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价值理论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公共政策价值理论


公共政策价值理论(Theory of Public Value)

价值取向是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政策的内容和结果,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最终目的,是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公共政策价值需要回答:整个政策活动究竟是围绕何种意图来安排和展开的?公共部门究竟为了什么目的将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配置起来?个体和群体、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在政策活动中究竟得到什么?

现代的政策更加重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公平与效率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谐社会”是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的现实取向。

当前,西方公共政策价值分析主要关注如下问题:

加强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问题的研究。

提出规范现实价值与伦理差异的具体理论准则。

从不同角度加强公共政策效率的研究。

对决策伦理的研究。

对公共政策合理性的探讨。

对公共政策冲突的研究。

我国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政策价值取向。

建国之初,我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是更多地主张公平,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更注重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社会”的理念成为新时期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国内学者对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探讨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公共政策的执行问题研究;对公共政策失误的研究;对公共政策合理性的论述。

研究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意义

以往的公共政策研究主张“价值中立”和“唯技术是从”。这样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容易产生偏颇,进而导致政策失误、政策失灵。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衡量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公共政策价值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急需要重新定位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最重要的手段,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科学民主应当成为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追求的题中之义。

“和谐社会”理念理应成为我国现代公共政策价值的实践取向。

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问题

公平与效率——基本价值取向 。

效率导向论者认为,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公平论者认为,公共政策应当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而将效率的事情交由企业和市场去解决。

统一论者认为,在处理公正与效率的问题上,公共政策应当从中观的角度将宏观、中观与微观结合起来,统合效率与公平问题。

超越论者认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即每个人都成为自主的、负责的、具有创造力的和能动的人。

“以人为本”——核心价值取向 。

“和谐社会”——现实取向。

还有人认为,公共政策的最高价值取向正义,底线是秩序。

实现“和谐社会”理念的基本措施

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机会不公;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等。

如何实现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以公平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依据和基础。

在政策运行过程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原则。

把公平精神贯穿于公共政策的评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