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梆子戏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丰县梆子戏




概述


丰县梆子戏早年在以丰县蒋单楼村(今王沟镇单楼村)为中心的丰县城乡流行,后流布周边各县。今黄河以南、淮海以北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仍是丰县梆子戏的主要活动范围。“无丰(丰县)不成梆”和丰县是“梆子戏窝”的说法至今还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历史沿革


丰县梆子戏源于明朝时期随移民传入丰县的山西、陕西梆子,经与本地民歌小调、杂耍曲艺、说唱艺术以及方言俚语、风俗民情相结合,再经过几代丰县梆子戏艺人潜心打磨,形成了在以丰县为中心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剧种。

演出剧目


传统剧目有200多出,常演剧目有:《三拉堂》、《下河东》、《万花船》、《香囊记》、《卷席筒》、《秦雪梅》、《借东风》、《哭头》、《临潼关》、《桃花庵》、《五凤岭》、《对花枪》、《长坂坡》、《铡赵王》、《铡郭嵩》、《铡美案》、《铡郭槐》、 《下陈州》、《花蝴蝶》、《伐子都》、《豹头山》、《法门寺》、《斩黄袍》、《地塘板》、《拦马》、《十五贯》、《过五关》、《斩颜良》、《五虎将》、《反徐州》、《麻疯女》、《闯幽州》、《天赐禄》、《卖苗郎》、《双锁柜》、《提寇》、《天仙配》、《茶瓶记》、《花打朝》、《凤义亭》、《黄鹤楼》、《南阳关》、《蝴蝶杯》、《战洪州》、 《守湖州》、《大辕门》、《九江口》、《三省庄》、《牧羊圈》、《无底洞》、《洛阳桥》、《黑遇路》、《三岔口》、《柜中缘》、《拾玉镯》、《白蛇传》、《韩信拜帅》、 《刀劈杨凡》、《薛礼征东》、《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樊梨花征西》、《姚刚征南》、《李炳征南》、《燕王征北》、《雷振海征北》、《吕洞宾戏牡丹》等。

声腔与流派


丰县梆子戏的声腔主要由山西、陕西梆子衍化而来,在调式、旋律节奏以及语言音韵和演唱风格上,都体现了丰县方言介于中州语系与吴越语系之间,既硬重又轻柔的独特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特点是:男演员多用假嗓演唱;女旦和坤生用真嗓演唱,只有少数高音域偶尔使用假嗓演唱。既有先吐字后行腔的,也有腔随字后的,往往因人而易。

丰县梆子戏延续时间最悠久的艺术流派是以蒋花架子(1745-1828)为代表的蒋派。其一生学戏、演戏、教戏,对梆子戏唱腔音乐的发展竭尽全力,从而逐渐形成了做工优美、唱腔丰富、程式规范的蒋派(门)。

艺人与行当


(角色) 丰县梆子戏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分工精细。什么样的嗓音决定什么行当,什么行当扮演什么角色,都有严格的程式与规范。

服饰道具


丰县梆子戏拥有全套古装戏剧服饰、道具。

伴奏乐器


丰县梆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文场为“板胡”,武场为“板鼓”和“梆子”。乐队编制一般为剧种专用乐器,“板胡”、“板鼓”、“梆子”、“大锣”、“小锣”、“铙钹”,外加一个常规民族管弦乐队,人数不限,无固定模式。

传统演出场所


丰县梆子戏的演出与宗教、民俗密切相关,早年演出的场所主要是庙宇戏楼、戏台、戏园。如:县城西关城皇庙戏楼(建于1552年前,1953年拆除)、县城南关火神庙戏楼(建于1566年)、赵庄集泰山奶奶庙碧霞祠戏楼(建于1639年)、食城集戏台(建于清顺治年间)、城北华祖庙戏台(建于清顺治年间)、戚庄白衣庙戏台(建于清康熙年间)、李胡集白衣圣宫庙戏台(建于清康熙年间)、城南三官庙戏台(建于清乾隆年间)、城西许庙白衣奶奶庙戏台(建于清道光年间)、华山泰山奶奶庙戏楼(建于1940年)、县城同乐舞台(建于1933年)、新丰戏园(建于1934年)等。

传承现状


丰县梆子戏的传承方式数百年来都是通过一代代艺人口传心授、师徒相袭至今。“无丰(丰县)不成梆”的民谚足以说明丰县梆子戏的传承和流布状况。在丰县梆子戏流行地区,大部分梆子剧团的业务骨干是丰县人;今江苏省梆子剧团的前身是原丰县大众剧团(时称“丰县梆子一剧团”),本剧种当前代表性传承人张虹、燕凌均为丰县人。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观众审美情趣的转移,丰县梆子戏已经走下坡路,后继乏人的濒危状态业已呈现。

相关分词: 丰县 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