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首任总统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季阿。独立后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5年8月24日该国通过新宪法,国名定为“格鲁吉亚”,曾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的一份子。在2008年8月与俄罗斯发生了为期5天的战争后,格鲁吉亚根据议会2008年8月14日通过的决议做出了退出独联体的决定,并于2009年8月18日完成手续,正式退出。首都第比利斯。位于亚洲西南部高加索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是斯大林的故乡。

中文名称:格鲁吉亚

英文名称:Georgia

首都:第比利斯

主要城市:巴统,库塔伊西,鲁斯塔维

国庆日:1991年4月9日

国歌:《自由》

国家代码:GE

官方语言:格鲁吉亚语

货币:拉里

时区:+3

国家领袖: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

人口数量:439.47万(2007年)

人口密度:63人/平方公里(2008年)

主要民族:格鲁吉亚族

主要宗教:东正教

国土面积:6.97万平方公里

国际电话区号:+995

国际域名缩写:.ge



简介


国名

格鲁吉亚 Georgia。代码GE源于民族名,在希腊语中,其意为“田园”或“农业”

人口

根据2008年7月的统计,格鲁吉亚全国现时有人口4,677,401人,当中的民族分布如下:

格鲁吉亚人:83。8%

阿塞拜疆人:6。5%

亚美尼亚人:5。7%

俄罗斯人:1。5%

国内绝大多数俄罗斯人均在国家独立后纷纷移民离开。生活于阿布哈兹的阿布哈兹人及南奥塞梯的奥塞梯人都寻求脱离格鲁吉亚独立。国内尚有另外两个Kartvelian民族,分别为Svan及Mingrelians,以及少量的Laz。Laz人主要在土耳其生活。国内其他人口更少的民族计有:叙利亚人、希腊人、库尔德人、鞑靼人及乌克兰人。

自从前苏联解体以后,由于阿布哈兹叛乱部队的分离活动、阿扎尔及南奥塞梯的问题,对本国的人口做成冲击,并使经济变得脆弱。寻找工作的困难,迫使数以十万计的格鲁吉亚人出国寻找工作机会,当中大部份选择移民俄罗斯。由于局势不稳,使国民都不太愿意生育,使当地的出生率奇低─邻近的亚美尼亚亦面对同样的问题。现时全国的人口,比前苏联时期的1990年要少50万,不过据观察家的意见,现时格鲁吉亚的人口有被高估的成份。

80%的人口信奉东正教。

人口439。47万(2007年1月)。其中格鲁吉亚族占83。8%,主要民族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阿塞拜疆族。居民大多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格鲁吉亚语属于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族,它有多种方言形式,通常分为东格鲁吉亚和西格鲁吉亚两个分支。

节日

独立日:4月9日(1991年)

元旦:1月1~2日;

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

洗礼节:1月19日;

建军节:4月30日;

胜利日:5月9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独立日:5月26日(国庆节);

圣母节:8月28日;

姆茨赫托巴节:10月14日(格古都姆茨赫塔奠基纪念日);

圣乔治节:11月2日(圣乔治为格保护神)。

国旗

2004年1月14日,格鲁吉亚议会通过法案,决定停止使用1990年确定的原国旗,取而代之以“白色旗底,5个红色十字架”的新国旗。格鲁吉亚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白色旗面,红色十字将旗面分为4部分,每部分上各有一个马耳他红十字。

国徽

格鲁吉亚新国徽启用于2004年10月1日,仿照巴格拉特王朝徽号设计。 为盾形,红地,中绘有圣乔治屠龙之像,上有王冠,下有饰以耶路撒冷十字的饰带以格鲁吉亚语书写:「团结就是力量」,外由两只狮子扶持。

政要

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Mikhail Saakashvili),2004年1月当选,2008年1月连任;总理尼卡吉劳里(Nikoloz Gilauri),2009年2月就任。

首都

第比利斯(Tbilisi),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外高加索地区著名古都。位于大高加索与小高加索之间,地处外高加索的战略要冲,濒临库拉河,海拔406至522米。库拉河在第比利斯穿过陡峭的峡谷,呈弓形由西北向东南流去,整座城市沿库拉河两岸以阶梯式向山麓展开。面积348。6平方公里,人口110。11万(2007年1月),年平均气温13。5℃。

国歌

Tavisupleba 《自由》

货币:拉里

时差:比北京时间晚4个小时

国际电话区号:995

地理


自然地理

国土面积6。97万平方公里。位于连接欧亚大陆的外高加索中西部,包括外高加索整个黑海沿岸、库拉河中游和库拉河支流阿拉

扎尼河谷地。西临黑海,西南与土耳其接壤,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和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共和国毗邻。全境约2/3为山地和山前地带,低地仅占13%,大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属高加索山区。北部是大高加索山脉,南部是小高加索山脉,中间为山间低地、平原和高原。西部沿海一带为平原,其间为库拉河谷及里奥尼河谷平原。大高加索山脉有许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境内最高峰什哈拉峰,海拔为5068米。主要河流有库拉河和里奥尼河。有帕腊瓦纳湖和里察湖等。西部为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干燥的亚热带气候。各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海拔490~610米地带为亚热带气候,较高处气候偏寒;海拔2000米以上地带为高山气候,无夏季;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并有冰川。年降水量西部1,000-3,000毫米,东部300-800毫米。锰、煤、铜等矿藏及水力丰富。

政区地理

格鲁吉亚全国由两个自治共和国、一个自治州、九个州组成。这些主政区分划又分成62个行政区。而这62个行政区当中,有3个直辖市,以及其余59个分区(raion(eb)i)。

行政区划详列如下:

自治共和国

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首府: 苏呼米)

阿扎尔自治共和国(首府:巴统)

自治州

南奥塞梯自治州(首府: 茨欣瓦利)

其它州:

萨梅格列罗-上斯瓦涅季亚,首府:祖格迪迪

古利亚,首府:奥祖尔盖蒂

拉恰-列其呼米和下斯瓦涅季亚,首府:安布罗劳里

伊梅列季,首府:库塔伊西

萨姆茨赫-扎瓦赫季,首府:阿哈尔齐赫

什达-卡特利,首府:哥里

姆茨赫塔-姆季阿涅季,首府:姆茨赫塔

克维莫-卡特利,首府:鲁斯塔维

卡赫季,首府:泰拉维

- 三个直辖市

- 第比利斯(T''bilisi)(1,200,000,都会区1,400,000)

- 库塔伊西(Kutaisi) (270,000)

- 波季(P''ot''i)

历史地理

格鲁吉亚是一个有特殊文化的古国,位于欧亚两洲交界之高加索山地区,在黑海沿岸,古代希腊称之为哥哲斯及伊比利亚两王国之地,是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寻得金羊毛之地,因此地古代产金。罗马帝国势力伸展入小亚细亚时,统一为一国,与罗马联盟共抗波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公元330年接受基督教为国教,遂定国名为格鲁吉亚(乔治亚)。长期与拜占庭联盟抵抗伊斯兰教势力的军事扩张。

公元前6世纪,在现格鲁吉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科尔希达王国,公元前4—6世纪建立封建国家。公元6—10世

纪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统治之下。公元6—10世纪基本形成格鲁吉亚民族。8—9世纪初形成了卡赫季亚、埃列季亚、陶-克拉尔杰特三个封建公国以及阿布哈兹王国。12--13世纪产生伟大的艺术与哲学文化,成为欧亚文化共创的奇葩。13—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17世纪初,格鲁吉亚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公国和王国。16—18世纪格鲁吉亚为伊朗和土耳其两国的争夺对象。18世纪求助于新兴强国俄罗斯,1801年—1864年格鲁吉亚各公国先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改为梯弗里斯和库塔伊西省。1917年俄国革命,格国即宣布独立。1918年德国、土耳其和英国军队侵入格鲁吉亚。1921年2月25日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格鲁吉亚。1922年3月12日,格鲁吉亚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于同年12月作为该联邦成员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俄国-苏联时期许多党政领导人出身于格鲁吉亚,包括1812年卫国战争的猛将巴格拉季昂亲王、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贝利亚元帅等一大批人。 1989年人民示威要求独立,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亲自带兵镇压下去。终于1991年苏联瓦解,格国才真正独立,第一任总统街头政治家加姆萨胡尔季阿很快被政变推翻,进入内战,后来请出隐居的前苏联外长银狐谢瓦尔德纳泽出山才得实现全国和解。

近期美国与欧洲推动“玫瑰革命”,在格鲁吉亚支持群众示威,将谢瓦尔德纳泽推翻,建立亲西方政府。然后部署加入北约组织,构成对俄国的半包围。俄国对此甚不满,于是幕后支持格国的少数族裔分裂,如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格国也在美国撑腰下,处处与俄为敌。

2008年南奥塞梯投票独立,冲突再起,结果终至奥运会开幕当日,格国出兵镇压,大大违背奥运期间世界停战的全球默契。而俄总理普京出席奥运时,与乔治沃克布什总统同坐,仍谈笑风生,其实已早有部署,俄大军迅即攻入格国多处。倒是布什仍懵然不知,到战争爆发,布什被迫在奥运中也要发表声明,支持格鲁吉亚抗俄。但俄国已掌先机,以强凌弱,格国无力顽抗,美国除了出口谴责外,也不会真正出力,因格国仍未正式加入北约,而且美国仍要借助俄国对付伊朗。看来这次格国的过激行动,玩出了巨熊攻击,而终亦不为西方列强所真正保护。

文化

原来是说,格鲁吉亚字母在5世纪公元前284年伊比利亚国王改革Parnawaz的我的发明,但现代研究已经形成第五届建议世纪的广告,从中发现最古老的例子。

格鲁吉亚中世纪文化是从4世纪的强烈影响,东正教和格鲁吉亚东正教教会的使徒,并可能因此影响拜占庭。这许多宗教作品的创作,鼓励和支持。其中包括教堂,寺庙,艺术作品,如图标和格鲁吉亚圣人圣徒传。此外,许多世俗的作品,如国家的历史或神话,写。

即使在第7的阿拉伯征服和8世纪穆斯林文化有没有对格鲁吉亚的影响。但是,从那个时候格鲁吉亚文化发展与拜占庭的竞争越来越多。在9日和10全国各地的世纪,特别是文学和绘画支持格鲁吉亚genutzt.Nach格鲁吉亚和格鲁吉亚语的区域实力的团结统一和解放的广泛传播,也用于与陌生人的交流,在许多周边国家。

政治


政体

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体制。第一部宪法于1995年8月24日由议会通过,从此废除议会制,实行总统制。总统和议会均由全民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直接普选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议会

议会是最高权力代表机构和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司法独立,设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总检察院、监察院。最高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院长和大法官由总统提名,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不少于10年。2004年2月6日,格议会三读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格实行总理领导的内阁制,总理由总统与议会协商后任命;议会有权以五分之三的多数票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政府辞职;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和政府。议会是最高权力代表机构和最高立法机构,实行单院制,每届议会任期4年,共有150个席位。其中75个席位由得票率超过7%的政党按得票率分摊,75个议席由全国75个地方选区各选出一名代表产生。

选举

本届总统选举于2008年1月5日进行,萨卡什维利战胜包括主要竞争对手、反对派候选人莱万加切奇拉泽在内的6人,连任总统。本届议会选举于2008年5月21日进行,在按比例产生的75个席位当中,执政的民族联合运动获得48席,反对党联盟(自由运动、保守党、国民论坛等)15席,基督教民主运动和格鲁吉亚工党各获得6席,在地方选区代表席位中,执政的民族联合运动拿下了75席当中的71席,格鲁吉亚共和党和反对党联盟各2席,这样在总共150个席位中,民族联合运动获得119席,反对党联盟获得17席,基督教民主运动和工党各获得6席,格鲁吉亚共和党获得2席。

政党

(1)格鲁吉亚民族联合运动(United National Movement),2001年10月由萨卡什维利建立,提倡加强与欧盟和北约的联系,重新获得对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控制,属于中右翼政党,领导人:萨卡什维利、大卫巴克拉泽。

(2)格鲁吉亚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 of Georgia),2001年建立,是民族主义的中右翼政党,曾与萨卡什维利结盟,但2004年联盟破裂,成为反对党。领导人:兹维亚德济济古里。

(3)格鲁吉亚工党(Georgian Labour Party),领导人:沙尔瓦纳特拉什维利。

(4)格鲁吉亚共和党(The Republican Party of Georgia),自由党类型政党,支持亲西方体制和加入北约、欧盟,领导人:达维特乌苏帕什维利。

(5)民主运动——统一格鲁吉亚(Democratic Movement - United Georgia),反对党,领导人:妮诺布尔贾纳泽。

(6)我们的格鲁吉亚——民主自由党(Our Georgia - Free Democrats),2009年建立,反对党,领导人:伊拉克利阿拉萨尼亚。

政要

格鲁吉亚总统

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季阿(Zviad Gamsakhurdia),1991。5。26—1992。1。2。

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Eduard Shevardnadze),1995。11。26—2000。4。30(第一届)

2000。4。30—2003。11。23(第二届)

妮诺布尔贾纳泽(Nino Burjanadze),2003。11。23—2004。1。25(代理)

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Mikheil Saakashvili),2004。1。25—2007。11。25

妮诺布尔贾纳泽(Nino Burjanadze),2007。11。25—2008。1。20(代理)

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Mikheil Saakashvili),20081。20—至今

格鲁吉亚总理

穆尔曼奥马尼德泽(Murman Omanidze)1991。8。18 - 1991。8。23(代理)

维萨里昂帕托维奇古古什维利(Bessarion Gugushvili) 1991。8。23 - 1992。1。6

田吉兹西古阿(Tengiz Sigua) 1992。1。6 - 1993。8。6

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Eduard Shevardnadze) 1993。8。6 - 1993。8。20 (代理)

奥塔尔帕察齐亚(Otar Patsatsia) 1993。8。20- 1995。10。5

尼古罗斯尼科勒基斯维利(Nikoloz "Niko" Lekishvili )1995。12。5 - 1998。8。7

瓦扎罗特基帕尼德泽(Vazha Lortkipanidze )1998。8。7- 2000。5。11

乔吉阿尔森尼什维利(Giorgi Arsenishvili) 2000。5。11 - 2001。12。21

阿维坦迪尔佐尔本纳德泽(Avtandil Jorbenadze) 2001。12。21 - 2003。11。27

祖拉布日瓦尼亚(Zurab Zhvania) 2003。11。27 - 2005。2。3

格奥尔基巴拉米泽(Giorgi Baramidze) 2005。2。3 -2005。2。17 (代理)

祖拉布诺盖杰利(Zurab Noghaideli) 2005。2。17 - 2007。11。16

拉多古尔格尼泽( Vladimer "Lado" Gurgenidze )2007。11。22 - 2008。11。1

格里戈尔姆加洛布利什维利( Grigol Mgaloblishvili )2008。11。1 – 2009。2。6

尼卡吉劳里 (Nikoloz Gilauri )2009。2。6– 至今

玫瑰革命

格鲁吉亚的问题是什么呢?这要从四年前的“玫瑰革命”说起。2003年11月,这个山国因为选举舞弊发生动荡,现在的总统也就是当时的反对派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趁势逼得时任总统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黯然辞职。因为当时很多参加运动的人手持玫瑰,故称“玫瑰革命”。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在金钱和组织上支持玫瑰革命不仅毫不讳言,还感到非常骄傲。因为这不仅体现美国推行民主的成绩,而且还从地缘上大大钳制俄罗斯,可谓名利双收。所以尽管当时美国内部有人认为谢瓦尔德纳泽虽然是前苏联的高官,但“倾向民主”,萨卡什维利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不过美国政府还是支持了这场“革命”。

在美国接受教育并广泛游历欧美的青年律师萨卡什维利上台之后,立即被西方和格鲁吉亚国内追求民主的人视为“希望”,希望他在国内实行改革,促进民主,希望他的政绩能抵消俄罗斯的影响,希望他带领格鲁吉亚进入欧盟。然而,萨卡什维利在革命之后并没有按人们对他的希望去治理国家,相反,从一上台开始,他就有了“威权主义者”的倾向。经济政策没有弄好不说,在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方面,也出现了很多问题:2004年2月,他就主持修改宪法,新宪法赋予总统极大权威,严重侵蚀了议会的权力,破坏了分权原则;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政府人士不断威胁那些发出不同声音的媒体,至今至少有两家电视台、五家报纸、一家杂志和一个新闻社因政治问题而被迫关闭;民间批评人士经常被抓,就是政府内部的反对派也不能安生,前国防部长、萨卡什维利曾经的密友奥克鲁?阿什维利因在解决地区冲突问题上与他意见相左而决裂,几十人因此被随意逮捕。

用欧盟的一份报告的话来说,如果格鲁吉亚要加入欧盟,那么“在法制和民主方面需要更多的改革”——可见,“玫瑰革命”后的格鲁吉亚并没有真正走上民主道路。不过,萨卡什维利是个精明的政治家,他深知国内外对他的厚望,在国内政治经济没有进展反而倒退的情况下,他利用自己的语言和国际背景,在国际上很活跃。他知道美国希望他成为民主榜样,所以经常用流利的英语在美国或者和来访的美国人大谈如何“深化民主改革”;他知道美国很警戒俄罗斯,所以每次格鲁吉亚的问题,到他嘴里都变成“俄罗斯干涉”;他知道美国的国际需要,所以坚决派兵到伊拉克。这一切,都是为了换取美国的支持。 然而,任何问题,根源都还在国内,美国当然想支持这个“民主”政权,也希望用他来抵挡俄罗斯的野心,然而当国内经济不振、民主制度遭到破坏、民权遭受侵蚀时,格鲁吉亚人还是站了起来,要求改变现状了。 所以,如果萨卡什维利不改变思维,不真正的把“玫瑰革命”的成果转化为民众的希望,而是把他作为个人的资本,借着民主旗号实行威权统治,那么格鲁吉亚的问题还是不能根本解决。

阿扎尔问题

阿扎尔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地处格鲁吉亚西南部,紧靠黑海,是格鲁吉亚的旅游胜地。首府巴统是黑海重要港口。阿扎尔面积虽只有约30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40万,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不仅是格鲁吉亚通往土耳其的主要门户,也是里海石油进入国际市场的过境之地。

格鲁吉亚自1991年独立后一直受到分裂问题困扰。格境内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和南奥塞梯自治州长期以来寻求独立,并与中央政府发生过武装冲突。阿扎尔自治共和国虽未宣布独立,实际上也不受中央政府控制。阿扎尔总统阿巴希泽自苏联时期就在该地区长期任职,因此在阿扎尔有着相当深厚的根基。多年来,阿巴希泽领导的阿扎尔自治共和国不仅截留中央政府税收,还组建了一支听命于他本人的地方武装。阿扎尔与俄罗斯关系密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巴统保留了一个军事基地。虽然格鲁吉亚政府多次要求俄罗斯撤除其基地,但遭到阿巴希泽和俄方的反对。

2003年11月,格鲁吉亚反对派以政府在议会选举中舞弊为由发动所谓的“玫瑰革命”,迫使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辞职。当时,阿巴希泽强烈批评此事,指责反对派通过政变的方式上台,是非法夺取政权。因此拒不承认新政权。

萨卡什维利当选格鲁吉亚总统后,阿扎尔自治共和国拒绝承认格新政权,随后阿与格中央政府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2004年4月30日至5月2日,格鲁吉亚军队在距阿扎尔行政边界30公里的波季地区举行军事演习。阿扎尔当局以防止格军队对阿扎尔采取军事行动为由,于5月2日下令炸毁了3座公路桥,从而使双方本就紧张的关系再度升级。

与此同时,阿扎尔反对派近来不断举行集会,要求阿巴希泽辞职。而阿扎尔当局炸桥和驱散集会群众的行动加剧了内部矛盾,引起公愤,局势面临失控。

为解决阿扎尔危机,格总统萨卡什维利请求俄罗斯出面调解。在俄罗斯政府的斡旋下,阿巴希泽于5月6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于当天凌晨跟随应邀前来调停的俄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乘飞机前往莫斯科。7日,萨卡什维利签署总统令,决定解散阿扎尔议会,对其实行直接总统管理,并设立了由20人组成的阿扎尔临时管理委员会,任命瓦尔沙洛米泽为总统驻阿全权代表。5月13日,阿扎尔临管会宣布6月20日举行议会选举。

南奥塞梯

南奥塞梯位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是格鲁吉亚的一个地区。1922年4月20日,南奥塞梯自治州(简称南奥塞梯)正式成立,首府茨欣瓦利(当时的名称是茨欣瓦尔),在行政划分上归属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以前,南奥塞梯自治政府与格鲁吉亚之间基本上维持和平状态。自1989年起,南奥塞梯开始推行从格鲁吉亚独立出去的路线。1989年底,格鲁吉亚派出内务部部队,进驻南奥塞梯。南奥塞梯组织了民兵性质的国民卫队,开始对格鲁吉亚部队进行反击,爆发了大规模军事冲突。1990年,格鲁吉亚开始迈出自苏联独立的步伐,1990年9月20日,南奥塞梯自治州人民代表委员会通过独立宣言,公布成立南奥塞梯苏维埃民主共和国,脱离格鲁吉亚成为苏联的一部份,格鲁吉亚未承认这一独立,格鲁吉亚国会的回应是宣布取消南奥塞梯的自治地位。在扎维阿达贾姆萨胡尔季阿1990年至1991年当政期间,格鲁吉亚提出了以排俄为主旨的“格鲁吉亚人的格鲁吉亚”的口号,同时试图以武力解决格南冲突。格鲁吉亚认为南奥塞梯独立运动是苏联所煽动的,目的在于制造干预格鲁吉亚独立的借口,格鲁吉亚警察也与当地百姓爆发冲突,造成了死伤。1990年12月11日,格鲁吉亚最高委员会公布撤销南奥塞梯自治州建制,同时公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1991年1月6日,格鲁吉亚内务部队在重型武器掩护下开进南奥塞梯,双方再度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冲突造成数千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的和平居民,另有数万难名南奥塞梯居民成为难民,其中大部分的人进入了北奥塞梯。大量南奥塞梯难民涌入相邻的俄罗斯北奥塞梯境内,给北奥塞梯造成了巨大社会经济压力。

1992年1月,南奥塞梯举行全民公决,公决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南奥塞梯居民支持独立。1992年6月14日,已经是谢瓦尔德纳泽当政的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南奥塞梯三方签署达戈梅斯停火协议,双方暂时停止军事行动,在格南冲突地区开始驻扎俄罗斯-格鲁吉亚-奥塞梯混合维和部队,将冲突双方分隔开来。并于1992年11月6日,由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派遣一个团队进入格鲁吉亚监督维和任务。根据达戈梅斯协议,成立了格南冲突斡旋混合监察委员会,作为调解双方冲突的常设机构。此外协议还规定,在欧洲安全理事会参与冲突调解情况下,俄罗斯具有冲突调停人的身份。停火协议签署后,南奥塞梯通过了宪法,建立了两院议会,1996年11月10日举行了首次总统大选,路德维希奇比罗夫当选总统。在2001年11月18日和12月6日举行的两轮总统大选中,爱德华科科伊特(原名科科耶夫)当选总统。科科伊特积极主张以联系国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目前在南奥塞梯境内通行货币是卢布,官方语言为俄语,近半数南奥塞梯居民拥有俄罗斯国籍。

自此至2004年中,南奥塞梯大体维持和平状态。2004年6月,局面因格鲁吉亚加强打击走私而再度紧张。一连串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十数人的伤亡。格鲁吉亚政府也指责俄国的维和部队偏袒南奥塞梯政府,并希望以联合国部队取代之。

格鲁吉亚在苏联解体后,逐渐向西方靠拢,接受美国的军事与经济援助,美国也依赖当地的油管,得以不经由俄罗斯领土输出里海石油至西方国家。格鲁吉亚不但是美国在反恐战争的盟友,近年来更积极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俄罗斯近年来凭其庞大能源蕴藏重新崛起,由于南奥塞梯地区是重要的能源运输路线,东西双方都势在必得,俄罗斯为防止北约东扩,即以南奥塞梯的独立问题牵制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进程。

2008年4月,格鲁吉亚传出可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消息。双方冲突也因此一触即发。当然实际上俄格交恶的真实原因是美国不断介入高加索地区,影响了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利益,而格政府近年与美国政府的合作加深了俄罗斯的担忧。

自2008年8月1日以来,双方交火事件不断,该地区局势趋于紧张。8月7日深夜,也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正式开幕的同时,格鲁吉亚出兵突袭南奥塞梯,并宣称包围了首府茨欣瓦利。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并对茨欣瓦利市进行炮击,使冲突地区局势骤然恶化。紧接着,俄第58集团军和第74空降兵师的部分军队逾万名士兵于8日和9日相继借道北奥塞梯开进南奥塞梯。随后双方军队展开激烈交火,俄罗斯对格鲁吉亚本土展开空袭。随后,阿布哈兹地区也被卷入到战争状态。到8月10日,格鲁吉亚向俄提出停火外交照会,双方于13日原则上停火。数天以后,据俄罗斯电视台26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已签署命令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8月27日,格鲁吉亚外交部对此作出正式回应,宣布将降低同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级别,撤回格鲁吉亚驻俄使馆的绝大部分外交人员。8月28日,格鲁吉亚通过与俄罗斯断交的决议,9月2日,格鲁吉亚正式宣布同俄罗斯断交。

经济


国情

格鲁吉亚是一个工业农业国,自然资源贫乏,主要矿产有煤、铜、多金属矿石、重金石等。锰矿石储量丰富,水力资源也十分丰富。近年来,格鲁吉亚在西部、东部和黑海地区还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独立后,格鲁吉亚致力于建立自由市场经济,并在国际组织的指导和援助下进行经济改革。格鲁吉亚境内有许多著名的矿泉疗养区和气候性疗养区,如加格拉、苏呼米等。人均GDP:USD$3100

贫穷人口比率:54%

工业

工业生产中以锰矿石、铁合金、钢管、电力机车、载重汽车、金属切割机床、钢筋混凝土等为主,尤以锰矿石开采闻名。轻工业产品以食品加工著称,主要产品有罐头、葡萄酒等。格鲁吉亚酿造的葡萄酒著称于世。

农业

主要包括茶业、柑桔、葡萄和果树栽培等。畜牧业和养蚕业较发达。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向日葵、大豆、甜菜等。但谷物产量较低,不能自给。

交通

格鲁吉亚位于外高加索中西部,地处欧亚交界,是连接两个大陆的天然纽带,是古丝绸之路和现代欧亚交通走廊必经之地,是东西方(黑海和里海)和南北(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 交通干线的枢纽,也是中亚地区向西欧国家输送石油、天然气及干散货最短的运输干线,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重要,每年仅过境运输的营业额就超过20亿美元。

航空

格鲁吉亚现有4家本国航空公司和13家外国航空公司,其中包括奥地利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德国汉莎、和土耳其航空公司等, 从第比利斯可直接飞往伊斯坦布尔、伦敦、慕尼黑、敖德萨、科隆、里加、特拉维夫、基辅、雅典、法兰克福、巴黎、阿姆斯特丹、迪拜、维也纳等。格鲁吉亚客货运输的98%由第比利斯国际机场完成,2005年,经过第比利斯机场运送乘客增长36%,从2004年的402388人升至2005年的547160人,运输货物1600吨。格航空系统按照国际标准要求正逐步走向现代化, 2006年由土耳其TAV-URBAN财团以BOT方式投资6200万美元完成了第比利斯机场及周边地区的重建工程,使第比利斯机场成为符合国际标准崭新的国际机场。该财团还投资2700万美元完成巴统(BATUMI)机场改扩建工程,并已投入使用。目前,TAV-URBAN财团已获得两个机场为期20年的经营管理权。根据此前已达成的格-土两国协议,巴统机场还将为土耳其国内航班服务。

格鲁吉亚于1994年加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于2005年加入欧洲民航会议(ECAC)

港口

位于黑海沿岸的巴统和波季港(POTI)是格重要港口,随着格政府将过境运输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其在格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发突显。2004年港口货运量总计为1430万吨,2005年1710万吨,2006年约1995万吨。

1、波季港

波季港是格鲁吉亚最古老的港口,1858年建造,便利的地理位置使波季港成为进入高加索和中亚的大门,也是连接欧洲和中亚的最短航线的港口。波季港占地49公顷,有15个货运泊位,其中11个装备了门式起重机(起重量6-40吨),可运输各种类型货物和液体产品, 7个泊位被长期租赁。港口在2005年有610万吨的运货量。

波地港与乌克兰的ilichevsk、保加利亚的varna、俄罗斯的kavkaz港以铁路轮渡相连接,同俄罗斯的novorossisk、保加利亚的Burgas和土耳其的rize港以公路轮渡相连。

铁路

格铁路的主要干线贯穿全国,从阿塞拜疆的巴库(BAKU)途经第比利斯、萨姆特雷迪亚(SAMTREDIA),拐过巴统和波季后途经苏呼米(SOKHUMI)进入俄罗斯。格现有电气化铁路1583公里,其中80%地处多山地区,坡度达到4。9%,247公里曲线半径小于300米。格铁路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体系,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铁路签有合作协议,相互提供过境运输交通便利。

公路

格公路网由1474公里的干路(其中约70%条件较好)、3326公里的二级公路(其中60%以上条件差,需修复)和15439公里的地方道路(大部分路况很差)组成。格独立后,由于经济不振,对道路建设的投入大幅度下降,根据格有关部门的统计,公路维护费用支出从1988年的1。251亿拉里(5950万美元)减少至2002年的2480万拉里(1240万美元)。恶劣的公路网络制约了货物和人员往来,使途径格过境运输走廊运往黑海港口的货物运输成本高昂,减少了过境运输数量和收入。新政府上台后注重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加大投入, 2003年投入5140万拉里,2004年6780万拉里,2005年1。403亿拉里,2006年1。813亿拉里,2007年计划投入4。59亿拉里。 2005年格鲁吉亚得到国际社会超过2。95亿美元的援助基金,其中1。022亿美元用于重建和建设萨姆茨赫-扎瓦赫季地区(Samtskhe–Javakhet)近245公里公路(目前汇率:1美元约等于1。65拉里)。

2005年格公路运货量为26。9万吨,增长4。7%,客运量为263。4万人次(增长1。2%)。

军事


军制

格鲁吉亚武装力量建于1992年4月30日。根据《国防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确定国家的国防政策和通过国防领域的法律。总统担任武装力量总司令,国防部负责指挥武装力量。格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基本目标是保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目前,格已基本实现军队职业化。

2006年格国防部组建陆军司令部,编制60人,隶属格武装力量联合司令部。12月,格议会一读通过“预备役法”。据该法案,格27-4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进行18天的集训。女性公民自愿参加。议员及参选候选人、神职人员,外交官免训。

2007年2月,格总统、防长和议会国防安全委员会主席共同签署新的军官条例,格将从大学和军校毕业生中选拔人才,为武装力量建立优秀的军官队伍。

军力

2008年议会通过决议将格军队兵力从3。2万人增加至3。7万人,后因八月战争而未能完成。

军备

格军编成陆军、空军、海军三个军种,主要装备有坦克、飞机、小型舰艇、火炮等。

2008年格国防预算为9。9亿美元。

外交


国策

主张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等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奉行均衡外交战略,密切与美国关系同时调整对俄罗斯关系;积极谋求与欧洲实现一体化;积极谋取经济援助;重视同独联体各国和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格中关系

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格鲁吉亚独立。1992年6月9日,格鲁吉亚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6年4月,萨卡什维利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

相关分词: 格鲁吉亚 格鲁 鲁吉 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