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菲律宾


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简称菲律宾(当地华侨或称作菲律滨),位于亚洲东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宾群岛(7107个岛屿)所组成的国家。19世纪末菲律宾经历了对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美菲战争之后,成为美国殖民地。二战期间菲律宾为日本所占领,战后获得独立。美国在菲律宾留下了英语的主导地位以及对西方文化的认同。菲律宾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但贫富差距很大。独立至今,菲律宾曾经历数次经济快速成长。然而政局时常动荡,社会的不安定已成为阻碍其继续发展的一大因素。

中文名称:菲律宾共和国

英文名称: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简称:菲律宾

所属洲:亚洲

首都:马尼拉

主要城市:马尼拉,奎松城,宿务

国庆日:1946年7月4日

国歌:《菲律宾民族进行曲》

国家代码:PH

官方语言:菲律宾语、英语

货币:菲律宾比索

时区:UTC+8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

人口数量:94,013,200(2010年)

主要民族:他加禄人,宿务人,伊洛戈人等

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等

国土面积:299,764平方公里

GDP总计:1,887.19亿美元(2010年)

国际电话区号:+63

国际域名缩写:.ph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简介


菲律宾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位于亚洲东南部,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是一个群岛国家,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这些岛屿像一颗颗闪烁的明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西太平洋的万顷碧波之中,菲律宾也因此拥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誉。该共和国分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三大部分,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主要成员国,也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24成员国之一。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建立之时,菲律宾也是其中参与国家。菲律宾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构成,北部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7℃。菲律宾在二战后的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与日本、缅甸同属亚洲最富国之一;目前是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

国籍英文称法】Filipino(s)

【名胜】罗哈斯滨海大道、巴纳韦高山梯田、塔尔湖

【面积】28万平方公里

【人口】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及外来后裔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人口9220万。

同北京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

国际电话码63

【重要节日】

巴丹日(纪念二战阵亡战士):4月9日;英雄节(纪念国父黎刹殉难):12月31日;

独立日 (独立日)4月4日 国庆节 7月4日

基督教主要节日(如圣诞节等)。

【货币】

货币:菲律宾比索 辅币名称:

东南亚岛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其中2,400个岛有名称,1,000多个岛有居民。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岛上山峦重叠,三分之二以上岛屿是丘陵、山地及高原。多火山,全国有52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1座;地震频繁。除吕宋岛中西部和东南部外,平原均狭小。海岸线曲折,长约18,533公里,多优良港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热带云团影响,高温多雨,湿度大,夏秋季多台风。月平均气温24-28℃,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4,500毫米。森林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以上。主要矿藏有铁、铬、锰、金和铜等。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主要作物有椰子、甘蔗、蕉麻、烟草、香蕉、菠萝、芒果、稻、玉米等。稻田三分之一以上集中在吕宋中央平原。工业有食品、采矿、纺织、冶炼、汽车装配和化学等。刺绣工艺著名。椰干和椰油输出占世界首位,香蕉、芒果、木材、铁、铬等在世界市场上也较重要。进口粮食、石油制品、机器、纺织、金属制品等工业均不发达。

公元三世纪左右,同中国友好往来。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此后,自由党和国民党轮流执政。1965年马科斯就任二战后第六任总统,并三次连任。1983年8月,反对党领导人贝尼格诺阿基诺被谋杀,导致政局动荡。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贝尼格诺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出任总统。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达先后按宪制当选总统。1996年9月2日,菲政府与最大的反政府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南部长达24年的战乱局面。

2001年1月,埃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继任总统。

【衣着】

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宾前,菲律宾人穿用棉纱、麻纤维制成的衣服。男人穿的上衣称“康岗”,无领、短袖,下身用一条叫“巴哈”的布裹着腹部,上衣下摆略低于腰。衣服的颜色多为蓝色或黑色,只有尊长着红色的衣服。现在菲律宾人的服装变化很大,西装在中上层人士中广泛流行,而老百姓的衣着则比较简单。男子上身穿衬衣,喜用白色,下身穿西装裤;女子喜欢穿无领连衣裙。大部分青年着西式皮鞋,老年人仍穿用木头、麻或草做成的拖鞋。

菲律宾穆斯林男子着短外衣和宽大的长裤,围一条“沙隆”(一种花围裙)作为腰带。到麦加朝圣过的信徒头上围一条白色头巾或戴一顶白帽子。妇女穿紧身的短袖背心,钉上两层金属纽扣,穿紧脚口的宽大裤子,或穿裙子。妇女象马来人一样结发型,有时裹着颜色鲜艳的头巾,他们戴手镯、项链和耳环。

少数民族的穿戴各不相同。如伊富高人男子往往上身袒露,下身围一条T形花布;女子穿着类似裙子,颜色鲜艳。丁冈人衣服极为简单,男子普遍仅在腹部围一块布,有的也穿前襟分开的上衣;女子穿短上衣,用布缠绕腹部,矮黑人的服装最为原始,男女均用布或树叶围于腰间。

【饮食】

菲律宾人的主食是大米、玉米。农民在煮饭前才舂米。米饭是放在瓦缸或竹筒里煮,用手抓饭进食。菲律宾人最喜欢吃的是椰子汁煮木薯、椰子汁煮饭,然后用香蕉叶包饭。玉米作为食物,先是晒干,磨成粉,然后做成各种食品。城市中上层人士大多吃西餐。菲律宾穆斯林人的主食是大米,有时也吃玉米和薯粉,佐以蔬菜和水果等。按照伊斯兰教教规,他们不吃猪肉,不喝烈性酒。他们和其他马来人一样喜欢吃鱼,不喝牛奶。烹调很简单,喜欢使用刺激性的调味品。进食时用手抓。咀嚼槟榔的习惯在菲律宾穆斯林人中非常流行。

【婚姻】

菲律宾各个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差异很大。一般菲律宾人多半是自由恋爱结婚。有抢婚一说,在广大农村则流行男青年弹吉他用歌声向他所倾心的姑娘求爱。在恋爱中,男子多赠女方以化妆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颜色则以白色和黑色为佳,茶色和红色乃属禁忌之色。结婚仪式均在教堂中举行。菲律宾穆斯林的婚姻由父母决定。男方须通过媒人向女方家庭提出求婚,并交付聘金。婚礼仪式由伊斯兰阿訇主持,并举行盛大宴会款待客人。菲律宾实行早婚制,少女十二三岁便被视为已达结婚年龄。

土著人的婚俗多种多样。居住在北吕宋高山地区的伊戈罗特人的婚姻主要有两种方式,父母主婚或自由试婚。一般来说,较富裕的家庭,为了使自己家庭的财产、地位不致旁落,在儿女幼时即由双方父母作主订婚。到了十四五岁时,便正式成婚,如果婚后一方表示不满意,只要女方尚未受孕,便随时可以分开,男女另找对象。不能生育的,也随时可以分开。由于这些民族认为结婚的最大目的就是生儿育女,因此,在青年男女正式结婚前,接连试婚好几次的现象屡见不鲜。巴交人允许多偶婚,堂兄弟姐妹则禁止通婚,如具有后一种关系的人要结婚,必须作一些“预防”措施和仪式,如将一些贵重物品丢入海中等。矮黑人的男子求婚,必须以弓箭射女子在远处安置的竹筒,如果没有射中,说明男子没有能力养活妻子,就难以达到求婚的目的。

另外在菲律宾的法律规定一个男子最多可以拥有四个妻子。

国名

菲律宾在很早以前,是以吕宋、麻逸、苏禄、胡洛等地的名称闻名的。1521年葡萄牙航海者麦哲伦奉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之命踏上这个群岛时,正好是天主教宗教节日,于是就为群岛起了一个有宗教意义的名称----圣拉哈鲁群岛。后来因为麦哲伦干涉岛上内争被当地人民杀戮,这个名称也就被人们遗忘了。1542年,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洛佩兹继麦哲伦之后第二个来到这个群岛。为了在亚洲炫耀西班牙帝国的“功绩”,便按照西班牙皇太子菲律普的名字,把群岛命名为菲律宾群岛。1898年6月份,菲律宾人民推翻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宣布要独立,将国名改为菲律宾共和国。1946年7月中甸,菲律宾又摆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国名仍称为“菲律宾共和国”。

国徽

菲律宾共和国的国徽呈盾形,盾形的下面有一条飘带,上面写着“菲律宾共和国”。盾形国徽的图案代表菲律宾的三个历史时期,即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美国殖民统治时期和菲律宾共和国时期。国徽的上方和中部代表菲律宾共和国时期,底色都是白色,上方有三个金黄色的五角星,代表菲律宾群岛的三大区域----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中部是有八道金黄色辐射线的太阳,表示阳光普照全国。国徽的左下方代表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蓝色的底面上绘有一只向左看的金黄色的美国秃头鹰,左爪握着橄榄枝,表示和平;右爪握着三支矛,表示随时准备战斗,以保卫和平。国徽的右下方代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红色的底面上绘有一只跃立的金黄色的狮子,这是采用当时西班牙王国国旗上的竞狮图形。

国旗

菲律宾共和国国旗是在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中制定的。上半部为蓝色,下半部为红色,左边为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央有一个金黄色的太阳,周围有八道长的光线和一些较短的光线;三角形的每个角落各有一颗黄色的五角星。蓝色代表和平、真理和正义;红色代表爱国心和勇敢;白色等边三角形代表平等。三角形里的太阳代表自由,表示阳光普照全国。八道光线代表1886年最先拿起武器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八个省,其余的光线代表其他各省。三颗星象征菲律宾群岛的三大区域----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

菲律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旗挂法不同,寓意不同的国家。和平时期,菲律宾国旗是蓝色条纹在上,代表和平、真理与正义;一旦进入战争之中,菲律宾国旗就会被倒挂,代表爱国与勇气的红色在上,这意味着人民需要拿起武器,捍卫和平。

国歌

菲律宾共和国的国歌是《菲律宾民族进行曲》。歌词作者为何塞帕尔马。1898年美国侵略军侵占马尼拉后,菲律宾人民在抗战派领袖阿马比尼和安卢纳将军的领导下继续英勇抗战。当时,何塞帕尔马在卢纳将军创办的《独立报》报社当记者,亲身经历了中吕宋激烈的抗美战争。他于1899年利用原菲律宾著名钢琴师和作曲家胡连菲利佩于1898年6月谱成的《马达洛菲律宾进行曲》的曲调,以西班牙文填词,成为菲律宾国歌。他创作的菲律宾国歌歌词,充满了反抗侵略,向往自由和热爱祖国的激情。

国服

【男子国服】

菲律宾男子的国服叫“巴隆他加禄” 衬衣。这是一种丝质紧身衬衣,长可及臀,领口如同一般可以扎领带的衬衫,长袖,袖口如同西服上装。前领口直到下襟两侧,都有抽丝镂空图案,花纹各异,颇为大方。据说,在西班牙人统治时期,为了便于从远处区别西班牙人和菲律宾人,殖民者下令所有菲律宾人必须把衬衣穿在外面,不许把衬衣下摆扎在裤内。后来,菲律宾人开始在衬衣上刺绣各种图案,以此表示菲律宾人的自豪。50年代初,这种服装被正式推为菲律宾男子的国服,成为外交场合,庆祝活动和宴会的正式礼服。

女子国服

菲律宾女子的国服叫“特尔诺”。这是一种圆领短袖连衣裙。由于它两袖挺直,两边高出肩稍许,宛如蝴蝶展翅,所以也叫“蝴蝶服”。这种服装结合了许多西欧国家,特别是西班牙妇女服装的特点,并经过三四百年的沿革,而成为菲律宾妇女的国服。

国花

菲律宾国花是被称为“桑巴吉塔”的茉莉花。这是一种灌木类植物,一般高一米多,花色洁白、香味浓郁,有单瓣和双瓣两种。据说,古代菲律宾男子向她心爱的姑娘求婚时,一般都赠送茉莉花花环。如果姑娘将花环挂在脖子上,就意味着接受了他的爱。然后,他们在月光下用他加禄语誓约:“桑巴吉塔”(我答应永远爱你)。因此,茉莉花在菲律宾又称之为“誓爱花”。

“桑巴吉塔”是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象征。菲律宾青年常常将它作为献给爱人的礼物,向对方表达“坚贞于爱情的心声”。每到鲜花盛开的5月,姑娘们都佩带上茉莉花环,唱起赞歌,互相祝愿。在国际交往中,菲律宾人也常把茉莉花环献给外国贵宾,以表示纯真的友谊。

国树

菲律宾的国树是纳拉树,它是紫檀木的一种。这种树高大挺拔,终年常绿,迎着太阳开放出金光灿烂的花朵。木质坚硬细致,是制作高级家具和乐器的良好材料。纳拉树的树皮在受伤时会渗出一种猩红色的液体。菲律宾人说,这象征自己民族血管里流动着的,而又随时准备为捍卫独立洒在祖国大地上的鲜血。这种树可作为染料和制药原料。菲律宾人民选择纳拉树作为国树,以象征本民族坚强不屈,乐于献身的高尚品质。

国果

香飘遐迩、名闻世界的水果----芒果,是菲律宾的国果,它形呈椭圆,甜中带有微酸,味道有点儿象桃子。成熟后呈黄色,异香扑鼻。芒果是菲律宾人民最喜欢的热带水果。

人口

菲律宾目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20个国家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2010年底菲律宾人口数量达9,401万。菲律宾人口委员会执行主任托马斯欧西亚斯说,菲律宾每年出生大约200万人,今年底全国总人口将达到9,580万人,人口增长率约2.04%,与1.04%的理想增长率相差甚远。在菲律宾,一对夫妻生育三、五个孩子相当平常,在商场里常能看到一对夫妇拖着一大群孩子逛街的情景。而未婚生育、低龄生育的现象也不罕见。在记者认识的朋友中,有一位当地记者,30多岁就已当上了外公;一位20多岁的司机已有4个孩子,据称他16岁时和女友生下头胎,等18岁结婚时已生下两个孩子,但记者问会不会再生,这位司机朋友带着苦笑回答,不生了,“四个已经太多了”。

2009年,世界银行曾发表报告预计2015年菲律宾人口将增至1亿。但欧西亚斯强调,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2014年菲律宾全国人口就将突破1亿。

地理


政区

全国划分为吕宋、米沙鄢(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截至2011年9月,全国设有15个大区(国家首都区、伊罗戈斯区、卡加延河谷区、中央吕宋区、甲拉巴松区、民马罗巴区、比科尔区、西米沙鄢区、中米沙鄢区、东米沙鄢、西棉兰老区、北棉兰老区、南棉兰老区、中棉兰老区、卡拉加区)及科迪勒拉行政区和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下设79个省和117个市。

菲律宾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构成。多活火山,地震频繁。棉兰老岛的阿波火山是菲律宾最高的山峰,吕宋岛的马荣火山是菲律宾最大的活火山,同时也是世界最小的活火山。主要河流有棉兰老河、卡加延河,贝湖是全国最大湖泊。

菲律宾北部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雨、多台风。

菲律宾海岸线长18,533公里,多天然良港,森林占总面积40%以上,矿藏有金、银、铬、铜、锰、铁等。

地貌

菲律宾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是东南亚岛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其中2,400个岛有名称,1,000多个岛有居民。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岛上山峦重叠,三分之二以上岛屿是丘陵、山地及高原。多火山,全国有52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1座;地震频繁。除吕宋岛中西部和东南部外,平原均狭小。海岸线曲折,长约18,533公里,多优良港湾。

气候

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米沙鄙群岛以北多台风。月平均气温24-28℃,年雨量2,000-3,500毫米。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森林茂密,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以上。

每年三月到五月的天气炎热和干燥。六月到十月是雨季,十二月到二月之间,天气凉爽,平均温度:百分之78华氏/摄氏25度至华氏90度摄氏28度。全年平均湿度约77%。由於受到季风及复杂地形的影响,即使是同一岛上,依区域别也有气候上的差异。例如吕宋岛或民答那峨岛东部等,靠近太平洋,就没有所谓的干季,每年11—1月雨量特别多,而吕宋岛或巴拉望岛等菲律宾西部地区则很明显地划分为干季(11—4月)及雨季(5—10月)两季。凉季为12—2月,气温稍低,较为舒爽,雨量也少,是旅行的最好季节。12月圣诞节、4月复活节期间国内人潮涌动,自助游交通不是很方便。但是如果你想感受文化氛围,最好在1月、5月、12月前往,此时节庆较多。5月中旬至12月中旬是台风季节;7、8月是雨量最多的月份。

历史地理

菲律宾在很早以前,是以吕宋、麻逸、苏禄、胡洛等地的名称闻名的。公元三世纪左右,同中国友好往来。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

早在唐朝时期中国人就与菲律宾各地有贸易往来,在菲律宾当地,考古发掘甚至发现有日期在3世纪的中国

瓷器。

1390年,米南加保人(Minangkabau)建立了苏禄苏丹国,他们是在13世纪以来从苏门答腊岛移民而来。 1450年,阿拉伯商人赛义德艾布伯克尔在菲律宾南部建立了伊斯兰政权。

1521年,麦哲伦探险队于地理大发现首次环球航海时抵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

1565年,宿雾岛为来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所占领,此即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的开始。菲律宾之名,乃自当代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而来。

1898年,爆发美西战争;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尔后西班牙战败,签署“巴黎和约”,美国接收菲律宾,改由美国统治。(为美属菲律宾领地)。

1935年3月24日,菲律宾建立菲律宾自治邦;二战期间为日本所据(1942年-1945年),日本占领菲律宾后建立傀儡政权(菲律宾第二共和国)。

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

1946年7月4日,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此后,自由党和国民党轮流执政。

1946年7月4日,获得完全独立。

1965年马科斯就任二战后第六任总统,并三次连任。

1971年,斐迪南马科斯成功连任,同年取消总统任期只有两届的限制;未久即宣布戒严,开始独裁统治。

1983年8月,反对党领导人贝尼格诺阿基诺被谋杀,导致政局动荡

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贝尼格诺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出任总统。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达先后按宪制当选总统。

1992年,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胜选,科拉松阿基诺和平转移政权。

1998年5月,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当选总统。

2001年1月,埃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夫人继任。

2010年6月9日,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

2010年6月30日,菲律宾当选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在首都马尼拉宣誓就职,成为菲律宾第15任总统。

资源地理

主要矿产有铁、铬、锰、金和铜等。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主要作物有椰子、甘蔗、蕉麻、烟草、香蕉、菠萝、杧果、稻、玉米等。稻田三分之一以上集中在吕宋中央平原。工业有食品、采矿、纺织、冶炼、汽车装配和化学等。刺绣工艺著名。椰干和椰油输出占世界首位,香蕉、芒果、木材、铁、铬等在世界市场上也较重要。进口粮食、石油制品、机器、纺织、金属制品等。

森林面积1,585万公顷,覆盖率达53%。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海水、淡水渔场面积2,080平方公里。

政治


政体

阿罗约总统执政以来,致力于消除贫困,发展经济。政府出台多项措施,推动国内和平进程,打击恐怖主义、整顿社会治安,旨在重建社会稳定与秩序。

2004年是大选年,国内局势复杂因素较多。1月,“新人民军”多次向政府军发动武装袭击。军方宣布全国军队处于警戒状态。5月,菲全国大选在总体平和有序的气氛中进行。6月,国会两院宣布执政联盟候选人胜选。7月,国会选举。8月,阿罗约总统宣布菲处于“财政危机”。11月,阿罗约总统发表声明,菲已摆脱财政危机。阿罗约连任后,将工作重点转向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促进民族和解等方面,加强了执政地位,顺利完成了内阁改组。

在推进国内和平进程方面,政府与各反政府武装进行多轮和谈,同时加大打击恐怖主义力度。菲穆斯林领导人重申对阿呼吁国家团结、民族和解的支持。国内政局总体继续保持稳定。

宪法

独立后共颁布过三部宪法。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过,由阿基诺总统于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该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体;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总统无权实施戒严法,无权解散国会,不得任意拘捕反对派;禁止军人干预政治;保障人权,取缔个人独裁统治;进行土地改革。

议会

称国会。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由24名议员组成,由全国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三年改选1/2,可连任两届。众议院由250名议员组成,其中200名由各省、市按人口比例分配,从全国各选区选出;25名由参选获胜政党委派,另外25名由总统任命。众议员任期3年,可连任三届。本届国会于2004年7月选举产生。德里隆(Franklin M. DRILON)和德贝内西亚(Jose de VENECIA Jr.)继上届后再次当选参、众议长。

政府

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本届内阁于2004年8月组成,此后略有调整。目前,内阁成员24名:副总统诺利德卡斯特罗(Noli de CASTRO),文官长埃杜阿多埃米尔塔(Eduardo ERMITA),外交部长阿尔韦托罗慕洛(Alberto ROMULO),财政部长凯撒普里斯马(Cesar V. PURISIMA),司法部长劳尔冈萨雷斯(Raul GONZALES),农业部长黄严辉(Arthur C. YAP),国防部长阿维利诺克鲁兹(Avelino CRUZ),贸易与工业部长胡安圣托斯(Juan V. SANTOS),公共工程与公路部长弗洛伦特索里奎兹(Florante SORIQUEZ),教育文化与体育部长佛罗伦西奥阿巴德(Florencio ABAD),劳工与就业部长帕特里莎桑托托马斯(Patricia Santo THOMAS),社会经济计划部长罗慕洛奈利(Romulo NERI),卫生部长曼努埃尔戴里特(Manuel M. DAYRIT),土地改革部长莱纳维拉(Rene VILLA),内务与地方政务部长安吉洛雷耶斯(Angelo REYES),环境与自然资源部长米歇尔迪范瑟(Michael DEFENSOR),交通与通讯部长雷恩德洛门多萨(Leandro R. MENDOZA),社会福利部长科拉松索利曼(Corazon Juliano N. SOLIMAN),预算与管理部长艾米利亚本科丁(Emilia BONCODIN),科技部长埃斯特莱拉阿拉巴斯特罗(Estrella ALABASTRO),旅游部长约瑟夫杜兰诺(Joseph Ace DURANO),能源部长拉斐尔洛提拉(Raphael P. M. LOTILLA),新闻部长伊格纳西奥布涅(Ignacia "Toting" BUNYE)。

司法

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和14名陪审法官组成,均由总统任命,拥有最高司法权;下设上诉法院、地方法院和市镇法院。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希拉里奥戴维德(Hilario G. DAVIDE Jr.)。检察工作由司法部检察长办公室负责,总检察长里卡多加维斯(Ricardo GALVEZ)。

政党

有大小政党100余个,大多数为地方性小党。主要政党有:

(1)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LAKAS-CMD):执政党,也是最大政党,系前总统拉莫斯于1991年底创立,由人民力量党、全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菲律宾穆斯林民主联盟、团结党等整合而成。主张实行两党制,通过修宪扩大地方政府权力,改革选举制度,将总统任期六年一届修改为四年一届,可连任两届;主张通过谈判实现民族和解,促进社会稳定。经济上重视农业发展,增加就业,扶助贫困,加快私有化进程;倡导经济外交,奉行开放政策。1992年该党在大选中获胜,成为执政党。1998年大选中败于菲律宾民众奋斗党联盟。2001年阿罗约就任总统后,该党成为执政联盟的核心。2002年10月,该党针对2004年大选,对执政联盟进行再次整合改组。该党全国主席是阿罗约总统,总裁是众议长德贝内西亚。

(2)民族主义人民联盟(NPC-Nationalist People''s Coalition),是前总统埃斯特拉达的执政党联盟-民众奋斗党(LAMP)成员之一。2000年10月,埃被弹劾后,该党成为独立党派。现为众议院第二大党。该党支持修改宪法。为防止总统权力过大,主张实行议会制政体及实行两党制,支持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该党总裁是前众议员圣胡安(Frisco F. SAN JUAN)。

(3)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简称摩解):南部穆斯林武装组织。1968年创立,旨在棉兰老地区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1987年南部各省举行公投,建立由棉兰老岛四省组成的"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ARMM),密苏阿里任主席。1996年,政府与摩解达成和平协议。2001年,密苏阿里与阿罗约政府发生利益冲突,其支持者于11月在霍洛岛发动武装叛乱。政府迅速平叛,宣布密犯有叛乱罪。摩解另一派系的领导人胡安任该党主席。密潜逃至马来西亚沙巴,被马政府逮捕并于2002年1月引渡回菲。

(4)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简称摩伊解):菲最大的穆斯林反政府组织。现有武装力量12500人,主要活跃在棉兰老岛。1978年,以哈希姆萨拉马(Hashim SALAMAT)为首的强硬派从摩解脱离后建立。2003年萨马拉特去世后,穆拉特(Al Haj Ebrahim MURAD)任主席。主张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坚持武装斗争。摩伊解与政府虽多次签署停火协议,但均未能得到有效执行。2000年4月摩伊解与政府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摩伊解的营地被政府军全部攻占,其武装力量溃散后,继续以小股武装袭击政府军和民用设施。自2001年开始,阿罗约政府与摩伊解重开和谈,并曾签署停火协议与和平协议,但双方武装冲突仍时有发生。2003年,南部地区发生多起恐怖爆炸案件,政府认为是摩伊解所为,宣布通缉其主要领导人,威胁要将摩伊解列为恐怖组织。此后,在马来西亚协调下,双方进行多次非正式会谈,迄无明显进展。

(5)菲律宾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成立于1930年,1967年发生分裂。1968年,在何塞西逊(Jose SISON)主持下进行改组重建,此后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中期党员达到3万多人。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和建立统一战线,夺取国家政权。1969年,菲共在中吕宋建立新人民军,开展武装斗争。新人民军现有1.1万人。菲政府自1993年起与菲共举行和谈,使菲共成为合法政党。双方时谈时战,迄未达成实质性和平协议。"911事件"后,菲政府对新人民军采取了强硬措施,包括军事打击。2002年,菲政府将新人民军宣布为恐怖组织,并促使美国和欧盟也将新人民军列为国际恐怖组织,冻结其海外资产。菲共与政府关系破裂,双方和谈停顿。2003年底,菲政府与菲共领导的全国民主阵线在挪威奥斯陆进行两次非正式接触,并于2004年2月重启和谈。菲共提出希望菲政府敦促美政府将其从恐怖组织中除名。美方明确拒绝,并要求菲共先承诺停止一切恐怖活动。

其它政党有自由党(Liberal Party)、民主行动党(Aksyon Demokratiko)、地方发展优先党(Promdi-Probinsiya Muna Development lnitiative)、改革党(Reporma)、民主战斗党(LDP-Lanban ng Demokratikong Pilipino)、民族党(Nationalista Party)等。

政要

阿基诺三世,菲律宾政治人物。他出身于政治世家—阿基诺家族,是已故前总统阿基诺夫人的独子。1998年步入政坛,当选菲律宾国会众议员,2001年和2004年成功连任。2006年3月起任菲律宾自由党副主席,2007年5月,阿基诺三世在菲律宾国会中期选举中当选参议员。2010年5月10日,菲律宾举行总统选举。6月9日,菲律宾国会参众两院召开联席会议,宣布自由党候选人阿基诺三世以高票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6月30日,阿基诺在马尼拉市黎刹公园基里诺检阅台正式宣誓就职,成为菲律宾第15任总统。2011年8月30日,阿基诺三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经济


国力

菲律宾在二战后的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与日本、缅甸同属亚洲最富国之一;目前是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2004年,菲律宾被世界银行依购买力平价列为第37大经济体。

菲律宾的产经结构以农业及工业为主,尤其着重于食品加工、纺织成衣以及电子、汽车组件等轻工业。大部分的工业集中于马尼拉大都会的市郊。此外,宿雾大都会近来也成为吸引外国及本地投资的另一个地点。菲律宾的矿业有很大的潜力,拥有大量储备的铬铁矿、镍及铜。近来在帕拉湾外岛发现的天然气,也是菲律宾丰富的地热、水力及煤炭等能源储备的一部分。

菲律宾所得大约为1455美元(2007年),为发展中国家,但贫富差距很大;首都马尼拉为国际第24大购买力城市。

出口导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同时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982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此后受西方经济衰退和自身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发展明显放缓。90年代初,拉莫斯政府采取一系列振兴经济措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菲冲击不大,但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阿罗约总统执政后,将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作为施政核心,加大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内需和出口,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但由于菲财政赤字攀升,债务负担沉重,失业和贫困问题严重,市场对菲经济前景依然信心不足。2004年,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加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经济取得6.1%的增长,但财政状况未能改善。8月,阿罗约宣布政府处于"财政危机",加强增收节支和改革力度。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2010年):1,887.19亿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GNP (2010年):2,161.44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2,007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10年):2,299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10):7.3%

货币名称:比索(Peso)

汇率(2010年):1美元=45.11比索

通货膨胀率(2010年):3.8%

失业率(2010年):7.3%

工业

 1998 1999 2000

铜(万吨) 177.9 151.2 129.8

黄金(千公斤) 34.0 31.1 36.5

银(千公斤) 18.2 18.2 23.6

镍(万吨) 814.3 959.9 1023.4

农林渔业

农林渔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从业人口占总劳力的37%。2004年农林渔业产值约为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单位:万吨)(资料来源:菲律宾国家统计办公室):

 2000 2001 2002 2003

稻谷 1238.9 1295.4 1327.1 1350.0

玉米 451.1 452.5 431.9 461.6

甘蔗 2351.9 2854.1 2720.3 2938.1

椰子 1249.9 1320.8 1368.3 1412.2

香蕉 493.0 506.0 526.5 536.9

木薯 176.6 165.2 162.6 162.2

服务业

菲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2003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旅游业收入16.4亿美元,并创造380万个就业机会。主要旅游点有:百胜滩、蓝色港湾、碧瑶市、马荣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对外贸易

与150个国家有贸易关系。近年来,菲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非传统出口商品如成衣、电子产品、工艺品、家具、化肥等的出口额,已赶超矿产、原材料等传统商品出口额。近几年贸易额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总 额 688.19 617.00 685.37 731.98 838

出口额 380.77 321.50 350.66 357.50 387

进口额 307.42 295.50 334.71 374.48  451

差 额 73.35 26.00 15.95 -16.97 -64 2004年主要出口产品为半导体、电动机械、铜棒(条)、精制糖、传送设备等;主要进口产品为电动机械、饲料、纺织品等。其中,电子产品出口依然强劲,占出口商品的50%以上。主要贸易伙伴是美、日、新加坡、中国及中国台湾、香港等。

外国资本

据菲投资署统计,2004年菲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为367.2亿比索,约合6.8亿美元。日本、中国台湾、美国、德国位居前四位。主要投资领域为制造业和矿业。

外国援助

外援主要来自日、美、西欧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每年外国承诺予于菲律宾各项援助大约20亿美元。

人民生活

2003年,家庭平均收入14.9万比索(约2750美元)。2004年失业率为11.8%。近些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慢,贫富不均现象惨重,贫困的家庭比率为25%。以2000年为基准,2003年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13.8,2004年为120.6。据2003年统计,人均寿命70岁,人口出生率2.57%,死亡率0.51%。

财政金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收入 5057 5637 5660 6266 6983

支出 6418 7107 7787 8265 8844

差额  -1361 -1470 -2127  -1999 -1861 截至2004年底,政府债务678亿美元,外债总额556亿美元,其中短期债务占11.8%。截至2004年12月,外汇储备160.52亿美元。

主要银行有:首都银行,资产额100亿美元;商业银行,资产额80亿美元。

军事


军力

1901年建立保安队。1936年以保安队为基础建立国际陆军。1946年以陆军为基础建立国防军队,分海、陆、空 和保安军四个军种。1950年4月19日正式改称菲律宾武装部队,并将3月22日(1897年菲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成立革命政府的日期)定为建军节。

军队

菲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预备役和准军事部队组成,其中正规军总兵力10.9万人。现役陆军6.6万人,编成8个步兵师、23个步兵旅、8个炮兵营、1个装甲旅、5个特种作战旅、1个总统卫队。海军2.6万人,编成1个作战舰队司令部、6个海区司令部和4个海军陆战旅。空军1.7万人,编成3个空军师、9个飞行联队、7个勤务保障联队。

总统是最高统帅。武装部队司令部为三军最高指挥机构,总参谋长是最高军事指挥官。国防部是三军行政管理机构。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三年以上。

国家警察部队于1991年1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内务与地方政府部。总兵力9.55万人,是仅次于菲武装部队的准军事力量,在各地区、省、县、市、镇均设有国警指挥部和警察局。

军费

2004年军费预算425亿比索。1995年2月16日,参议院通过一项推动武装部队现代化的法案。该法案决定在今后10年里增拨500亿比索,用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2009年国防预算700亿比索。1995年2月16日,参议院(国务院)通过一项推动武装部队现代化的法案。该法案决定在今后10年里增拨500亿比索,用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2007年1月,阿罗约总统批准军方100亿比索采购计划,用于支持菲军队现代化。

文教


语言

塔加洛语(塔加洛语:Tagalog),或译为“他加洛语”、“他加禄语”,在语言分类上是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波里尼西亚语族,主要被使用于菲律宾。被当成是菲律宾国语及官方语言之一的所谓“菲律宾语”(Filipino),正是以塔加洛语作为主体而发展出来的。

根据菲律宾政府2000年所进行的人口普查资料,在总数为76,332,470的菲律宾人当中,有21,485,927人是以塔加洛语作为母语的。此外,还有将近5,000万的其他菲律宾人,则是以塔加洛语作为第二语言。在菲律宾将近170种的本土语言中,塔加洛语是唯一具有官方语言地位的一个语言。

在菲律宾的华人有很多,马尼拉也建立了中国城。在菲律宾大型超市、商场基本上都是华人开的。在菲律宾最大的商场是SM商场,由华人创建(施至成),菲律宾有城市的地方就有SM商场,而被认为城市的象征就是有一个SM商场。 当地华人在菲律宾属于比较富裕的。当地华人使自己富裕的同时也让菲律宾人生活更加美好。菲律宾当地的制造业落后,大部分菲律宾人使用的电器都是中国出口过去的。但是中国制造的在菲律宾心中并不是有好的印象。普遍觉得质量不好,但是因为便宜大部分人又都买中国产品。当地华人在菲律宾的经济地位是无可比拟的,甚至有菲律宾人自嘲说我们被西班牙人占领了400年,接着是日本,后来是美国,现在是中国。

教育

宪法规定,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政府重视教育,鼓励私人办学,为私立学校提供长期低利息贷款,并免征财产税。2004年教育预算为1,109亿比索。初、中等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全国共有小学39,312所,小学生入学率达97%。共有中学7128所,中学入学率65%。高等教育主要由私人控制。全国共有高等教育机构1403所,在校生共200多万人,年毕业生约50万人。著名高等院校有菲律宾大学、德拉刹大学、阿特尼奥大学、东方大学、远东大学、圣托玛斯大学等。

新闻出版

主要英文日报:《马尼拉公报》、《菲律宾星报》、《菲律宾询问日报》、《自由报》、《马尼拉时报》、《马尼拉纪事报》。

菲文日报:《消息报》、《菲律宾快报》。

华文日报:《世界日报》、《商报》、《菲华时报》、《菲律宾华报》、《联合日报》和《环球日报》等。

菲律宾通讯社: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73年3月1日。与中国、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巴基斯坦及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建有新闻交换关系,与美联社、路透社均有工作联系。

新闻组织有全国新闻记者俱乐部、新闻摄影家协会、出版者协会等。全国有257家出版机构。

全国有629家广播电台,137家电视台,其中广播局和人民电视台属官方性质,其余均为私人所有。菲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语、他加禄语和华语。主要的电视台有:GMA、ABS-CBN、ABC、STUDIO23、NET25、QTV和PBO等。

外交


宣称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平衡、平等、互利、互敬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对外政策的三大目标是:确保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菲海外公民权益。系美国在东南亚的盟国,重视发展同中国和日本的关系,积极推动东盟内部合作,发展同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关系。大力推行经济外交,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截至2004年底,已同126个国家建交。

中菲关系

1、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中国同菲律宾于1975年6月9日建交。建交36年多以来,中菲关系总体发展顺利,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各领域合作成效显著。

建交以来,中菲高层互访不断。马科斯总统(1975年6月)、阿基诺总统(1988年4月)、拉莫斯总统(1993年4月)、阿罗约副总统(2000年3月)、埃斯特拉达总统(2000年5月)、阿罗约总统(2001年11月、2004年9月)、阿基诺三世总统(2011年8月)等先后访华。李鹏总理(1990年12月)、乔石委员长(1993年8月)、江泽民主席(1996年11月)、朱镕基总理(1999年11月)、李鹏委员长(2002年9月)、吴邦国委员长(2003年8月)、胡锦涛主席(2005年4月)等先后访菲。

江泽民主席1996年对菲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同意建立中菲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合作关系,并就在南海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达成重要共识和谅解。2000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二十一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确定在睦邻合作、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胡锦涛主席2005年对菲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确认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

2006年,菲参议长德里隆(4月)、副总统德卡斯特罗(6月)和众议长德贝内西亚(6月)先后访华。

2007年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在菲律宾宿务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应菲律宾总统阿罗约邀请,对菲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愿共同全面深化中菲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两国政府和企业还签署了经贸、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

两国外交部自1991年起建立磋商机制,迄今已举行14次外交磋商。中菲除互设大使馆外,中国在宿务设有总领馆,2007年3月在拉瓦格开设领事馆。菲在厦门、广州、上海和香港分别设有总领馆。

2、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2006年双边贸易额234.1亿美元,同比增长33.4%。截至2006年底,菲累计在华投资实际使用金额22亿美元。2006年6月,首届中菲经贸合作论坛在马尼拉举行,双方签署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2007年1月,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扩大和深化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的框架协定。

两国农业合作发展迅速。1999年两国农业部签署《关于加强农业及有关领域合作协定》。2000年双方有关部门签署中方向菲方提供1亿美元信贷协议书。由中方援建的“中菲农业技术中心” 于2003年3月在菲竣工。中国优良杂交稻种和玉米在菲试种成功,现正逐步推广。2004年两国签署《渔业合作谅解备忘录》。2007年1月,两国农业部签署《关于扩大深化农渔业合作的协议备忘录》。

两国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不断加强。2003年8月,两国就合作建设菲北吕宋铁路项目分别签署谅解备忘录,中国政府向菲政府提供4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2005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再向菲提供5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于菲基础设施建设。同月,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菲律宾共和国贸工部关于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2007年1月,中国又向菲提供5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于菲铁路建设等重大发展项目。

两国矿产资源开发合作取得进展。2005年1月,中国商务部和菲贸工部签署《矿业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2月,五矿化工商会组团赴菲出席国际矿业大会。4月,中菲两国石油公司签署《关于在菲律宾西北巴拉望海域卡拉棉区域上游项目合作的框架协议》。

3、文教、科技、军事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

中菲在文化、科技、司法、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两国迄今签署了13个双年度文化合作执行计划,举行了13次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共确定了244个科研合作项目。我新华社在马尼拉设有分社。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在菲落地。两国签有:《科技合作协定》(1978年)、《文化合作协定》(1979年)、《民用航空运输协定》(1979年)、《体育合作备忘录》(2001年)、《信息产业合作备忘录》(2001年)、《打击跨国犯罪合作备忘录》(2001年)、《引渡条约》(2001年)、《打击贩毒合作协议》(2001年)、《旅游合作备忘录》(2002年)、《海事合作谅解备忘录》(2005年)、《青年事务合作协议》(2005年)、《卫生和植物卫生合作谅解备忘录》(2007年)、《文化遗产保护协议》(2007年)等一系列合作文件。

中菲结有18对友好省市,分别为杭州市和碧瑶市、广州市和马尼拉市、上海市和大马尼拉市、厦门市和宿务市、沈阳市和奎松市、石狮市和那牙市、抚顺市和利巴市、海南省和宿务省、三亚市和拉普拉市、山东省和北伊洛戈省、淄博市和万那威市、安徽省和新怡诗夏省、湖北省和莱特省、柳州市和穆汀鲁帕市、贺州市和圣费尔南多市、哈尔滨市和卡加延-德奥罗市、来宾市和拉瓦格市、北京市和马尼拉市。

近几年中菲军事交往增多。2002年4月,菲国防部长雷耶斯访华;6月,菲律宾空军司令迪凡叟访华,菲海军舰队首次访华;9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访菲。2004年,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巴亚和国防部长克鲁兹先后访华,双方建立年度防务安全磋商机制。200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赴菲,与菲国防部副部长桑托斯举行中菲首次防务与安全磋商。2006年5月,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森加上将访华。10月,菲国防部副部长桑托斯访华,双方举行第二次中菲防务安全磋商。同月,我海军北海舰队访菲,与菲海军举行非传统安全联合演习。

4、双边关系中的问题

中菲两国在南沙部分岛礁归属问题上存在分歧。双方经过多轮磋商,同意通过双边友好协商寻求解决分歧的办法。两国间设有在南海地区探讨合作的磋商机制,包括渔业合作、海洋环保和建立信任措施三个工作组。2001年4月,双方在马尼拉举行第三次建立信任措施工作组会议,双方承诺不让双边分歧影响中菲关系发展的大局,同意不采取可能使事态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将加强双方在渔业、军事、科研等领域的合作。2004年10月,中国海事局与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马尼拉首次举行了中菲联合搜救沙盘演习。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于2004年9月1日签署了《在南中国海部分海域开展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2005年3月,越南同意加入中菲合作,中越菲三国石油公司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

5、南海问题-黄岩岛事件

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领海基线法案。该法案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政府在此重申: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历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国家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岛屿提出领土主权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

1992年以来,菲律宾前国家安全顾问戈勒斯声称黄岩岛是菲律宾国土,挑起争端。

5、重要双边文件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建交联合公报》(1975年6月)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21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2000年5月)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联合新闻公报》(2004年9月)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2005年4月)

e、《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2007年1月)

中国驻菲律宾共和国大使:刘建超。馆址:4896 PASAY ROAD,DASMARINAS VILLAGE,MAKATI,METRO MANILA PHILIPPINES。电话:(00632) 8443148。传真:(00632)8439970。经商处电话:(00632)8195991。传真:(00632)8184553。签证处电话:(00632)8482385。传真:(00632)8482386。

中国驻宿务总领事:张卫国。馆址:CEBU MEMORIAL FOUNDATION COMPOUND,DON JULIO LLORRENTE STREET,BRGY. CAPITOL SITE, CEBU CITY 60000,PHILIPPINES。办公室电话:(006332)2563422。经商室电话:(00632)2563433。

菲律宾驻华大使:盖威利(Willy C.Gaa)。馆址: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秀水北街23号。电话:65322794,65321872,65322518,65322451。

菲美关系

菲曾是美殖民地,两国长期保持密切的盟国关系。两国签有共同防御条约和共同防御援助协议。1991年菲参议院废除了菲美军事基地协定,结束了美在菲长达93年的驻军。1998年,两国签署《访问部队协定》。该协定使得美军重返菲律宾,两国恢复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911”事件使菲美军事合作得到明显加强。菲政府全力支持美反恐行动及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向美开放军事设施,提供后勤服务。美国则承诺向菲提供新的军事装备,加大对菲军事经济援助,向菲派遣专家协助反恐训练。

2004年1月,美国能源部长斯宾瑟阿伯拉汗(Spencer Abraham)访菲。双方签署能源发展合作备忘录。美将向菲提供350万美元技术援助。2月,菲美军队举行“肩并肩2004”联合军演,共派出4,900余人(其中美军2,600余人)参演。3月,菲律宾外长阿尔韦特访美。7月,菲因伊拉克人质事件而从伊撤军,引起美国不满。11月,菲外交部宣布,美国国会已确定将对菲财政和技术援助由2004年的3,700万美元增至6,900万美元。

美是菲最大贸易伙伴。2003年,菲美贸易总额为172亿美元,其中菲向美出口94亿美元。

菲日关系

1956年7月建交。菲积极支持日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与其经济影响相称的政治作用。日本是菲最大援助国、第二大投资来源地和主要贸易伙伴。2003年1月,日本外务省副大臣安野光辉郎访菲。6月,阿罗约总统对日进行工作访问,与日首相小泉纯一郎举行会谈。12月,阿罗约总统赴日出席日本-东盟峰会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双方签署三项能源贷款合同和《信息技术合作协议》。

2004年2月,菲日开始就双边自贸协定举行谈判;5月,菲贸工部与日咨询科技部发表关于加强两国信息产业联系的联合声明;7月,日本外相川口顺子赴菲出席阿罗约总统就职仪式。

2004年日本对菲直接投资达253.8亿比索,比上年增长187%。

同东盟国家关系

菲律宾重视发展同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将其列为菲对外政策的优先考虑。菲积极参与、推动和促进东盟内部的各项合作及经济一体化进程。菲律宾同马来西亚之间存在着沙巴领土争端,双方均表示愿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马来西亚积极斡旋菲政府与摩伊解之间的和谈。

2004年1月,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访菲;同月,菲与文莱举行双边合作联席会议;5月,菲外长阿尔伯特赴马来西亚出席不结盟运动巴勒斯坦委员会部长级会议并顺访马来西亚;同月,新加坡旅游署在马尼拉正式开设地区办事处;7月,菲律宾与马来西亚在马尼拉举行双边合作联席会议;10月,菲律宾与印尼相关机构签署两国互换信息、取缔洗钱行为的谅解备忘录;11月,阿罗约总统赴老挝出席第十届东盟领导人峰会;12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菲。

货币中文全称:菲律宾比索

币值换算

1比索=100分

币值: 1、2、5、10、25、50分及1、2、5、10、20、50、100、200、500、1000比索

旅游


美食

菲律宾人的饮食,一般以大米、玉米为主。有时也吃玉米和薯粉,伴以蔬菜和水果等。农民煮饭前才舂米。米饭是放在瓦罐或竹筒里煮,用手抓饭进食。菲律宾人最喜欢吃的是椰子汁煮木薯、椰子汁煮饭。玉米作为食物,先是晒干,磨成粉,然后做成各种食品。城市中上层人大多吃西餐。

菲律宾的名菜有烤乳猪,即烤小猪(lechon de leche);巴鲁特 (Balut),即煮熟的孵化到一半的鸭蛋;阿恰拉(Atchara),即炒蕃木瓜、洋葱、蔬菜片加胡椒和醋制作成的和泡菜相似的小菜;鲁必亚(Lumpia),将春卷皮包上虾、鸡肉、猪肉和各种蔬菜丝,然后油炸或直接蘸花生酱;阿道包(Adobo),将蘸了醋的鸡肉或猪肉用酱油,糖姜葱焖透,使得肉本身又滑又烂,和红烧做法相似;还有烤猪腿(Crispy Pata)、香蕉心加花生酱炖牛肚(Kare~Kare),等等。菜常用香醋、糖、辣椒等调味。

按照伊斯兰教教规,他们不吃猪肉,不喝烈性酒。他们和其他马来人一样喜欢吃鱼,不吃牛奶。他们的烹调很简单,喜欢使用有刺激性的调味品,进食时用手抓。咀嚼槟榔的习惯在菲律宾穆斯林中十分流行。

购物

由吕宋岛北端至民答那峨南部游客每到一处都可见到大量价廉物美土制品出售,可以买到吕宋雪茄、宿雾岛木吉他、椰壳制品、木刻、以及民族服装塔加拉族服饰等。热带水果 除椰子、芒果和香蕉以外,还可以吃到中国不常见的水果,如chico,一种乒乓球大小棕色表皮的水果。Lanznes,一种类似桂圆色状的水果,有时在讨价一番后可能得到物超所值的货品。

菲律宾的手工艺品种类繁多极富地方色彩,由手雕塑像、圣像,以至家居用的薄罗纱灯、金银珍珠首饰,手制蓝子皿等,无一不是精品,是送礼或纪念之佳品。服装方面,时尚服装和纺织衣物、传统服饰一应俱全,其中菲律宾的民族服装——塔加拉族服饰(Barong Tagalog),是以香蕉织纤维(Jusl)或凤朵织纤维(Pina)手织布作为布料深具乡土气息,原始风味。

旅游签证材料

1. 半年以上有效护照;

2. 2张2寸白底彩色照片;

3. 在职证明(或提供空白公司抬头信纸加盖公司公章,负责人签字)。

相关分词: 菲律宾 菲律 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