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庄村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峨山庄村




简介


峨山庄村距山东省栖霞市桃村镇政府30华里,有836户居民,人口2190人。明朝宣德年间,徐氏由荣成北马村迁于此,形成居民聚落。

古迹


峨山庄汉画像石墓。1987年7月,一村民在村东南发现古墓一座,经烟台市博物馆和栖霞县文管所清理鉴定为汉代石墓。

该汉墓位于山坡顶部,北是峨山河。墓葬封土南半部已被破坏,残存的北部封土呈平顶。封土残高4米,底部东西残长12米,南北残宽7米。封土由黄沙土堆筑而成,并夹杂石块。封土经过夯打,有散乱的夯窝。墓圹开凿在黄砂岩上,为长方形竖穴。墓室为花岗石板砌成的石棺。棺盖为3块石板,东西并列覆盖,已残损。棺壁由4块石板围成,其中东西两头的石板凿有凹槽,以便与南北两侧石板相合。棺底由2块大小不等的石板并排铺成。棺外用1厘米厚的白膏泥密封,石棺与墓圹之间用土填实。棺内人骨已朽,未发现任何随葬品。

古墓虽未发现随葬物品,但在石棺的北壁板上却发现了汉画像石刻,是车马人物图,自左向右分为三组。左面一组有人着短衣长裤,裤腿扎起,脑后挽髻,持戟作行走状,似躬迎乘车主人。中间一组为车马出行图。一马昂首奋蹄,驾曲辕轺车,头饰缨络。车厢内站立二人。前面为御者,右手执鞭左手拽缰。其后是主人,头挽髻,身着长衣,手握伞盖的立柄。车后跟有二人。右侧一人身材高大,着短衣长裤,双手捧物,似男仆。左侧一人身材瘦小,头挽髻,着长裙,双手捧物,似女仆。右侧一组是一妇人汲水,身穿长裙,脑后垂长辫,手握桔槔。井内有汲水器皿,与桔槔相连,桔槔架在妇人身后的丫形支架上。画像为阴线刻,线条简练,仅勾勒出人物车马的轮廓,体现了朴拙、粗犷的特点。

峨山庄汉画像石墓封土高大,石棺石料应是从东北15公里的福山县(今福山区)运来的。可知,墓主人非普通人物。

特产


峨山庄村是栖霞苹果的发源地。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以前,栖霞果树多为零星栽植,没有苹果树。清同治六年(1866年),峨山庄农民王中富从福山引种秋花皮苹果12株,为县内栽植苹果之始,此后60年时间,以峨山庄村为中心,向全县四周扩散。1926年,原连家庄乡开始栽植青香蕉、秋花皮、老红玉苹果。1929年,苹果栽植发展到松山乡、臧家庄镇。到1941年,全县所有乡镇均不同程度地栽植了各种品种的果树。其中苹果仅40亩、1000余株。1950年以后,政府鼓励农民发展果业。到2005年底,全县(市)苹果栽培面积达到30850公顷,产量达到102万吨,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之首。2002年9月,被国家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苹果之都”。

相关分词: 峨山 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