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志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冠县志


冠县纂修地方志始于明嘉靖年间,至民国时期,先后9次修志,修成志书8部,现存7部。现存《冠县志》有:知县姚本修纂的明嘉靖本;知县谈自省纂订的明万历本;知县虞际昌增修的清康熙本;知县梁永康纂修的清道光本;知县韩光鼎修的清光绪本;县长侯光陆监修、陈熙雍等纂的民国本;另有清末佚名编纂的《冠县乡土志》。除清光绪本《冠县志》、清末《冠县乡土志》为稿本外,其他均有刻本。新中国成立后,于1960年曾成立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出约50万字的县志草稿,未成书。

新编《冠县志》的编纂始于1983年,于2001年出版。其记述时限,上限不求一律,大部分编章为近代开始的1840年或事物的发端,历史述要、大事记、行政区域志、人物传、人物表等编适当上溯至有历史记载或隋开皇六年(586) 建县;下限,总述卷、人物卷至1998年,其他卷一般至1987年。本志按总述、地理、经济(上、中、下)、政治(上、下)、文化、人物诸大类设卷,卷以下按事业或事物的内容、形式立志设编。全志除卷首序、凡例和卷末编纂始末、跋等外,共设:县情概况、历史述要、大事记、行政区域、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贸易、财税金融、经济管理、政党群团、政权政协、人事劳动、民政信访外事侨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宗教风俗语言、人物传、人物表、人名录28篇。

冠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边陲。隋开皇六年(586) 建冠氏县,明洪武三年(1370)始称冠县。1998年末,全县总面积1152平方千米,分7镇、15乡、751个行政村,728915人,汉族人口占98.2%, 有回族、满族、壮族、藏族、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境内地貌是由古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势开阔平坦,但略有起伏。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矿藏资源、生物资源等。土特名产有鸭梨、红枣、圈椅、“冠宜春”白酒等。 冠县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闪光点。境内有鲧堤,当系唐虞时代的部落首领鲧受尧派遣治水时所筑。春秋,境内有冠氏邑、黄邑(黄城),《史记》有“齐伐晋,毁皇城”的记载。孔子的大弟子冉雍曾在境内讲学并卒葬于此。大思想家孟子曾路经境内今前张平村,在此晓谕纵横家景春,留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千古名言。唐代,县人路群兄弟、父子5人均为进士,在朝廷任监察御史、中书令等要职,受到朝野注目。北宋,辽国萧太后及其弟鞑览侵宋澶渊时,曾在境内今肖城屯兵,所筑歇马城及点将台至今犹存。金、元之际,大文学家元好问侨寓县内4年, 写出了大量诗作。明代,县人读书之风甚胜,有进士15人,在外为官有记载者达260余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 ,县内小刘贯庄人宋景诗、七里韩村人杨泰等揭竿而起,发动了天龙八卦教起义,连克鲁、冀13座县城。清同治二年(1863),被招安的宋景诗率部回到县内,再举义旗,与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等所率清军决战,震动朝廷。几乎与宋景诗起义同时, 县内武庄“千古奇丐”武训行乞积累钱财,办起3处义学,受到世人钦敬。始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的县内梨园屯村民与外国传教士在玉皇庙原址因修玉皇庙还是建天主堂的“庙堂之争”,引发了近代史上著名的“冠县教案”,使冠县成为全国义和团爱国运动的发祥地。1922年前后在济南求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县人张永珍,成为山东较早的中共党员之一。1927年,县民赵培元以红枪会的名义领导县民武装抗捐,与反动军警展开血战,产生了较大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冠县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共鲁西特委机关常驻冠县,八路军先遣纵队在冠县组建,邓小平亲到冠县指导抗日斗争,时冠县被称之为“小苏维埃”。解放战争时期,冠县作为老解放区, 拥军支前,参军参战,有400余名干部北上南下,支援新区的工作,号称“干部母县”。新中国成立后仅担任过副省、副部及副军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即达20余人,涌现出赵健民、徐运北、许梦侠、王维群、焦善民等一大批共和国的栋梁之材。1982年初,县内大曲村全体社员给中共中央的信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杨德中等到大曲村看望社员群众。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冠县大力发展林业,其成就享誉国内外,先后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林业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最佳县”、“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等称号。先后有30多个国家的林业专家、外交使团到县内参观考察林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冠县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经济有了长足发展。1998年,农业总产值20.5173亿元,工业总产值62406.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25亿元,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较大发展。

相关分词: 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