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观世音


1 四大菩萨之一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中文名:观世音

外文名:Avalokitevara

别名:观音菩萨、观音大士

职业:菩萨

主要成就: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象征:慈悲和智慧



^简介


观自在本为男身,传到中国后,因为传说救苦救难,很多闺中女子竞相参拜。封建时代认为不雅,加上观音有众多法像,因此人们将观音像塑为男身女面。但宋朝之后按中国古代仕女形象而创作出来的观音菩萨像却成为主流。观音是佛教的大菩萨,主慈悲,故称“大悲观世音菩萨”,无量劫以前,就成佛了,号“正法明如来”,见众生苦难,倒驾慈航,做了菩萨。

^基本信息


观世音菩萨,也称观自在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简称。又作南无观世音、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等。因观世音菩萨曾经发愿,任何人在遇到无论任何灾难时,只要一心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时,即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度——“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因此,名为“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Avalokitevara),在中文佛典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也有学者认为,唐朝以前就已出现“观音”简称,如后汉时期的《成具光明定意经》。且唐朝诸多佛经典籍中,并未避讳“世”字。(来看唐代避讳制度:李世民即位后,朝廷颁令:“依礼,二名不偏讳……其官号、人名、公私文集,有‘世民’二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此处考证引自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窥音」、「现音声」、「圣观音」等。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百姓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菩萨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菩萨是久已成就的古佛,号“正法明如来”,为度众生倒驾慈航,现菩萨身。菩萨有三十二应,佛,天人,罗汉,男、女,童子,官员,居士种种等身相,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现何身而为说法,随缘救度。菩萨无极之体,当然更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执着了。古印度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像既有现男相也有现女相的。到中国南宋以后,女性的观音菩萨相已深植中国百姓心中。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无形而无所不在,在国际上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菩萨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在智、悲、行、愿之中,观音菩萨在娑婆人间救苦救难的品格,使其成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观世音菩萨就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信仰希冀。

菩萨的应化道场,到处有记载。例如,陕西的南五台山、大香山,浙江天竺(音zhú竹)山、南海普陀山。尤其是位于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世称观世音菩萨道场,其名载于《华严经》。历代皇帝屡屡敕(音chì赤)建,举世钦崇,各国景仰。

^观音由来


^由宿世悲愿得名

《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以修四自利得名

《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由证果利他得名

《法华经普门品》谓释迦牟尼佛就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复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解释


观世音菩萨的意思,可有两种解释:

1.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致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生起贪嗔爱恶的烦恼,促成杀盗淫妄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这也就是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能不受所动,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

2.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说的:「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可见,《楞严经》是依观世音菩萨法门的自修而言,而《法华经》(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根据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作一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作用。」(见《太虚全书杂藏》五五一页)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萨依智能之体,起慈悲之用,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自由自在,无所障碍,因名观世音。亦名观自在。或有人说:旧译名观世音,新译名观自在,征之佛经,并不尽然。或说观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观世音,更不可信。其实,观世音即是观自在,观自在亦即是观世音,而大悲心陀罗尼经,世尊则名之为观世音自在。

^常念观音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之音声,无苦不拔,无乐不与。

九法界众生,无论是内在身心疾病绵缠,烦恼困扰,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事业上,人事上,甚至聪明智能,菩提上进,乃至佛果,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即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令其离苦得乐,称心如意。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又云:「争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

《楞严经》中,观音菩萨说:「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法华经》中释尊亦告无尽意菩萨:「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与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佛说十一面观音神咒经》中,观音菩萨言:「世尊,我观世音菩萨名字,难可得闻,若复有人,称十万亿诸佛名字,或复有人称观世音菩萨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无异。」又云:「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众生,昼夜殷勤,称我名者,皆得阿毗跋致地,现身得离一切苦恼,一切障难,一切怖畏,及三业罪,悉得除灭。况复有人,依此经教,如法修行,当知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在掌中。」释尊亦在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中告诉阿难:「但常称名号,等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数如来功德。何况至诚供养,其福无量。」

因为观世音菩萨,无论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业,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爱护众生,作无限度、无止境的救济工作;何止悲心拔苦,且大慈与乐。所以慈悲,是观音菩萨的志愿,慈悲,是观音菩萨的德性,慈悲,亦是观音菩萨的特殊功德。观音菩萨,由于无限慈悲的驱使,曾经救拔无边众生的苦恼,成就无量众生的道业。凡称念菩萨圣号之人,其功德不但与称念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法王子相等,且与称念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数如来功德相等。

当今之世,人间苦难重重,灾祸频生,正急于需要观音菩萨的慈悲救济。如果人皆能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人皆能学习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人皆能发扬光大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平等与乐的精神,使自己与他人都变为现代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自然可以溶化人心的仇恨,止息人间的斗争,以及拯救全世界人类的不幸,给予全世界人类生活上的幸福,与心灵上的快乐!

^般若心经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出于佛教中非常重要的600卷大般若经中,内容通过观世音菩萨答问并得到佛的赞叹而诠释甚深的大乘修心法要。因字数虽少,却概括了般若经的心要,故一般作为单行本流传于世。是流传最广、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的佛经之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十二大愿


第一:广发弘誓愿: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众生消烦恼。

第二:常居南海愿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观世音。

第三:寻声救苦愿 :为人诸病卧高床,诚念大士得安康。

第四:能除危险愿: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第五:甘露洒心愿:观音慈把甘露洒,烦恼于是化成莲。

第六:常行平等愿:弥陀加持常有念,随似观音平等心。

第七:誓灭三涂愿:观音菩萨救苦声,愿度三涂除诸障。

第八:枷锁解脱愿:志心持念观自在,枷锁苦痛得解脱。

第九:度尽众生愿:有情众生誓愿度,旷劫精勤慈悲海。

第十:接引西方愿:虚空之中引净土,至心诚念观世音。

第十一:弥陀受记愿:观音精勤宏愿力,弥陀受记下世佛。

第十二:果修十二愿:十二大愿弘誓深,有情共证无上道。

^大悲神咒


本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分,共有八十四句。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傩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它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因由是:有一次他曾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了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

至于本咒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阿难说:这是起因於观音菩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说:「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於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所以我们应以十分虔敬的信心与清静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获得无上的利益。沉沦在三界五趣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辅助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

^大悲咒的因缘

1、为诸众生得安乐故。

2、除一切病故。

3、得寿命故。

4、得富饶故。

5、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

6、离障难故。

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

8、成就一切诸善根故。

9、远杂一切诸怖畏故。

10、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

^大悲神咒的修法

1、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

2、住于净室,澡浴清净,著净衣服。

3、悬旛、燃灯,备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

4、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

^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或称“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呗咪吽”,梵文天城体为梵文拉丁文转写为 Om ma?i padme hūm。汉字发音为: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

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念诵本咒即特别启请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常持诵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刑罚、非时死之恐惧,寿命增加,财富充盈。所以,在藏区常常可以看到人们手摇转经筒,口诵“六字真言”的景象。

^发愿偈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佛典记载


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为方便阅读,以下内容已进行了白话。如有不当之处,请以原经文为准。)

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不眴太子上前禀白佛陀说:“世尊,今日我以广大音声,告知一切的众生,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菩萨道的时候,若有众生遭受到种种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的时候,没有可以求救保护的人,没有依靠也没有房屋。如果他能够忆念著我,称念我的名号,而那个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者,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佛果。世尊,我今天更当为了众生的缘故,发起最上殊胜的大愿,期愿假使当转轮圣王(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安乐世界,作完种种诸佛度化众生的胜事,入于无余涅盘之后,乃至正法仍然住世时,我将在那时,修菩萨道利益众生。当无量寿佛正法在初夜分灭去之后,我即刻在其后的夜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佛果,继续度化一切众生。”

当时宝藏佛,马上为他授记说:“你观察忆念诸天人民、以及三恶道中一切众生,而生起大悲心,为了断除众生一切的苦恼,为了令众生住于安稳快乐的处所之缘故,我今日应当命名你为‘观世音’,无量寿佛入涅盘后,第二个恒河沙数等阿僧祇劫,彼国土转名为‘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宝物,无量无边,是安乐世界所不能及的,你在菩提树下,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为:‘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此二位大菩萨,于金光狮子游戏如来之处,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将来无量久远不可计数时劫之后,阿弥陀佛当入涅盘。入涅盘后,正法住世的时间,与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寿命相等。阿弥陀佛住世及入涅盘后,所度化的众生,其数量悉皆相同平等、无量无边。阿弥陀佛入涅盘后,某些众生即见不到佛,但如果有菩萨证得念佛三昧者,即可时时见到阿弥陀佛的法身常住不灭。阿弥陀佛示现灭度之后,极乐世界一切宝物,流水浴池各色莲华,以及众宝所成的一切行树,仍然恒常演说法音,与阿弥陀佛亲身说法没有差异。

又《大悲经》言:佛在补陀落伽山,观世音菩萨的宫殿,众宝庄严的道场之中。此时观世音菩萨,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自己说明自己于过去无量亿劫前,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所,承受学习‘大悲心大陀罗尼’(大悲咒),即刻从初地菩萨顿时超越到第八地菩萨,应时具足千手千眼。由于受持此大悲神咒的缘故,生生世世所在之处,皆得恒常在诸佛面前莲华化生。因此观世音菩萨发誓愿说:“假使有众生,能受持读诵大悲神咒者,若不能往生诸佛清净国土者,我即发誓不成无上正等正觉。”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提到过。在显教方面,例如:《法华经》、《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宝积经》第八十二卷及第一百卷、《楞严经》卷六、《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一、《新译华严经》第六十八卷、《悲华经》、《地藏经》、《阿弥陀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以及《观无量寿经》等;在密教方面则有:《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世音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陀罗尼集经》、《一切功德庄严王经》,《大悲心陀罗尼经》、《清静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大方广曼殊师利经》、《大日经疏》卷五、《千光眼观世音菩萨秘密法经》、《理趣经》、《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阿俐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不空绢索神变真言经》等。

^菩萨三身


^菩萨法身

观世音菩萨是久已成就的一尊古佛,原号“正法明如来”,法身不离常寂光净土。为普渡众生,倒驾慈航,又以菩萨身示现在三千大千世界,分身百千万亿,寻声救苦,救度有缘众生,广做梦中佛事,是千处祈求千处应的一生补处菩萨。在法界宇宙星系中,正法明如来所教化的菩萨摩诃萨已无量无边。菩萨悲愿无尽,无怨无悔,慈悲智慧不可思议。在无量劫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灭度时,观音菩萨就会在当日下半夜示现成佛,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运持西方极乐世界正法。

^菩萨报身

报身即俗话说的菩萨真身,《佛说观无量寿经》载:观世音菩萨身长八十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妙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界。臂如红莲花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花。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菩萨化身与男女形相

据《悲华经》的记载,观世音无量劫前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宝藏如来给他起名叫观世音。《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世音”。

观世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现在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像,多是女相。不过在当时,观世音大多示现威武的丈夫相。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大都男相,印度的观世音菩萨也有很多是现男相的。

佛经说观音大士,周游法界,常以种种善巧和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现之而为说法,即是三十二应。观音菩萨是久已成就的古佛,原名正法明如来,菩萨法身不离寂光净土,而分身百千万,应化三千大千世界广做梦中佛事,示现菩萨等相,寻声救苦,助佛弘化,广度众生。菩萨无极之体,早已超三界之外,当然更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执着了。菩萨三十二应,佛,天人,罗汉,男,女,童子,官员,居士等,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以何身为现而为说法,随缘救度。我国南宋以后,观音菩萨像多以女相为主,广受百姓欢迎。到现代,女相的观音菩萨形相已深植大众百姓心中。

^密宗不空羂索观世音

不空羂索观音,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中的六观音之一,以同等的大慈与同体的大悲平等导引化度众生,密号称“等引金刚”。不空羂索观音是菩萨兼明王,所以此尊又是莲花部的悉地王、不空王、广大明王,以慈悲羂索舞动法界,救济慈航。不空羂索观音以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四种方便法门摄受众生,使一切众生欢喜接受教化,进而信乐佛法,舍妄归真,入佛智海。故知,菩萨外行四摄法,内以无尽的大慈悲心,运用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方能利乐有情,同成佛道。

^普门示现


^随缘赴应 示现种种形象

观音菩萨分身无数,随缘普度,形象众多。他在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西方三尊”之一,与大势至菩萨一起随侍于阿弥陀佛像身边时,此时的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上有化阿弥陀佛像,庄严殊胜超妙无比。

在密宗中,菩萨也有种种示现,如:十一面观音、四臂观音、六观音等。

几千年来,观音大士在中土慈航普度,随缘救度的无数感应故事在亿万百姓中代代流传。因此,也化现出更多的菩萨形相,还有:送子观音,杨柳观音,龙头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泷见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缛观音,阿摩提观音,叶衣观音,琉璃观音,多罗尊观音,蛤蛎观音,六时观音,普悲观音,一如观音,马郎妇观音,不二观音,洒水观音等。这些形相背后,都有一个个感人故事与传说。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菩萨化身之舍利

观世音菩萨化身无数。在中国,菩萨化身之高僧应迹也很多。如:2003年12月30日,经过考古人员初步考证,12月28日从江苏江阴青阳镇悟空村悟空寺华藏塔地宫出土的石函内银瓶确实瘗藏舍利,并且是唐代高僧泗洲大圣僧伽大师、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观音菩萨”化身的真身舍利[僧伽在佛教典籍中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唐朝时的一些观音像即以僧伽容貌为模本,石函内有影青瓷钵,钵内横放着一个影青点彩净瓶。净瓶内发现数十粒舍利。另有鎏金大拇指和凤首龙身银坐龙等宝物。这些舍利五彩斑斓,以白色为主,晶莹发亮,外表圆润光滑。

^民间信仰


观世音菩萨圣诞在农历二月十九日。

观音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如天台宗、密别传有“六观音”,禅宗亦有各种观音像。观音菩萨更是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辅佐阿弥陀佛救度接引众生,净土宗称为“西方三圣”。从隋唐以来,民间观音信仰日趋深入和广泛,并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农历宗教节日: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观音圣诞是大节日,这天,大家一起素食斋戒,或者一起朝圣,或参加庄严的观音法会,沐浴佛法梵音,净化心灵。

观音菩萨圣诞的起源和依据,现在均无法考定。但这并不重要,因按照佛教讲,菩萨实是无量劫前就已成就的一尊古佛,为普度众生倒驾慈航而来。所谓菩萨生日,其实是我们娑婆世界人们的一种表法需要。每逢这三个节日,寺院均要举行庆祝仪式,其一般祝仪是:唱《香赞》,诵菩萨名、《大悲咒》,唱《观音大士赞》、《观音菩萨偈》、念观音圣号,拜愿,三皈依毕。广大佛教徒庆祝观音圣诞的香会称作观音会。普陀山是观音会的中心,为观音道场,因而香会更是盛大、壮观。

不仅仅在寺院,在中国几乎大多普通百姓的家庭,都供着观音像,早晚一炉香。

观音信仰在民间历久不衰,许多并没能深入了解佛法三昧的普通人们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其实是一种对"真善美"的希望和追求,也是国人心灵深处对大士慈航普度的伟大精神的信仰和希翼。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无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祝圣仪规


(香赞)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称圣号)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大悲咒)南无喝啰怛那哆罗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酰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酰。卢迦帝。迦罗帝。夷酰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酰摩酰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摩罚摩啰。穆帝隶。伊酰伊酰。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罗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七遍)

(心经一遍,内容见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赞偈)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菩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熏盟,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无菩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绕佛约数百声然后各归原位)

(拜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

南无阿弥陀佛(三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十二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拜)

(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礼毕)

^印光大师开示


示迹之记,文词典雅,叙事精详。惜于菩萨不思议无作妙力,殊欠发挥。量不揣固陋,勉述一赞,以冠于首。俾事理交融,体用咸彰。生之所以能感,圣之所以能应,俱在斯焉。以企后之览者,发菩提心,见贤思齐。以观音之心为心,以观音之事为事。庶可亦为未来世之观世音耳。虽文不雅驯,而其意义有可取焉。赞曰。

观音大士,于无量劫,久成佛道。

为度众生,不离寂光,现菩萨身。

又复普应群机,垂形六道。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度脱群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万卉。虽则了无计虑,而复毫不差殊。良由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即众生之念以为心,尽法界之境以为量。是知无尽法界,无量众生,咸在菩萨寂照心中。故得云布慈门,波腾悲海,有感即赴,无愿不从也。------(释圣量和南谨述)

观世音菩萨赞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浩浩红莲安足下,湾湾秋月锁眉头。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文抄增广卷四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首像赞 猗欤大士,誓愿难宣,悲运同体,慈起无缘。

寻声救苦,随类逐形,普现色身,遍情无情。

若有众生,遇诸苦难,一称其名,立见救援。

富寿儿女,凡有所求,礼拜供养,随愿悉酬。

何以称名,便获感通,由菩萨心,久证真空。

无心之心,合生佛心,众生迷背,无从受恩。

因遇灾难,并所恳叨,一发诚心,感应道交。

虽住寂光,悲愿无央,复现菩萨,辅弼法王。

十法界身,无身不现,三际竖穷,十方横遍。

菩萨功德,难尽赞扬,垂示梗概,作长夜光。

特祈江西,居士止净,遍阅藏典,撰为赞颂。

恭摹圣像,遍界流布,普令含识,同蒙覆护。

---文抄增广卷四泥金绘像普门品颂

大哉观世音,彻证法界藏,乘大悲愿力,普现诸色相。

寻声以救苦,随感而遍应,如月到中天,万川悉印映。

以故一起念,念于菩萨名,遂于当念中,蒙救离灾刑。

世尊在灵鹫,广宣法华经,无尽意菩萨,以名敬致征。

世尊遂略说,现身救苦事,大地举一尘,略示少分义。

由是诸众生,得有所怙恃,如天地覆载,如父母抚育。

昔有一善士,欲广菩萨慈,泥金书普门,兼绘救苦仪。

年代已久远,幸得常保守,故致吴蜨卿,亲获谨承受。

欲启世正信,因祈为著语,愿令法界众,同证实相理。

乃忘其固陋,略表诸因缘,庶几见闻者,登第一义天。

---文抄增广卷四附录南五台山圆光寺观音菩萨示迹之记之序及观音赞

观音誓愿妙难思,赴感应机不失时。

救苦寻声磁吸铁,现身说法月印池。

尘刹国中咸事济,娑婆界内更垂慈。

深恩穷劫莫能赞,冀愍群萌普护持。

观世音誓愿深,度生悉出苦轮。

常念恭敬观世音,灾消吉庆临。

----文抄续编卷下观世音菩萨偈赞

愿此持诵胜功德,即蒙大士垂加被。

消除自他宿现业,增长我人胜善根。

永劫恒存大士心,遍界常行大士事。

尽未来际作饶益,普令有情无祸害。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咸皆尽灭除,世界永升平。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安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抄续编卷下观音七回向偈

^观音示现成道的传说


到了北宋,民间出现了关于观音在中国示现成道的故事。说是有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文化延伸


观音也是艺术的重要题材之一,盛唐时期,吴道子把宗教人物画推进到了极富表现力、生动感人的境地,其代表作就是“男观音像”。在敦煌莫高窟以观音为题材的壁画,主要有“千手观音变图”、“不空绢索观音变图”、“水月观音图”、“如意轮观音变图”、“观音经变图”等。明末丁云鹏所绘纸本墨色观音大士像,就与传统的画法不同。图中所绘的观音菩萨,状如圣母,披民露额,大眼小口,怀抱婴儿,坐于垫有兽皮状蒲团的石上,闭目沉思,空中有鹦鹉飞来。到了现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等人皆绘制过观音画像。观音绘画表现手法多样,工笔、写意不一而足,如姜耀南所绘纸本写意三十三观世音像,就十分典型。

^菩萨感应事迹


河北沧洲张汉儒,拜谒潮音洞,开始无所见。一位老人说,如果想见菩萨,应当虔诚祈祷。张于是跪下祈请。久之,看见金光,大士从石壁显现,侧立。张又祈愿,想看到菩萨正面,以便回去后摹像顶礼。大士即背洞面海,离人仅咫尺之遥。菩萨绀(音ɡàn干)发卷鬓,高颧隆准,衣绿色。在场大众,都欢喜礼拜。老人说:“我曾感得菩萨示现,所以舍身在这里帮助洒扫,已经多次看到菩萨了。”《居易录》

清时,临江(今四川忠县)丁兆禧,在四川经商。因求母病痊愈,到梵音洞进香,看见菩萨显现,但不很清晰。心里默念,我远涉风涛,斋戒而来,难道我心里还不够虔诚吗?刚动念头,忽然看到菩萨身出洞口,衣白色,前面站立着红衣童子,跟世上所绘塑的不相类似。《勉戒切要录》

元绍定庚寅年,国监胡炜,礼拜潮音洞。突然间,眼前大亮,看见一位僧人在右边,月盖长者、善财站在左边。又到善财洞,童子又现。宝盖珠鬘,林列在眼前。旁边有一座宝塔,晶彩焕发。《图书集成》

明时,秣(音mò末)陵(今南京)的刘某,生来就素食。二十九岁时,去朝拜南海普陀山,在船上发愿要见到菩萨。忽然,水面出现两朵莲花,一站童男,一站童女。随后,又看到菩萨坐在大莲花上。刘连忙礼拜,很快都不见了。《己求书》

清朝嘉庆年间,旗人(满族人)文海,与哥哥扶乩(音机)设坛,学《武备录》。家中原供养的观音菩萨,降坛指示他们说:“这些(扶乩、习武备录)不是正道,习之不利。你父亲做了很多善事,曾祖母持斋信善,所以报以世代显贵。你们兄弟学习这些,将有不测之祸,所以我来救你们。”很快,到二十一日,果然巨雷绕屋,一回想起来就双腿发抖。现在,我(作者)在江南做官,听说有《海南合编》的刻板,不敢自藏,也不敢说一字假话欺世,附载在书末,上报观音大士救拔的恩德。(文海,后来官至按察,享寿七十二。可见,人如能改过迁善,自可免祸获福。)《静涵笔记》

宋朝元嘉初年,僧人昙无竭,与徒弟二十多人,前往佛国求经,备经艰险。到达天竺后,路上遭遇一群野象,他们便竭诚念诵观音圣号。有一头狮子从林中出来,野象奔逃而去。又有怪牛,群吼而到,行将加害时,僧众又竭力念观音圣号,忽然天上有大鹫鸟飞来,牛群惊散,僧众得以免难。《高僧传初集》

晋时,尼师明感,起初被贼寇抓获,誓不受辱,备受各种苦楚。后来,遇到一位比丘,教给她《观音经》,她便习诵,昼夜不休。后来得到机会逃走,因不识路,进入一座穷山。有一头老虎前来为她带路,十多天后,到达青州。将进村庄时,老虎便不见了。《比丘尼传》

宋时,僧人显超,病中见佛菩萨来迎,莲花遍满,伎乐杂奏。弟子哀求恳请他住世,救众生苦,净相渐渐隐没。他于是又住世十五年,再闻天乐异香,佛及圣众齐现空中。于是圆寂。《圣贤录》

民国十一年(1922年),江西彭泽县的刘契净,礼拜梵音洞,看见菩萨叠现四像,便写下《大士现身记》记述此事。《普陀志》

^观世音菩萨感应传说


失明恢复视力

以前,在京沪路中点的常州天宁寺,有位双目失明的出家人,他行事很不方便,痛苦万分,後来经寺内住持和尚教导他每天拜佛,念诵“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号一千声,诵《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日子久了,一定可以重见光明。但失明的出家人,学诵困难,仅学念了普门品中的四句偈语∶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这一位失明多年的出家人,依了住持和尚的话,每天一心一意的在虔诚地念诵。过了数月,忽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视力开始恢复了,之后日渐好转竟重见天日。此出家师父至今仍活在人间,是我亲眼所见的。

怪病霍然而愈

前高雄要塞司令吕国桢将军,对佛教亦有研究,惟他的夫人吕黄义民,受了新式教育的影响,向来认为佛教为迷信,当然更不肯相信菩萨的灵感了,可是由於菩萨的慈悲,挽救了她,使她不得不皈依三宝。

吕夫人某次在某军事领袖家中,突然患起奇症,痛苦得无法忍受,当时即倒在床上,悲号狂叫不已,连床都下不来,更不能上汽车。结果无策,只好找来一部大卡车,连床带人一并抬上大卡车。送到医院,经医生打过了麻药,使她昏迷,才算从床上把她移到医院的病床上去。

经过三个多月,根本无法见效,孙立人将军夫人张清扬女士以朋友的立场劝她念观音菩萨,她遵循了朋友的善意,虔诚地念圣号。谁晓得竟即转轻,後日日念佛,果然恢复健康。吕夫人惊喜万分,乃将这事告诉某军事首长。这位首长认为这是她拜佛运动,乃使病转愈,这句话说得颇为「合情合理」,又使吕夫人减低了信心。她回到高雄,原病又发,天天到医院中去电疗,始终没有办法痊愈,後又经孙夫人劝导来凤山莲社皈依了佛教,虔诚的拜佛诵念圣号。某一夜梦见来莲社参加念佛会,一女士执一杯水交她喝下,此女士并告诉她如喝下去病即可转好。她很欢喜的喝下去了,不觉醒来乃是一梦。说起来真不可思议,吕夫人大病不药而愈。佛经“说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需常念。”菩萨悲心广大,寻声救苦。千处乞求千处应。常念圣号确不可思议。

竹报平安落水遇救。

陈嫦娥师姊是我们老莲友中最慈悲,最有趣的一位师姊;她已儿孙满堂,住在中市笃行路。现年七十八岁,但仍五根不衰,记忆力又强。有一次我问她:‘师姊!你拜佛那么虔诚,不知曾得过感应否?’她连说很多,于是打开话匣,便开始说起她亲自经历的事。嫦娥师姊说:‘约在十八年前,我住在乌日时,已经皈依三宝,早晚虔诚拜佛。有一天睡午觉,做了一个梦,看见一位穿白衣的女子,手拿一枝竹,大约四尺多长,两头用红布包扎,很是好看。那白衣女子对我说:“寿来啊!拿此竹子给你治病去。”此话说完就不见了。待我醒来,梦境还是依依目前,就对儿媳说了梦中事,儿媳亦是莫名其妙。

‘到了下午五点多钟,我的孙儿对我说,隔壁的某阿伯害了重感冒,要奶奶找草药给他吃。我就拿了一只篮仔,去找青草,半路上遇到一个孩童,他对我说:“阿婆!前边有一只恶犬会咬人,您要小心啊!”在路旁我就随手折了一枝竹子,对孩子说:“谢谢您,我有了这枝竹,狗来就不怕了。”真的狗就怕竹子,连吼也不敢吼一声。‘等我把药草找的足够时,在圳沟边,忽然一个牧童,牵著一只肚子很大的牛,那牛走近我时,突然越了一个头,竟把我一个倒头栽,翻身跌入大圳沟中,一丈多深的水中,这时我心中自忖一定没有命了,急流的水足踏不到底,我又不识水性,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那个牧童大叫我:“阿婆!你手里拿的那根竹子转向这边来。我把你拉起来”。我听了就将竹子转向牧童这边,双手紧紧握住,牧童倒颇有力,以上是嫦娥师姊所述的灵感经过。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那观音大士化作白衣女子对你说:寿来送此竹子给你做医生。梦竹原是最吉祥的,所谓‘竹报平安’的吉兆,这便是大医王无量寿佛的慈悲,为了救治你的一场横祸,令你免作水中冤魂,这枝竹就是先给你报平安的,可见佛法无边,真是不可思议。(当代念佛感应录)

^观音菩萨供养


每天三炷香的香火供养外,每月十五,应该用“御守盐”调和清水为神像、神龛清洗。“每月农历十八日、或者特别大事来临前需要祈愿求福时,应该在“御守宣”写上愿望,之后放在香炉上焚化。

^观音法门


观音法门从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大悲咒、普门品以及观世音菩萨的经典入手,菩萨是从耳根圆通观世间音声得证圣果,我们要修学,加上修习福慧善根,那是得大自在的法门。

要慈悲悯怜一切众生,只要利人不去伤害,帮助大家开创美好生命,远去痛苦。做对于所有人有利益和有贡献的事。

要学十善法、六波罗密、四摄法,不要生无明愤怒火,舍掉恨毒的心,以求明心见性。多学经典,为人说法。用一颗善良清净之心,去施与大家饮食、衣服、医药、和一切所需要的物品。

在耳根圆通中,做到口念、心记、耳听的三昧实修能力。和广修福慧以达到行解并重,进入菩萨无意识界大安乐中,这就是万千人民追求的妙法门。(方海权著)

2 微画雕

早在宋朝之前,民间就有了采用彩石、象牙等来雕刻观音神像,供养家中的习惯,但在石头中真实显现观世音形相的事例则鲜为人知。

这是一块天然形成的高山冻石中石英石质观音佛像,相貌端庄慈祥,经初山先生敬雕,一尊纯洁无比的观世音佛像跃现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上。他倒驾慈航,其身后圆光(即佛光)普照。

天工造化,见此天然形成的观世音形相不知是否观音感应哉。

观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举世钦崇,各国景仰。焚一柱香供奉观音菩萨,祝愿国泰民安、众生幸福!顿感快乐!

3 1985年赵雅芝主演电视剧


^基本信息


剧名:观世音

英文:Guan Shi Yin

年份:1985

主演: 赵雅芝、任达华、吴君如、戴志伟、刘丹、庄文清等

^剧情简介


兴林国国君妙庄王(刘丹)因灭佛而触怒上天,以致膝下无儿,只有三女。大女妙心(吴君如)和次女妙元(廖安丽)性情善妒;三女妙善(赵雅芝)天资聪颖,极具巧思,爱国爱民,被妙庄王视为皇位继承人。惟善生就慧根,崇尚佛法,不慕俗世名利,后更因拜佛而与妙庄王发生冲突,终离宫遁迹佛门。云天朗(任达华)为忠良之后,欲杀妙庄王,替父报仇。朗巧遇善,为之倾心,惜她一心向佛,坚拒其爱。时兴林国大权为国师把持,民不聊生。善不畏艰辛,上七重天取羊脂白玉瓶以救苍生,国师联同灭世魔尊合力阻止。魔尊更以妖火焚城,善不敌,而妙庄王亦被打下十八层地狱。究竟善能否战胜魔尊,拯救万民和父亲,继而得道成为「观世音」?

^分集剧情

第1集

兴林国国君妙庄王因灭佛而触怒上天,以致膝下无儿,只有三女。高中解元的王清平,带著仆人张松前往扬州,寻找指腹为婚的妻子田素真,途中遇盗贼抢劫,主仆的身分就此错置,观音庙的老僧救起清平,伤愈的清平,在佛前不断祈求张松的平安;张松被误认为解元,抬回县吏孙一正府上,一时的贪念,张松以主人之名住进田府

第2集

男扮女装到观音庙学画佛像的素真,与借住草寮的清平不期而遇,两人渐起情愫;张松沉迷於富裕的款待,一见素真的美色,更是惊为天人,逐渐遗忘对清平的愧疚。清平为探张松下落,找上县府衙门,却发现孙一正为酷吏,对其施政多所批评,孙一正遂阻止主仆相见,诱使张松继续假冒清平,并派金虎随行监视,不料两人於街上偶遇,孙一正先发制人,以抢劫解元之名,缉捕清平。

第3集

孙一正开堂审案,无惧无畏的清平驳倒所有控诉,当众说出自己才是王清平,为免众议,孙一正提前退堂,并计画严刑拷打,让清平屈打成招。眼见清平的才识,素真芳心暗许,怀疑张松身分不实,金虎亦觉事有蹊跷,暗中协助清平蒐集证明身分的证据。

第4集

金虎用计迫使孙一正释放清平,孙一正对金虎起了戒心。无端陷祸的清平请教老僧善恶之理,却无法理解僧人的用心。在金虎陪同下,清平前往田府认亲,田老爷却选择相信孙一正的说词,认为张松才是真解元,暗中报官,眼看清平又要落入酷吏手中……

第5集

心虚的张松一见清平便慌张逃离,清平与金虎尾随追出,希望张松自首认罪,不料张松竟推金虎撞墙後逃去,为避官差,金虎力劝清平离开,随後赶至的孙一正竟杀死金虎,嫁祸清平。清平在素真劝说下返回草寮,怒陈酷吏罪行,欲上京告御状。张松跟踪素真发现清平住处,清平始知素真就是自己未婚妻,震惊之际,孙一正带人包围草寮,素真挺身保护清平。

第6集

素真私会男子引起田老爷震怒,将其软禁家中。再度被押入牢内的清平,因张松的伪证和残酷的刑求,被逼画押,速判死刑。张松向素真表明爱意,素真极为不齿,无奈父亲听信谗言,一昧袒护张松,在行刑日当天,绝望的素真,准备投环悬梁,随清平而去。

第7集

刑场上,刽子手大刀砍下,清平却毫发无伤,屡试皆然,舆论四起,只得择日再审,素真喜极而泣,田府态度动摇,徬徨的张松巧遇观音庙的老和尚,劝点之间,善念渐起。在惠儿帮忙下,素真夜奔清平羁押处,执意相伴,村人转而同情两人,孙一正担心夜长梦多,决心先下毒手。

第8集

滴水不漏的牢房飞来了一只小鸟,把清平正欲食用的毒粥弄翻,救了清平一命。走投无路的张松蒙老和尚开示,知道勇於认错并忏悔,才是正确面对犯错的方法,因此决定救出清平。张松偷走笼牢钥匙,强背清平逃狱,不料遭酷吏暗算,大批人马在後追杀,张松身受重伤,清平跌落悬崖,下落不明。

第9集

孙一正将杀害金补头等罪行推至张松身上,择期问斩,素真万念俱灰,欲在画成百幅观音像後剃度出家。然而,就在孙一正志得意满之际,皇帝钦点的监斩官现身扬州,众人欣喜,酷吏错愕,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清平。

第10集

平静的金沙滩,一个谜样女子的到来,她出众的相貌引起了喧然大波… 然而拥有三妻四妾还妻管严的张大(施 羽 饰)却不害怕,欲联合聪明的大总管马良(李元伯 饰),誓言追到这难得一见的美娇娘。熟料,马良一见那女子就立刻发傻。因为那卖鱼女子与马良过世的挚爱小梅长的可是一模一样…

第11集

面对张大契而不舍的追求卖鱼女,马良内心无奈万千。 无奈无法忘怀旧情人「小梅」的马良遂下定决心破坏张大追求卖鱼女的计划。熟料反遭死对头-张安(张立威 饰)拆穿,马良顿时无言以对,遭张大赶出李府…

第12集

遭赶出李府的马良,为求「卖鱼女」不落入张大手中,万般无奈只有恳求见李夫人-秀秀(王 芳 饰),盼能阻止张大计谋。 市集中,镇上男子为求得卖鱼女好感大起争执。混乱中,镇上士绅-刘老将军(李全忠 饰)为平熄纷争,在卖鱼女首肯下出面为其主持姻缘…所有能在一个晚上把「普门品」熟背,且愿意终身持斋者,将是卖鱼女未来的夫婿…消息传开,整个金沙滩上男子人手一本「普门品」,为这宁静的小镇上引起一番波澜。

第13集

在张安暗中帮助下,张大虽通过了背经比赛,但连同马良与一向自视甚高的书生-李高才(郑国琳 饰),一共有十九人通过此次的比赛。在与卖鱼女商量後,刘老将军遂决定为这十九名再次举办背诵「金刚经」比赛,以求得最後人选。 然而,面对行为举止日渐失常的张大,李夫人决定会见这位另她夫婿成日魂不守舍的卖鱼女,一探究竟……

第14集

为赢得比赛,在张安一旁怂恿下,与张大联合再次施计,欲使马良与李高才两人在比赛中挫败下来。虽在老和尚几经开示下,马良仍不改其心志,表明争取到底;然而对一向自视甚高的李高才而言,「面子」才是他投入心力的动力。 争执中,张大与李高才两人相互打赌,如有一方输了此次比赛,将沦落为乞丐与小狗,为此…更将两人逼入了无可退路的窘境…

第15集

在李夫人一番劝说下,张大仍沈思於卖鱼女相貌,不愿退出背经比赛,逼得李夫人只有与张大摊牌--「如果输了这次比赛,张大得光溜溜的离开李府」…然而面对秀秀的条件说,张大没有後路可退,遂狠下心决意除掉此次比赛中的两大障碍---马良、李高才。 此时,张安盗卖李府地契遭马良识破,辗转告知张大,张安唯恐事露败迹,率人围堵马良,欲将其杀害……

第16集

李夫人适时的出现,及时将落入张安手中的马良救出,顺利参加背经比赛,赢得最後胜利。对於张大与李高才两人的落败,双双得实现当时所发下的誓言。 然而,顺利娶得卖鱼女为妻的马良,却怎麼也想不到在洞房花烛夜,新婚妻子竟然死去……

第17集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一个家庭就此破碎,使一对母子就此反目成仇…误解与怨恨随著时间而加深。 金大顺对母亲虽然不孝,但对自己唯一的儿子金招福却十分疼爱。然而大顺对母亲恶劣的态度,看在儿子招福眼中成为最坏的示范,更将他宠成一个目中无人,时时惹事的小孩。这一切看在母亲哑巴婆婆的眼里,却无能为力… 面对儿子与孙子的误解与排斥,不管哑巴婆婆如何努力,却无法改变子孙俩错误的观念。在苦闷的日子里,菩萨成为哑巴婆婆最大的心灵支柱…但金大顺父子,对哑巴婆婆虔诚的信仰,总是嗤之以鼻,十分不屑…

第18集

这年,镇上闹水灾,金母便拿家里的食物救济灾民,家门前常聚集大批乞丐,此举让金大顺甚为愤怒,驳斥母亲消灾积德的说法,将金母赶回她独居的破屋,不准她踏进金家门。此时,镇上来了一位四处说法开示的老和尚,听闻金大顺杀生逆母,特来点化,但金大顺却大加嘲弄,金母深感歉意,请老和尚回破屋用斋,同时希望僧人能度化儿子。隔天,金大顺再度与村人起口角,又听人谈论自己的不孝,气愤之下提起刀就到树林里乱砍,隐然听见树丛後传来阵阵哭声……

第19集

金大顺回头一看,竟发现一名女子正要上吊,犹豫之间,金大顺还是前去搭救,并引领她投宿观音寺,老和尚见金大顺仍有善心,欣然点头。在家苦等金大顺的招福,吃了金母特地做的卤素肉之後,就溜出去寻找父亲,却不慎摔入阴沟;金大顺回家寻不到儿子,却因疲累和酒意而睡去,醒来後大惊,四处寻找儿子,最後在郊外发现了招福,回家後招福却因脚伤溃烂,高烧不退,群医束手,村人劝金大顺让金母医治招福,却被金大顺严词拒绝。

第20集

原来在金大顺七岁时,父亲就得痨病过世,他不知父亲早已病入膏,只见母亲每日熬药给父亲喝,但父亲的病却越来越严重,因此断定母亲是杀人凶手,自此对母亲百般不敬,所以他宁愿背著儿子四处寻医,也不愿让金母来看招福,无法救孙的金母只能每日拜求观音,并请老和尚为招福诵经祈福,说也奇怪,招福听了诵经声便不再喊疼,金大顺终於相信僧人,动身前往普陀山寻找活观音。金大顺走後,金母日夜拜忏,诚心感动天,观音入梦来,传授金母救治招福的法门。

第21集

一路吃斋念佛前往普陀山的金大顺,因体力不济,昏倒路旁,被孝子阿平救了回去。阿平的父亲又盲又病,脾气暴躁,常拿手杖打阿平出气,但阿平从无怨言,侍亲至孝,金大顺想起自己对母亲的恶行,不禁汗颜,天未亮就启程赶路,路上遇卖鱼的渔民,誓愿行善的金大顺,也主动买鱼放生。在家里,由於金母的悉心照料,招福逐渐好转,见祖母不嫌脏地吸脓疮、敷药膏,招福深受感动。这天,金母上山采药,深夜未归,焦急的招福竟学金母跪拜观音,祈求救命婆婆平安归来。

第22集

金母拖著一身的烂泥回家,招福欢喜迎接,未料却换金母病倒,伤还没全好的招福毅然担起照顾祖母的责任,还学会煮饭、洗衣、捣药、餵饭,三天之後,金母清醒,眼见孙子的孝顺,满心欢喜,从此祖孙形影不离。

第23集(大结局)

来到普陀山的金大顺,不见活观音,幸遇富商王员外收留。乐善好施的王员外由於年轻时为色抛妻弃子,因此不被独生女原谅,而感到伤心不已。大顺看到王员外之女,因不愿宽恕,而导致一家苦痛的情形,不禁忏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亦然。此时老和尚再次现身,表示活观音早已在家救治招福,回家後见到第一个反穿衣、倒踏鞋的人,就是活观音。

4 安意如《观音》


^基本信息


作 者:安意如 著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

版 次:1页 数:267字 数:169000印刷时间:2011-8-1开 本:大32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 S B N:9787020085309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观音》延续了安意如之前古典优雅的创作风格,对元戏曲的代表性剧作《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等进行了优美的赏析。忙碌的现代人,有谁曾静静地坐在戏院里,领略昆曲软糯的声腔、曼妙的身段?以古典文学随笔闻名的安意如,带你畅读元戏曲的美丽与哀愁。她着力发掘元代戏曲中体现的人情、人性和自由浪漫的幻美精神,将今天的男男女女与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千丝万缕的情愫牵扯在一起。 戏写世道人心,人生百态。戏也是音。观音,观世间疾苦繁华,声声入耳,二在心。古典与时尚的融汇,传统与先锋的结合。安意如编著的《观音》这一年,是迷茫,挫折,欣悦的交集。那些怎么也不会老去的旋律,它们让我心醉神驰我企图把我所感知的美和人分享,它们是我年少至今的珍藏。如同小女孩的私物,在合适的时候,总想拿出来和人分享,即使它很有可能不值一晒。

^作者简介


安意如

作家,古典诗词赏析独树一帜,影响广泛。因《人生若只如初见》,为众熟知。《日月》是其最新作品。私家标签:文字修行、避世之心、无常、远游、隐居、诗茶相契、西藏云南、过往作品:《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观音》《陌上花开》《美人何处》《世有桃花》《惜春纪》

最新作品:《日月》

^目录


自序 石褪玉露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汉宫秋》

《雷峰塔》

《赵氏孤儿》

《救风尘》

《倩女离魂》

《琵琶记》和《荆钗记》

写在后面的话

相关分词: 观世音 观世 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