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民歌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高淳民歌


高淳民歌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高淳就有“出门山歌进门戏”的习俗。高淳早在63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先民们在渔狩、牧耕过程中,创造出了原始的劳动歌曲,如打夯号子、划船号子等。

源于高淳的《华山畿》载入南朝的《乐府诗集》中。《乐府诗集》说:“《晋书乐志》曰: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歌歌曲,起于此也”。地处江南的高淳,古称“吴头楚尾”,当然也是吴歌盛行地区。

从汉代起,高淳固城就是溧阳县治所在地,溧阳隶丹阳郡。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在高淳境内固城湖滨发现一块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的“校官之碑”(现保存在南京博物院),碑上记载了当时高淳一带“赋仁义之风”,“百姓心欢,官不失实,于是远人聆声景附”,“钟磬悬矣,于胥乐焉”,是一块人心向往、载歌载舞的乐土。

唐代诗人李白在《游丹阳湖》(清《康熙字典》审定为《游高淳丹阳湖》)这首诗中写道:“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康熙字典》称“少女棹轻舟”)这位“歌声逐流水”的少妇,正是当时高淳儿女爱唱民歌的缩影。

明代高淳音乐家李茂英编写了《木铎余音》、《南湖五种曲》,对高淳民歌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整理。

解放后,先后有路行、叶林、田宝玉、肖翰芝等中央和省内的音乐工作者来高淳采风。1953年,国家一级作曲家路行、音乐理论家叶林、李惠连来高淳采风,“五月栽秧”使他们深受感染。 1954年,路行根据“五月栽秧”的音调和歌词素材,重新编创。上一世纪六十年代初,江苏省歌舞团青年演员管维俊演唱“五月栽秧”获得成功,从此成为经常演唱的保留节目。

“五月栽秧”原歌曾被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作为教材。编创的《五月栽秧》后来列为历次江苏声乐比赛民族唱法必唱曲目。1986年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六省一市民歌比赛中,《五月栽秧》获民歌改编二等奖。这首歌曲曾被许多歌唱家灌成唱片和录制成盒带面世。《五月栽秧》已成为国内有影响的民歌,曾在中央和省人民广播台播放。

高淳民歌,形式多样,曲调丰富,内容广泛。从音乐的角度看,高淳民歌是以五声调式构成旋律;从演唱形式看,它是以民间小调为主;从旋律的行走方向看,高淳民歌基本上是以3、6、ī为主,组成骨干音,构成音乐结构上的变化。高淳民歌按内容划分,有田歌、牧歌、劳动号子、仪式歌、时政歌、情歌、春歌、儿歌、历史传说歌等九类。按地形划分,有山区、圩区二种类型, 存在着相似和相异之处。高淳民歌是劳动人民在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物的基础上,通过自由想象,把情感形象带入其中,从而达到情真意切、声情并茂。高淳民歌来自田野,劳动过程中和劳动之余,人们即兴演唱,愉悦身心。尤其是劳动号子,节奏欢快,一唱众和,既可以缓解体力疲劳,又可以增强劳动的合力,提高干活效率。

高淳民歌源远流长,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例如:源于高淳的《华山畿》是研究《乐府》的重要资料。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在吴歌中独树一帜,例如:《一粒种子一棵秧》中采用的角调,在全国独一无二。高淳民歌生活气息浓,涉及内容广,对研究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生动地流露出劳动人民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痛恨,成为音乐创作生动的教材,从而引起国内许多音乐家们的重视,纷纷前来采风、学习。

1957年,高淳曾铅印《高淳民歌》64首。1963年,高淳县文化部门和省音协合编成《高淳民歌》300余首。这些民歌有的已编入《江苏民歌音乐选集》,有的发表于中央和省内的音乐刊物上。

近年来,高淳县文化局采撷了三百多首民歌,汇编成《高淳民歌集成》。已对部分民歌手进行录音、录像,建立了艺术档案。举办高淳民歌手培训班,培养传承人。

相关分词: 高淳 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