持续等多种维度观察思考,条分缕析纠结在乡村旅游上的复杂社会关系,寻求多方位解释、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研究内容上,该书在比较视野下提出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动力机制,指出西部乡村旅游应当坚持的原则和发展的路径:坚持富民的产业属性,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坚持政府主导战略,规范证照管理,改善公共资源和公共事务管理;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加强乡村旅游规制,健全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功能,搞好信息服务和目的地营销,建立乡村旅游经营者辅导制度,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根据乡村旅游地不同的经营形态优化产业组织模式,根据乡村旅游地产品的组合特征以及旅游产品的综合形态选择适合的企业组织形式;经济结构要与社会文化结构相耦合,要与不同地域、发展阶段、文化背景相适应,在此基础上设计可行的社区参与机制。对以上问题的探索都有所创新。

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占有材料比较多、研究比较扎实的著作现阶段还比较少。该书学术上可以为正在建构中的中国乡村旅游理论增加一些基础性的思考,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研究材料。实践上,西部特别是贵州可以直接采纳书中提出的开发管理对策和制度设计建议,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可供旅游、农业经济、社会学、民族学研究者,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阅读参考。

目录


《东西部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绪论

第一章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产生背景和成效

(二)产品样式

(三)中外乡村旅游的不同特征

二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

(一)初创阶段(1980年代前期—1990年代中期)

(二)产业成形阶段(1990年代中期—2003年)

(三)全面发展阶段(2004年以后)

三中国乡村旅游的类型

(一)郊区乡村游憩型

(二)依托旅游景区服务型

(三)旅游区构成要素型

(四)乡村文化和文化景观旅游目的地型

(五)城市化乡村型

四中国乡村旅游的成就

(二)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

(三)改善乡村治理和推动社会事业进步

.(四)加强文化保护和发展

(五)产生良好环境效应

(六)推动旅游业发展

五中国乡村旅游的不足

(一)宏观管理不到位

(二)公共资源的维护缺位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

(四)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五)产品存在缺陷

(六)行业管理薄弱

(七)乡村文化发生变异和风貌破坏

(八)参与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九)生态环境负面影响

第二章浙江乡村旅游的典型案例

一公司主导、居民参与的“山沟沟”

(一)乡村旅游业缘起

(二)发展过程

(三)成就和不足

(四)发展模式分析

二农户经营、集体管理的梅家坞

(一)发展阶段

(二)体制演变过程

(三)体制演变解析

三公司封闭经营的三石农庄

(一)人文积淀及地理环境

(二)旅游发展过程及取得的成就

(三)旅游产品与客源市场

(四)经营与管理

第三章浙江乡村旅游的经验

一概貌和实绩

(一)认识和政策

(二)产业实绩

(二)下一步发展设想

二优势和不足

(一)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动力产业

(二)经营管理模式多样

(三)政府扶持、规制比较到位

(四)产品乡村意象淡化

三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动力机制

(一)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二)改善基础设施

(三)优化产业结构

(四)整治环境

(五)调整权力结构

第四章贵州乡村旅游的不同模式

一郎德上寨——从经典到古典

(一)村寨概况

(二)旅游发展历程

(三)旅游管理体制

(四)旅游扶贫成效

(五)旅游发展的局限

(六)发展模式分析

二镇山——需要凤凰涅架

(一)村庄概况

(二)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旅游发展成效

(四)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五)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天龙——期待层楼更上

(一)天龙屯堡概况

(二)旅游发展历程和成就

(三)“天龙模式”解析

(四)完善“天龙模式”的方向

第五章贵州乡村旅游发展透视

一缘起和发展原则

(一)缘起和重要性

(二)条件和优势

(三)发展原则

二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

(一)编制规划,确定目标

(二)制定标准,科学发展

(三)重点扶持,示范带动

(四)探索模式,鼓励创新

三取得的成就

(一)形成广泛分布的多种类型

(二)综合效益

四参与和组织的模式

(一)独立农户模式

(二)独立山庄模式

(三)农户集群模式

(四)独立企业+独立农户模式

(五)社区自治模式

(六)自办景区模式

(七)景区一农户模式

(八)公司一经营户模式

五产业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作用突出

(二)形成村寨旅游特色产品

(三)文化传承是核心竞争力维护

(四)扶持和规制力度不够

(五)发展冲动下的非理性行为

(六)内生式发展为主的优势和困惑

第六章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和参与机制

一优化产业组织模式

(一)产业组织模式的分析工具

(二)西部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的优化

(三)产业组织模式与社会文化结构的耦合

二选择适当的企业组织形式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分析框架

(二)乡村旅游企业组织形式现状

(三)乡村旅游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三构建社区参与机制

(一)乡村旅游社区参与

(二)社区参与的内容

(三)社区参与的支撑体系

第七章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取向

一合理进行产业定位

(一)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二)乡村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二r分动力机制和参与影响因素的地域差别

(一)动力机制比较

(二)参与影响因素比较

三完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

(一)坚持富民的产业属性

(二)坚持政府主导战略

(三)规范证照管理

(四)改善公共资源和公共事务管理

四改善行业管理

(一)完善乡村旅游规划

(二)加强乡村旅游规制

(三)健全行业协会

(四)搞好信息服务和目的地营销

(五)建立乡村旅游经营者辅导制度

五引导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一)乡村旅游业态的概念

(二)全国乡村旅游业态现状

(三)贵州乡村旅游业态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