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进经济跨越发展,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精神,2011年9月6日,东营市人民政府以东政发〔2011〕17号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政策措施、组织领导5部分。



基本信息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东政发〔2011〕1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际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新趋势,正确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特征,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核心,突出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海洋开发、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施项目带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植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动全市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相结合;坚持提升产业竞争力与支撑当前发展相结合。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2%,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成为带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劳动就业的重要力量。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海洋开发成长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一)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清洁技术与再生能源国际示范城市”和全省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研发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及新型储能产品关键技术,培育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集群。

1.太阳能。重点推进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推动硅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蓄能电池产业发展。

2.风能和生物质能。重点在滩涂和浅海布局风电项目,加快推进广饶、利津、河口生物质发电项目。

3.新能源装备制造。突出发展风能装备制造、新工艺多晶硅、

LED封装和太阳能利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地热能装备制造和再生型能源装备制造。

4.节能环保。重点加快高效节能技术及装备、生态修复保护、污染防治和节能机电等设备研发,鼓励发展建筑节能、半导体照明等节能技术及产品、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水废气处理工艺和装置。积极利用地热能、沼气能,搞好废弃余热综合利用。围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重点在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实施一批循环利用示范工程。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产业,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不断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

1.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薄膜半导体电池制造业,推进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新型功率半导体、精密电子组件(手机板)、光伏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建设,努力在新型片式元器件、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电声器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

2.集成电路。加快建设大尺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逐步完善半导体材料、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产业链。重点发展LED芯片及封装制造设备、中小尺寸LED液晶背光模组,重点研发LED光电显示背光技术、LED芯片制造、封装等核心设备制造技术、外延芯片衬底技术。提高集成电路、电路板设计技术水平,重点推进集成通信线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信息安全和其他应用等领域的发展。积极引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争取在CPU(中央处理器)、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MCU(微控制器)、移动通信芯片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集成电路产品。

3.高端软件。依托东营软件园和现有重点企业,重点围绕石油行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大力发展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安全基础软件。积极推进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发展数字化产品。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建设全市软件服务与外包公共支撑平台,扶持骨干软件企业与服务外包企业发展。

(三)新材料产业。重点围绕高性能纤维、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依托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在芳纶、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新型电子陶瓷材料、多晶硅材料、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塑性树脂结构微孔材料、铜基电子材料、磁性材料、液晶材料、集成电路及电路板应用材料等领域开发新产品,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迅速拉长变粗产业链条。采用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生产国内紧缺的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原料、新型合成树脂、新型膜材料以及氟(硅)材料等。

(四)新医药和生物产业。抓住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搞好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轻工与食品、海洋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加快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和临床试验,尽快形成产业化并投放市场。尽快完善中药种植GAP(良好农业规范)、生产过程GMP(良好作业规范或良好制造标准)标准体系建设,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以开发多功能、保健食品为重点,加快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的推广应用,扩大工厂化生物制菌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档次。加快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广生物高技术在海水养殖领域的应用,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做好海洋药物资源与陆地药物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开发一批治疗肿瘤、心脑血管、老年病等重大疑难疾病的新型高效药物,并尽快实现产业化,力争使海洋药物成为我市医药领域新特色。

(五)海洋开发产业。适应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大型化、环保化、智能化趋势,大力发展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大型钻机、海洋工程船、中型海上油船、海洋仪器等产品。集成、开发和应用海水直接利用的预处理技术,耐盐、防腐、防生物附着、阻垢技术及装备制造技术,加强海水处理药剂的研究,研发海水冷却塔等成套装备。开发海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装备,开发高值化、功能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着力开发海洋药物、海洋生物酶、生物农药、化妆品、促生长剂等,培育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水提取溴、镁等为主的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生产溴系阻燃剂、医药中间体、高端海藻化工产品及衍生品,研究红藻、褐藻食物纤维在医疗卫生、印染纺织和日用化工领域的应用。

(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突出发展高端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数控加工装备和专用设备,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优势品牌。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气勘探装备、钻井装备、采油装备、集输设备、油田特种车辆及其他配套产品,突破海洋钻井平台、海底采油、集输等关键技术,积极推进石油装备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产品生产与后续技术服务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高端石油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整车重点发展电动汽车和特种车,零部件重点发展发动机、制动系统零部件、行驶系统总成及零部件、精密配件等四大类汽车总成零部件产品,着力突破锂离子电池、无钕稀土系镍氢电池等动力电池及驱动电机、电子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积极推进锂离子电池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尽快产业化,培育发展高铁车轮、车轴、铁路电气化用导线和轮对等轨道交通关键部件制造。加快发展数控加工装备和高端专用设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

四、政策措施


(一)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围绕重点产业,着力培育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各县区经济开发区及其他经济园区,选择各自优势产业,实施重点产业突破,促进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发展。

(二)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建设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加快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加强院地合作机构建设,重点引进一批国内知名的高校院所及其分支机构。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支持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加快推进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强化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应用基础研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兴办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基地,采取技术入股等方式,联合兴办创新型企业。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加快建设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孵化基地,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

(三)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落实市政府关于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创新创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东营软件园、高新技术创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完善孵化设施等配套体系,提升服务功能。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创建省级以上高新区。加快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贸易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协会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与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及省内“211”高校的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科技资源信息、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重点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中试、重点产品公共检测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推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经费投入,为新兴产业发展营造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市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引导和扶持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技术上的高标准,赢得市场竞争话语权。

(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级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并优化现有专项资金支出结构,每年优选部分项目,采取补助、奖励等形式,重点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培育等。各县区、市属经济开发区也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机制。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所得税减免、进口设备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现有税收优惠政策。

(六)加大信贷支持。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推进融资模式创新。每年筛选确定一批市级项目、重点产业链和重点产业基地,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扶持。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扶持,鼓励政策性信贷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进一步健全完善担保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七)扩大直接融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境内外上市步伐,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到主板、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选择一批信用等级高、还本付息能力强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区域聚集企业发行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加强与鲁信创投的战略合作,建设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开展科技银行试点工作。利用黄河三角洲产业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八)实行优惠土地政策。各级政府优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供地,对属于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产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

(九)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使用。积极引进院士、学术带头人、归国博士等国内外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到东营工作,创造条件建设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实施“黄河口学者”工程,为黄蓝经济区建设聚集一批高层次人才。鼓励研发机构依托单位或企业选聘专兼职科研人员,吸收优秀毕业生参与团队建设,加大自有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院校的科技合作,通过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建设,聚集和培养一批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研发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创新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引导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完善的人才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实行股权、期权、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

(十)拓展新兴产业市场空间。制定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推广应用计划,有序开展新产品应用试点示范。发挥政府采购的拉动作用,政府采购优先采购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及时发布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引导企业主动规避贸易壁垒、汇率波动等风险。

五、组织领导


建立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合力,统筹推进。要定期研究确定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各县区政府、市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也要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析工作,对高新技术产业中产值规模较大、统计口径规范的部分产业进行统计调查和数据监测、分析,为适时调整、完善扶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要加强绩效考核,将推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市属经济开发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定期检查,及时督促,确保取得实效。

附件:东营市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名单

东营市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九月六日

附件


东营市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名单

 1.山东大海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太阳能硅片项目

2.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东营光伏10MW并网电站项目

3.华锐风电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山东东营风电产业基地项目

4.山东山泰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高效节能大功率LED路灯及600MW半导体电池制片光电一体化项目

5.山东诚航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万台新能源车辆项目

6.山东天信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3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垂直一体化及300MW太阳能电池片项目

7.东营市科岭动力有限公司年产15万台(套)增程式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制造基地项目

8.山东恒瑞锂电科技有限公司6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

9.东营泰克拓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ED智能生物培养系统项目

10.山东海利丰地源热泵有限责任公司地源热泵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1.胜利油田亿通电源有限责任公司高性能密闭式蓄电池项目

12.胜利油田胜利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协同工作平台项目

13.山东天元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油田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产业化项目

14.山东宝莫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D-乳酸及3万吨高性能聚乳酸项目

15.山东常青树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固含、低VOC、环保SBS万能胶项目

16.山东万圣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芳纶1414纤维项目

17.信义集团公司绿色环保新型材料硅酸盐晶须球项目

18.东营市诺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000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扩建项目

19.东营市东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相变蓄能复合保温材料项目

20.利津县慧通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生物可溶性耐火陶瓷纤维项目

21.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多层陶瓷电容器用粉体材料项目

22.山东神驰石化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异戊橡胶项目

23.新发药业有限公司年产10吨维生素B12产业化项目

24.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新药芪黄胶囊开发项目

25.山东恒业石油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年产50套海洋石油平台氮气制备及氮气应用成套设备项目

26.山东万达海缆有限公司220KV海底电缆项目

27.山东科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0套9000m超深井系列石油钻机项目

28.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特种井控装置生产建设项目

29.东营昊坤电池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高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项目

30.山东盛泰车轮有限公司年产400万套变截面无内胎高强度钢车轮项目

31.山东鸿亦机械有限公司年产10万套车桥总成项目

32.山东华辰重型机床有限公司重型数控机床制造建设项目

33.山东合力车轮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件高速动车组火车轮项目

34.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铁路电气化用异型铜导线项目

35.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886台(套)油气开发作业泵及流量控制装备工程项目

36.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37.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汽车整车项目

38.东营绰丰动力有限公司年产50万件发动机配件项目

39.山东恒益模具有限公司年产1200套高精密铝镁合金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项目

40.东营市泰恩斯动力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年产40万台自动变速箱生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