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社会转型模式研究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俄罗斯社会转型模式研究




图书名:俄罗斯社会转型模式研究


图书信息

作 者:赵定东 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5-1

版 次:1页 数:248字 数:190000印刷时间:2007-5-1开 本:纸 张:胶版纸印 次:I S B N:9787010062198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党派专制是苏联模式的重要体现形式,表现为一党专政、党的领袖权威绝对化,但与沙皇制相比,它打破了血缘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普通民众的利益和意志。总统专制始于苏联后期戈尔巴乔夫的创设,形成于1991年之后叶利钦执政时代,在近20年的运行过程中又体现出三种不同的含义,即戈尔巴乔夫时代的集体领导制、叶利钦时代的个人独权制和2000年后普京的个人魅力时代。三种不同的含义所导致的社会意义是决然不同的,特别是叶利钦时代的个人独权制导致了社会中间阶层的消失和利益集团构成的“寡头阶层”与大量普通民众所构成的平民阶层的严重对立。

俄罗斯的这次社会转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1985-1990年的孕育阶段、1991-1999年的全面私有化阶段和2000年以后的初步定型阶段。第一阶段也称戈尔巴乔夫执政阶段。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前苏共中央总书记,此后他以“公开性”与“新思维”作为前苏社会转型的指导纲领,结果使俄罗斯在政治体制上从苏联时期那种以一党执政、一党独存、党政融合、议行合一等为特征的传统政治模式向西方国家那种以总统设置、多党政治、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等为特征的政治模式转变。在社会层面上实现了俄罗斯从“无阶级”到有阶级的社会结构转变。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即“激进民主派”改革的前夜,“特权阶层”曾利用经济政策的松动开始私下瓜分国家财产,从此拉开了俄阶层分化的序幕。其阶层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俄新贵族阶层的形成与蜕化,在当时由一批官僚、掌权者构成,人数不多,只有二三百万人但却拥有大部分的财富,他们占了当时俄罗斯富人集团的80%。第二阶段是俄罗斯的全面私有化时期。在此期间,政治上总统与议会两大权力机关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后总统获胜,“苏维埃体制”宣告彻底终结。经济上俄政府大力推行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的私有化。俄罗斯私有化正式开始于1992年,迄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所谓的“小私有化”、“大私有化”和“个别私有化”阶段。综观整个9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其特点是社会的局部变迁(经济转轨)与整体变迁(社会转型)在方向上具有较大的不一致性。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不仅要在经济体制上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所有制结构上用私有制取代过去的公有制,而且要在政治体制上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走向西方的资本主义。而“休克疗法”的经济转轨则将原有制度的信息存量全部摧毁,原有的社会整合机制在激进的变革中也消耗待尽,社会分化加速,社会非稳定因素剧增,而与此同时新的社会整合机制还未建立起来。特别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仍制约着其社会转型,如贫困阶层的问题,仅1996年低于贫困线收入的人口达53.3%,其中赤贫达20.4%。普京时代是俄罗斯人民和学界都赋予极大期望的一个社会转型阶段。整个90年代社会转型引起的危机和动荡消耗了大量的国力资源,经济严重衰退,GDP下降了50%以上,投资减少了80%,居民实际收入下降了43%,实际工资收入下降60%,退休金下降45%。阶层剧烈分化和大量贫困群体的存在使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彰显。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民众的心态开始趋于一致:人心思定。普京不负众望通过“削藩”以强化中央集权制、打击寡头以稳定经济、镇压分离运动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在社会层面上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社会团结”的社会整合思想以及发挥了社会保障的安全阀效用,其社会转型也略见起色和初步定型。

作者简介


赵定东,男,湖北当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曾有10年的从军经历,在军队工作期间先后2次获得新疆军区先进个人称号,立三等功2次,8次获得各种嘉奖。曾担任中国与苏联(后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边界谈判小组主要翻译。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俄语系,硕士和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社会学系。自2001年重新回归学术研究以来至2006年底,在《社会》、《人口研究》等全国

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4篇,数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摘。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课题1项。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利益关系:当代社会转型研究凸显的真问题

第一节 利益关系研究:社会学分析史中历史与现实间的走向

第二节 利益关系研究对于社会转型模式比较分析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第三节 比较研究方法及其内核

第四节 市场渗透中的利益关系:本书的研究理路及框架

第二章 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与社会转型模式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题与困境

第二节 发展理论研究及其解释力度

第三节 社会转型理论的研究维度

第四节 利益关系协调:社会转型模式的实质内涵

第三章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态轨迹

第一节 制度学派的主要观点及于俄罗斯社会转型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剑指一统:罗斯受洗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中央集权制:挡不住的诱惑

第四节 欧化与专制: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五节 农奴制的覆灭:1861年的光辉

第四章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现状与利益分化

第一节 学界的研究考察

第二节 十月革命与苏联模式:必须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利益分化: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程分析

第四节 利益的再整合: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现状与趋势

第五章 阶层聚变与俄罗斯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的失灵

第一节 唯理与唯实:西方学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分野

第二节 1980年代以前的俄罗斯社会结构

第三节 阶层骤变与俄罗斯社会结构转型

第六章 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理论及立论基础析论

第七章 转型时期俄罗斯与东欧国家失业状况及治理

第八章 俄罗斯中产阶层的形成及与中国的比较

第九章 俄罗斯职业结构变迁及与中国的比较

第十章 俄罗斯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

结语 俄罗斯“突变性”社会转型模式的特点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