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虫病小儿囊虫病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儿科虫病小儿囊虫病




概述


囊虫病是由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组织引起的疾病。侵犯脑部最常见,其他可寄生于皮下组织、肌肉及眼部等。绦虫病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感染方式有内源性、外源性自身感染和异体感染,青壮年发病率高。属中医“虫证”、“痫证”等范畴。

简介


人体不仅是牛肉绦虫和猪肉绦虫的终宿主,还是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猪肉绦虫的受精卵被人吞下后,卵内的幼虫(六钩蚴)穿过肠壁,移行到肠道外的不同部位(如脑、眼、肌肉、皮下等)发育成囊尾蚴而引起囊虫病(cysticerosis)。

临床表现


根据寄生的部位而异。

1.脑囊虫病。

(1)癫痫型:最常见,反复发作各种类型癫痫。

(2)脑膜炎型:具有急性、亚急性脑膜刺激症,发热等症。

(3)颅内压增高型:具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特征。

(4)痴呆型: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及精神异常。

(5)脊髓型:表现为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等。

2.皮下组织及肌肉囊虫病

可于皮下触及圆形或椭圆形囊虫结节。

3.眼囊虫病

可出现视力减退。

诊断


1.有肠绦虫病史,或粪便中发现绦虫卵或节片。

2.出现癫痫、颅内高压、精神障碍三大症状,或同时伴有视力障碍,皮下结节。

3.免疫学检查: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者有助诊断。

4.脑CT检查有助诊断。

5.皮下结节活组织检查可见囊尾蚴头节。

6.脑囊虫病应注意与原发性癫痫、结核性或隐球菌性脑膜炎相鉴别。

治疗


(1)病原治疗:吡喹酮,脑囊虫病总剂量180mg/kg,分3~4次口服;皮肤肌肉囊虫病总剂量120mg/kg,分3—4次口服。阿苯达唑,每次10mg/kg,每日2次,10日为1疗程,间隔2周再服第二疗程,一般2~3个疗程。

(2)手术治疗。

预防


囊虫病绝大多数是猪条虫病的自体感染,或进食猪条虫卵污染的水和食物引起感染的。因此,忌吃生肉或半生不熟的“米猪肉”,讲究饮食卫生与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囊虫病杀虫治疗时易诱发高热、头痛、抽搐、脑水肿与癫痫发作,危险性大,故宜住院治疗。囊虫病眼型和脑室型在比奎酮治疗前应选择性作手术治疗,否则会加重病情,引起失眠或颅内高压。比奎酮是治疗各型囊虫病的有效药物,服药后虫体多于4周内死亡。但比奎酮通过血脑屏障差,治疗脑囊虫病时,需多个疗程治疗,直至虫体在CT/MR观察下全数死亡,预防病情反复。

论文


研究小儿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22例小儿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惊厥型14例,头痛型4例,脑炎型3例,混合型1例。头颅CT检查均有异常发现,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阳性为10例,血液抗体检查阳性为15例,抗原阳性为12例。治疗用方案1:吡喹酮及强的松口服,6d为1疗程;方案2:丙硫咪唑及强的松口服,10d为1个疗程。全部病例均用3~4个疗程。有效率100%,均未观察到副反应。结论头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及免疫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吡喹酮、丙硫咪唑对小儿脑囊虫病的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关分词: 儿科 虫病 小儿 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