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饥饿1978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告别饥饿1978


《告别饥饿1978》 作者: 傅上伦,胡国华,冯东书,戴国强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1 字数:170000 版次: 2 页数: 183 开本:16开 印次: 1 纸张:胶版纸 ISBN :9787010028323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 农业经济 定价:¥26.00



内容简介


读者翻开的这本书,是四位新华社老记者根据自己1980年的采访笔记整理而成的,其中大部分内容曾写成“内参”供中央最高决策层参考,不少内容邓小平、胡耀邦、万里等作过批示,成为制定重大政策的可靠依据,对改变中国前途命运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四位记者当时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33岁。

读罢本书,你可以深切体会到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和艰难,也可以深刻感受到,人民共和国为了摆脱贫困,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幸福,曾经走过怎样曲折的道路,曾经承受多么巨大的磨难。

目录


序言 真话的历程

第一章 愿饥饿的岁月从此结束

一 太原街头的吉兆

二 收容所何时关门

三 王家湾的今昔

四 在民族英雄谢子长的家乡

五 访《东方红》歌手李有源老家

六 “难兄难弟”都有了希望

七 在贫困的死亡线上

八 挽救失去的忠诚

第二章 徘徊在黄土高原的阴影

一 在遥远的地质年代

二 黄土的来历与性格

三 大自然的报复

四 干旱的“珠穆朗玛峰”

五 咚咚炮声话冰雹

六 三十年的建设与破坏

七 多灾多难的子午岭

第三章 要使农业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事业

一 没有主人的事业

二 戈色令的遭遇引起的联想

三 中国的农民就吃这一套吗

四 一个做了大好事的人为什么要自杀

第四章 这里需要更多的有志者

一 从一位给人们带来信心的县委书记说起

二 “群众生活好了才算好干部”

三 “不断革命”的后果

四 要支持有识之士施展雄才

第五章 要努力提高文化科技水平

一 黄土高原需要千万个薛振声

二 人才为什么流失

三 看这里的学校穷到何等地步

四 “智力开发”刻不容缓

第六章 绿色在于顽强的生命

一 为什么不让多种“摇钱树”

二 “自留山,可美着哩”

三 困难面前出英雄

四 访种树三兄弟

第七章 今后向何处去

一 大讨论带来的新方针

二 必须打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三 农田基建不能再这样“大搞”了

四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五 “退耕”不能光喊在嘴上

六 不能只要铁牛丢掉黄牛

七 要使流通渠道畅通起来

第八章“独木桥”联着“阳关道”

一 “王魁包山”的启示

二 改革的冲突

三 孟家坪的创举

四 西北农民的呼声

五 王一宁的“政见”

六 张易公社并未翻船

七 大得民心的措施

第九章 一份关于报告的报告

后记 十八年后的回忆

冯东书:敢问路在何方

戴国强:匆匆已过十八年

傅上伦: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胡国华:往事当回首

媒体评论


要说真话。写实情。斯诺的《西行漫记》,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为什么至今读来仍然震撼人心?就是因为他们真实地记录了大量的事实。他们当时发的新闻,今天成了信史。你们这次调查,今天看是新闻,明天也就成了历史。

——穆青(时任新华社社长)

书是一个晚上读完的,读得心潮起伏,后半夜完全失眠。这种情况是我以前从未发生过的。全书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技巧,质朴到了极致,你说是新闻调查也可,是报告文学也好,是长篇散文也好,但你为中国改革初期现状的巨大真实所震撼,为作者的胆识、良知和职业责任心所凝聚的灵魂所感动。

——贾平凹(著名作家)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愿饥饿的岁月从此结束

一 太原街头的吉兆

1980年3月中,正是北国大地春意萌发、冰雪消融的季节,我们从北京坐火车到山西省太原市,开始了为期近半年的黄土高原农村调查。

我们来到太原街头,首先去看那一家家饭店。

性急的朋友也许要问:太原的饭店同黄土高原有什么相干?说穿了未免令人沮丧:我们的用意,不是别的,就是想看看眼下要饭的人还多不多!

前些年,在外地人的印象中,山西是个“出经验不出粮食”的地方。这个印象因何而起,是否符合实际,我们未去深究。但在“学大寨运动”搞得最热闹的那些年,太原街头要饭的人成群结队,却是我们曾经耳闻目睹的事实。那几年,我们每次到太原,随便到街上转转,都碰见不少沿街乞讨的农民,有的要钱,有的要粮票,饭店更是他们频频光顾之所。只要你买的饭菜一上桌,光屁股的孩子,衣衫褴褛的妇女,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棍的残废人,就会把一只只掉了瓷的饭碗、茶杯或是废罐头盒伸到你的面前,用各种不同的凄惨的音调哀求,“可怜可怜吧”,“给半块馍吧”,“给一勺面条吧”。有的则默默地把一只又黑又脏的手搁在你的碗边,不给他一点决不缩手。面对这种情景,有几个人能坚持把饭吃完呢!而当你一离桌,乞食者立刻就会扑上去争夺剩菜残饭,吃了不算,还要用舌头把那盛菜的盘子舔过来舔过去,直舔到上面不剩一点油渍为止,叫人见了真是痛心。

这些要饭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大多是从太原西边的吕梁山上来的。如果你一一细问他们是山里哪个县的,多数又会回答你:临县。

吕梁山,山西人称它为“西山”,古称“骨脊山”。因为它峰巅相连,形似脊骨,后人以两骨相连处颇像两口相对,如一个“吕”字,故易名为吕梁山,并成为晋西群山的总称。在战争年代,吕梁山是座英雄的山,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贺龙同志率领八路军一二。师沿北同蒲路挺进晋西北,开创了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这吕梁山区就是晋绥边区的一部分。在八年抗战中,英雄的吕梁儿女在此抗击了日伪的上万次进攻,歼灭了十余万敌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可是,就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在全国解放三十年之后,不少农民的生活却反而不如贺老总在这里的时候了。吕梁地区总共十三个县,山上九个县,一百四十七万人,山下四个县,一百零三万人。在“四人帮”祸国殃民达到顶峰的1976年,粮食总产不到十二亿斤,人均占有粮食只有四百多斤,口粮仅二百来斤,人均分配收入四十三元。最穷的临县,从1958年到1979年的二十二年中,每个农民平均每年从集体分得的收入,达到和超过四十元的,仅有三年,其余十九年都在四十元以下,最低的1976年仅有二十一元八角,平均一天才六分钱。就算达到了四十元吧,一天也不过一角一分钱。一角一分钱,在北京还买不了两个一两粮票的芝麻酱烧饼,怎能维持住一天的生计呢?于是姑娘们一批批远嫁他乡,年轻媳妇离家出走另找婆家,大量人口外流乞讨谋生,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临县县委书记刘乃柱过去曾告诉过我们:这个县有的年头,有统计的外流人口达一万三四千人,没有统计的,就说不清了。他们往哪里去?自然是就近奔太原这个大城市了,人多的地方好要饭嘛。久而久之,太原街头要饭人数的多寡,就像温度计那样,成了人们观察山西地区农村形势好坏的一只“表”了。我们所以要从太原街头开始作调查,原由也就在这里。

相关分词: 告别 饥饿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