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考研辅导班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管理学考研辅导班




管理学概述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均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 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和形式。

所谓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是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的规定性


管理学的规定性是指管理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而管理学的规定性又取决于管理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性,即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哈罗德孔茨( H Koontz,《管理学》): 五种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牵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知名猎头烽火认同管理模式分为5种

1.亲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利用家族血缘关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内聚功能,也就是试图通过家族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从历史上看,虽然一个企业在其创业的时期,这种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确实起到过良好的作用。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尤其是当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以后,这种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就很快会出现问题。因为这种管理模式中所使用的家族血缘关系中的内聚性功能,会由其内聚性功能而转化成为内耗功能,因而这种管理模式也就应该被其他的管理模式所替代了。我国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时期对企业的正面影响几乎是99%,但是当企业跃过创业期以后,它对企业的负面作用也几乎是99%。这种管理模式的存在只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信用体制及法律体制还非常不完善,使得人们不敢把自己的资产交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使用,因而不得不采取这种亲情化管理模式。

2.友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也是在企业初创阶段有积极意义。在钱少的时候,也就是在哥们儿为朋友可以而且也愿意两肋插刀的时候,这种模式是很有内聚力量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企业利润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哥们儿的友情就淡化了,因而企业如果不随着发展而尽快调整这种管理模式,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企业很快衰落甚至破产。我国有一个民营企业叫“万通”,一开始就是五个情投意合的人创办的一个友情化企业,当时大家都可以卧薪尝胆,创业者之间完全可以不计较金钱。但是,当万通拿到第一笔大的利润的时候,五个人就开始有所摩擦。当时万通的比较大的股东叫冯仑,他还想继续坚持这种管理模式而使企业发展,他组织企业的创办者读《水浒》,让大家记取散伙与分裂的教训,但结果最后没有解决问题,只好几个人解散了这个企业,放弃了这种友情化管理模式。后来万通由于创业者各自另起炉灶而孵化了好几个企业。

3.温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强调管理应该是更多地调动人性的内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很快地发展。在企业中强调人情味的一面是对的,但是不能把强调人情味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则。人情味原则与企业管理原则是不同范畴的原则,因此,过度强调人情味,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企业最后往往都会失控,甚至还会破产。有人老是喜欢在企业管理中讲什么温情和讲什么良心,认为一个人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为被管理者想得很周到,那么被管理者就必然会有很好的回报,即努力工作,这样企业就会更好地发展。可见,温情化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想用情义中的良心原则来处理企业中的管理关系。在经济利益关系中,所谓的良心是很难谈得清楚的。良心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实际上就是一种伦理化的并以人情味为形式的经济利益的规范化回报方式。因此,如果笼统地讲什么良心,讲什么人性,不触及利益关系,不谈利益的互利,实际上是很难让被管理者好好干的,最终企业都是搞不好的。管理并不只是讲温情,而首先是利益关系的界定。有些人天生就是温情式的,对利益关系的界定往往是心慈手软,然而在企业管理中利益关系的界定是“冷酷无情”的,对利益关系的界定,到一定时候“手不辣”、“心不狠”是不行的。只有那种在各种利益关系面前“毫不手软”的人,尤其对利益关系的界定能“拉下脸”的人,才能成为职业经理人。例如,如果有人下岗的时候哭哭啼啼,一个人作为管理者心软了,无原则地可怜下岗者而让他上岗了,那这个人就完全有可能成不了职业经理人。

4.随机化管理模式

随机化管理模式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民营企业中的独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独裁式管理作为一种随机化管理,就是因为有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很独裁。他说了算,他随时可以任意改变任何规章制度,他的话就是原则和规则,因而这种管理属于随机性的管理。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行政干预,即政府机构可以任意干预一个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最后导致企业的管理非常的随意化。可见,这种管理模式要么是表现为民营企业中的独裁管理,要么是表现为国有企业体制中政府对企业的过度性行政干预。现在好多民营企业的垮台,就是因为这种随机化管理模式的推行而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创业者的话说错了,别人也无法发言矫正,甚至创业者的决策做错了,别人也无法更改,最后只能是企业完蛋。

5.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谓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当然,这种规则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是责权利对称的。因此,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如果不适当地“软化”一下也不好办,终究被管理的主要对象还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人是有各种各样的思维的,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完全讲制度化管理也不行。适当地吸收一点其他管理模式的那些优点,综合成一种带有混合性的企业管理模式。这样做可能会更好一点。这恐怕是中国这十几年来在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方面,大家所得出的共识性的结论。

——“本书目的是阐明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换句话说,孔茨认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或者说管理学就是这两部分的组合。 詹姆斯H唐纳利(J. H. Donelly,《管理学基础》):

——“讨论只与某一待定的(虽然也是相当广泛存在的)事例有关的管理过程。我们将就有限的资源(包括其他人的力量)的管理展开我们的讨论”,即管理学说是研究有限资源的管理。 罗纳德科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者,《企业的性质》)

—— “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 罗纳德科斯教授对经营与管理的界定尽管是从契约、价格应变角度出发,但把握了管理的本质:即经营是与市场打交道,它利用价格机制使自己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获得有利于自己的利益。而管理则是一个组织内部如何用行政命令机制调配组织有限资源而获得最佳配置效率的过程;管理不与市场打交道,尽管它要对市场上价格作一定的反应。 如果按照科斯的定义,那么管理学就应该以这么一个规定性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这样,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就应该是两大方面:

组织本身包括组织的动力学机制、组织的构造及运行等等;

组织内依靠行政机制运作的各种管理方式方法包括对资源配置的整体性系统方法和针对局部问题的各种职能性方法。

事实上大多数著名的管理学著作和教材,尽管其章节安排、行文方式、观点采纳均有各自的特点,但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事实上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的《管理学》也是如此。 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和探讨组织及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构造、过程、方式、方法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是管理学科群中最为基础的学科。 对管理学的这么一种规定原本是美国管理学界的看法,其他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的学者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在把管理局限于企业时,认为管理学还应该包括经营这一内容,于是便有了经营学一说,之后在我国便有经营管理学的称法。

管理学的流派及构成


1、管理学的流派

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人才辈出。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作过一个精辟的归纳与分析。他认为到1980年为上,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

2、各流派研究的内容这些流派尽管各有自己对管理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从内容上来看不超出三大内容:即组织、管理方式以及经营。

 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泰罗,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

 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和韦伯的典型的组织研究成果。

 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以及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然综观其著作,除上述观点为组织方面的外,其余主要是发展了决策的科学方法体系。

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等研究内容不过是组织及组织内管理的科学方式方法。

经营管理学派是专门研究经营理论及经营中的管理问题。

3、各流派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20世纪的管理理论学派尽管派别林立,实际上从分析方法来看,每个学派均有那些代表人物习惯的学科分析方法来对管理进行研究。

行为科学学派是用典型的心理学知识、行为分析方法来研究组织、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

系统管理学派用系统理论和观点来考察企业组织,分析组织的构造;

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德鲁克(P.Drucker)、戴尔(E.Dale)等,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的、案例分析性的,对象直接是组织、组织中的管理问题。

管理科学学派数理分析方法

组织行为学派群体心理学分析方法 根据上述分析,狭义的管理学主要由组织研究和管理方法研究两块内容构成;广义一点的管理学则还要加上经营领域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与经济学相关。这三个方面的演进在过去50多年中,基本上遵循了下述路径。

3、管理学各流派的演进路径

(l)组织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

古典组织理论(古典理论、20年代)——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40年代)——组织(社会技术系统60年代)——领导科学(经理角色,7O年代)——组织文化(企业文化80年代)——?(90年代)

(2)管理方式方法研究的演进路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20年代)——行为科学(梅奥3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伯法50年代)——决策理论(西蒙60年代)——生产管理、信息管理方法(7O-80年代)——?(90年代)

(3)经营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厂商理论(2O年代)——产业组织(贝恩、40年代)——市场学(科特勒60年代)——消费者理论(70年代)——策略学(战略管理)(波特80年代)——?(90年代) 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演进路径中,90年代管理学的进展均为空白,这并不说明90年代管理学在上述三个方面无进展,而是难以将90年代管理学的进展分类,进而填入上述三个方面的空白之处。不过仍可以一试,

管理方式研究领域哈默(M.Hammer)和钱比(J.Champy)的《企业再造》;

组织理论研究领域彼得圣吉(P. M.Senge)的《第五项修炼》。

经营管理理论研究领域哈默尔(Gary Hamel)和普拉哈拉德(C.K. Prahalad)的《竞争大未来》、波特(M. E. 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

21世纪管理学所面临的课题


1、组织的资源由以劳动力、土地、资本为主向转以知识与信息为主传统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20世纪的发展。但有人说,到21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假定这一说法成立,现行的资源配置模式是否应该放弃,未来的资源配置模式又应该如何? 90年代风行欧美的组织改造理论与实践,似乎是先知先觉者的先行行为,然而确实有其历史的背景和未来的呼唤。

2.组织的成员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转变在物质不甚丰富而又在逐步丰富的20世纪中,大众迫于生计更多地像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学家们以此构造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的经济体系,然而在物质甚为丰富、人类生活有了大步提高之后,人们也许开始摆脱经济人的头衔,此时不仅经济体系需要重构,对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源恐怕也需要重构。现在不也有许多管理者在号称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似乎在寻找一种未来的范式吗?

3.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加速发展的环境变化速度愈来愈快,一些巨大的僵化的组织已不能敏捷地变化自己以适应环境,从而导致衰落乃至消亡。新世纪的到来使得一些肩负组织重托的人不得不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担心,于是便有“第五项修炼”一说,以针对现时组织。然而使组织真正成为有学习能力,有超然思维的有机体又谈何容易。21世纪中有哪些组织能真正成为这样的组织,从而保持不败的地位呢?

4、21世纪人们的伦理将发生全新的变化 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20世纪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这些约束因素在21世纪发生变化之后,作为管理的出发者,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然而,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应该转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体系。21世纪的管理学将覆盖全新的管理伦理、管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现在开始探讨未来的管理伦理也许会给从今天走入未来的管理者以莫大的帮助。

5、信息爆炸将导致自信息搜索的困难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信息越是充分越是丰富,人们就越难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除非有比现今更为有效的信息搜索方法与技术。信息社会中的人就像一艘孤立无援的船独自在大海中寻觅。从所需信息的角度来看,一个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充分信息的拥有者,如何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可能是21世纪市场营销全新观念和体系的拓展方向,整合抑或是分工?渠道抑或是媒体?

6、组织将在更大的范围内谋求整体而不是局部的利益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21世纪的人们将更多地体会世界的渺小、地球的可爱,人们将更多地超越自己的国界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意义上,人类是一个整体,他们将没有国界,人类的经济行为将从全球的长远角度来考察。如果说20世纪的那些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时还仅仅从比较利益、突破市场壁垒、谋求更大利益的角度出发,那么21世纪的跨国企业也许应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福利的增长而设想,这是否是天方夜谭?

7.组织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21世纪也要发展。然而 20世纪的人们在发展时竭泽而渔,使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候反常等等,这一切给21世纪的发展带来困难,人们不禁要大声地问:人类社会还能持续发展吗?21世纪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支撑这个社会经济支柱的企业也应有自己的答案。企业首要的是生存,就像人类一样,然后才能有发展。21世纪中企业应以什么方式发展,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命题相一致,这应该是未来管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8、组织内部由分工走向综合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专业化分工大发展的世纪,人类从专业化分工获得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的文明可以说是专业化分工的文明。然而分工愈深愈细愈有可能偏离本原要旨,使综合性的问题难以处理和解决,如大至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变薄的问题,小至一个企业拓展新市场的问题。21世纪可能是重返综合的世纪,人类或许可从综合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企业或许能在综合中获得新生,管理学或许要创造综合性的理论与方式方法。

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共有15个二级学科

12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会计学

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

1204 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120404 社会保障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120501 图书馆学

120502 情报学

120503 档案学

参考资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12846.htm

管理学相关三论小释


信息论

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

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什么是信息

信息现代定义。[2006年,医学信息(杂志),邓宇等].

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逆维纳信息定义

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逆香农信息定义

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2002年

控制论

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

协同论

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论以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等为基础,吸取了结构耗散理论的大量营养,采用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的领域的分析,提出了多维相空间理论,建立了一整套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在微观到宏观的过渡上,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

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十几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它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说过,他把这个学科称为“协同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

系统论

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一、什么是国学?


乾泉认为,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浸淫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而伟大!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乾泉认为,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乾泉教授认为,“国学” 就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其基本结构按照河图洛书、易经哲学传统,也分为“八卦九宫”之型,即为“易学道家(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乾卦)、佛家墨家(兑卦)、法家(离卦)、兵家(震卦)、儒家(巽卦)、纵横家(坎卦)、名家(艮卦)、杂家农家(坤卦)”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中国文化已驱成熟。因此,中国社会是一个主要靠中国文化要素之间彼此消长和相互协同,来驱动文明发展的理性文明社会。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有其自然生态突变等诸多原因,不能因为此就一味否定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乾泉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智慧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中国传统文化也随赢得世界的尊重,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逐渐恢复了自信,“国学”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乾泉教授认为“国学”在今天应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即“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是中华6000年文明的代名词,实乃为“立国之本”也。

二、国学与管理的关系


乾泉认为,在中国做好企业,管理好企业,你首先必须了解这个社会群体——中国人的性格、思想、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生命的感悟,培育与他们的情感,得到他们的价值认同,那你就成功了一半。

财富是辛勤劳动与高尚智慧的结合,财富灵与肉、体与能、心与血的结晶,财富是一种责任,财富是义与利的统一体,国学就是中华民族的身存智慧与财富哲学。

乾泉认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也应该是一个高尚道德的实践家!一个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人,一个不掌握这个民族生存智慧的人,一定会缺少对这个伟大民族的认识,一定缺少对这个民族情感的认知,不管你是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还是大陆人、香港人、台湾人、澳门人,在中国做企业或与中国企业打交道,很难成功。

希望大家能够反思自己民族的文化,带着自身现实问题,以科学的精神和虔诚的态度,结合现代文明的成果与人类历史上的梦魇,分析比较研究华夏6000年来宝贵的文化遗产,十分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乾泉认为,任何主观地、臆造地、功利地、浮躁地、感性地曲解中国古代的文明与人文价值,即便是善意地,这种治学态度都是不严谨的、愚昧的、荒唐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是对历史的亵渎。对历史和自己民族文化不敬畏得人,终将被历史所不屑或嘲弄。

有人认为,"国学"是"国学","管理"是"管理",历史背景不同,目标不同,主体不同,将二者撤在一起很荒谬;有人认为二者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有人说这是哗众取宠,忽悠人; 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的繁荣是因为开放和包容,中华民族的悲剧是因为当时的当局以封闭的心态面对世界.历史已经再三地教训了所有没有包容心与爱心得人!

乾泉认为,在资源紧缺,自然环境加剧恶化,企业过度竞争,人文精神沦落,市场经主义至上的今天,管理科学需要中华民族的智慧--《国学》来拯救!“生生不息”、“经世致用”、“厚德载物”是国学的精神与灵魂。国学不能回避管理学,国学不仅是文化符号,用国学的精神与方法来完善管理理论,恰恰是时代赋予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历史使命!

乾泉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还不足于支撑和诠释中国和平崛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中国文化的崛起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崛起。用中国管理哲学重塑中国商道文化,让我们共同思考和理清我们国学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基因,共同探索和矫正我们的目标与行为方式,共同承担和履行我们的责任与伦理道德,共同面对和挑战我们的未来和发展机遇......

乾泉认为,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是被这时代的海,被这历史的风,簇拥起的一朵浪花,炫目而美丽。我们希望、呼吁并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政治家和社会工作者,关注中国易经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关注中国管理哲学的建构与实践,因为这关乎于我们民族的壮大与存续,关乎于我们中国人今天的价值和未来……

三、国学与企业文化


乾泉认为,中国的文化结构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性格,决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思想精神和文明传承。从伏羲到三皇五帝,再经过西周、东周,历数几千年,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以易学为起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提出的“九流十家”之说。“九流”是指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和杂家。从管理哲学上讲,百家之中主要是五家,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蕴含有极其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和易理之道。先秦以后的历代政治家和哲学家,秉承易学和五家思想传统,在他们的“文集”中进一步阐释和总结出了中国的治国管理之道。中国历代文人学者浩瀚的作品中,有深邃而睿智光芒的说理深邃的政论、奏议、书信、杂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管理思想。系辞中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无不闪耀着易学和合人文精神与可大可久的生命哲学智慧。

乾泉认为,从先秦诸子百家、汉唐道统、宋元理学、明清贤达,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系统了解中国哲学发展历程,把握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脉络,系统学习中国文化和哲学智慧,以中国先哲们睿智的思辩传统,深邃的人生哲理,思考和解决在事业、命运和企业管理实践当中遇到的诸多困惑和矛盾,提高哲学思维能力,倡导和谐管理,创新思维,理智、科学和勇敢面对挑战。

乾泉认为,如何科学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取国学精粹与人文素养,融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思想,如何科学地总结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对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管理之路,自主创新,顺利实现企业战略转型,提升中国企业的生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培育中国优势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乾泉认为,很多专家和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服务,末流的企业做制造。按照系统科学原理,结构决定功能,易学的结构决定了中国的文化特征和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同样的道理,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特征和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变革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变革,更不能脱离中华文化的大背景。只有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基因,整合西方先进文化元素,结合企业自身资源条件,建设起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有可能塑造起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国学与管理变革创新


乾泉认为,从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华尔街的“垃圾债券”,日本的黑大米事件,再到中国的“三鹿奶粉”、“襄汾溃坝事件”,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秘密”和根源,中西方政经高层不约而同的认识到,其中的“元凶”就是没有高尚文化、文明道德、价值伦理和规范制度约束的“资本的贪婪”。

乾泉认为,这些仅仅是企业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冲突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作为社会组织主体的现代企业,其所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生产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信息环境等均在其不断恶化。资源与环境、发展与竞争、市场与技术、经营与法制、效益与责任、管理与人性等矛盾问题越来越难以调和,甚至逐渐成为制约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瓶颈;组织生涯目标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冲突,企业官僚只注重过程细节的本位主义,忽视企业运作的整体性,部门间互相制肘,管理者常常越位、缺位、错位,过度管理与管理盲点并存,企业创新管理缺失,组织变革乏力;管理原则、管理理论、管理行为往往与管理目标和结果相背离。

乾泉认为,信用、信任、信誉的危机就像病毒一样侵袭着企业的肌体,产业发展周期、产品市场周期、技术变革周期成为决定着企业生长周期的宿命;当代西方管理文化和管理行为模式正面临着文化“移植”和文明冲突带来的严重的“排异反应”。

乾泉认为,中国企业的管理之殇是人文之殇,中国管理之痛是人文之痛。大国崛起,国学岂能寄希望于封闭的、狭隘的、民粹的、傲慢的、甚或于小人的心态来振兴?国学需要面对现实需求,需要牵手管理,需要理性和创新!中国企业只有插上“国学”与“管理”这两个翅膀,才能自由翱翔于世界市场,“国学”也只有通过与“管理”联姻,才能获得新生,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乾泉认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经营和谐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中国企业不能满足于只是输出“廉价的”中国商品。中国人、中国企业家,应该摒弃自卑、盲目和不自信,应该有勇气和信心在输出中国优质产品的同时,也能够输出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生活方式与和谐价值观。鲁迅先生讲过,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乾泉认为,大道自然。我们倡导以《易经》国学等中国管理思想价值为基础,结合中国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管理实践,整合和突破西方管理哲学的历史局限,通过对人类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社会实践,进行系统的科学反思、哲学反思、文化反思,认真探索和思考企业和人类的终极价值,探索自然管理法则,解析和重建普适性组织基因和理论模型,初步建立起全息的中国管理哲学理论体系,包括理论法则、方法工具、实践应用;为战略管理、创新管理、危机管理、人本管理、情商管理、文化管理、和谐管理,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管理理论平台;为个人事业、企业组织的成长、变革、创新和发展,提供普适化的简单易行、科学实用的诊断和管理模型,为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和战略管理工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与和谐企业文化思想体系,是时代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为全球化文化融合与和谐世界构建,做出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伟大民族应有的贡献。

图书《管理学》

基本信息


作 者:[美]罗宾斯等 著,孙健敏等 译

出 版 社: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字 数: 884000

页 数: 610

开 本: 16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300048680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管理 >> 一般管理学 >> 管理学

定价:¥68.00

编辑推荐


在中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罗宾斯博士的《管理学》(第4版)毫无疑问是最受欢迎和采用量最大的教材,且连续数年畅销不衰。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学科,关于管理的教科书也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本书第7版在成功地保持了管理学四个基本功能的思路、内容和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有关的电子商务、工作场所的精神、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虚拟团队、团队建设、高绩效组织、价值链管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大量现实世界的新专题和新特征,以便更好地反映管理领域中实践和研究的新发展,体现21世纪激动人心的管理。

本书共6篇20章,主要内容有:管理与组织导论;管理的昨天与今天;组织的文化与环境;全球环境中的管理;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决策:管理者工作的核心;战略管理;计划工具与技术;组织结构与设计;管理沟通与住处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管理;领导;理解君体与团队;激励员工;控制;作业与价值链管理;控制组织绩效等。

本书的读者君极为广泛,不仅适用于全国各经济管理院校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MBA教学,而且适用于各类企事业管理人员培训,以及社会自学者作为必读参考书。所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对管理的真知灼见和改善自身能力的有效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公认的优秀管理学教科书,被美国800多所大学和学院选作教材,并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欢迎。全书以管理过程为框架,按照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基本管理职能,对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博采众长,荟萃了90年代以来管理学各个领域所有重要的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管理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战略管理和企业家精神、组织和职务的设计、组织行为的基础、领导理论和沟通,以及人际关系技能的讨论,更是取材丰富、分析透彻、见解独到而精辟。不仅如此,作者还颇具匠心地设计了多种管理两难问题主题框,引入了自我测评和快速反应练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并编入了大量的精彩案例。从而使本书既适用于教学和培训,又适用于各类管理人员自学。

作者简介


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曾经就职于壳牌石油公司和雷诺金属公司,他先后任教于布拉斯加大学、康科迪亚大学、巴尔的摩大学、南伊利诺伊大学,以及圣迭戈州立大学。 教学之余,罗宾斯博士还积极参加世界教师田径比赛。在1993年中,他打破并平了室内55米、60米和200米跑的世界记录。他目前是美国50岁~54岁年龄段的全国短跑冠军。

目录


Ⅰ篇 绪论

1章 管理与组织导论

谁是管理者

什么是管理

管理者做什么

什么是组织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

2章 管理的昨天和今天

管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

管理的历史背景

科学管理

一般行为管理理论

管理的数量方法

理解组织的行为

当前的趋势和问题

本章小结

思考题

Ⅱ篇

3章 组织文化与环境:约束力量

管理者:万能的还是象征性的

组织文化

环境

本章小结

思考题

4章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谁是所有者

你持有怎样的全球观

理解全球管理

组织如何走向全球化

在全球环境中进行管理

是否会由您担任全球性职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5章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什么是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

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

管理的“绿色化”

管理道德

最后的思考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创业单元

Ⅲ篇 计划

6章 制定决策:管理者工作的本质

决策制定过程

决策的普遍性

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

本章小结

思考题

7章 计划的基础

什么是计划工作

为什么管理者要制定计划

管理者如何制定计划

计划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

本章小结

思考题

8章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战略管理的过程

组织战略的类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9章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

评估环境的技术

分配资源的技术

现代计划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创业单元

Ⅳ篇 组织

10章 组织结构与设计

11章 管理沟通与信息技术

12章 人力资源管理

13章 变革与创新管理

Ⅴ篇 领导

14章 行为的基础

15章 理解群体与团队

16章 激励员工

17章 领导

Ⅵ篇 控制

18章 控制的基础

19章 作业及价值链管理

20章 控制组织绩效

中国境内管理学学科实力较强的大学


中南大学(两个一级博士点)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管理学专业就业指南


管理学是现目前研究生报考的一大热点,更是跨专业报考的热点,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同学报考管理学。管理学门类包括的二级学科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城镇管理与区域规划,运筹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状况

据《2007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调查显示,在研究生层次,农学、工学、管理学学科的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前三,分别为99.34%、99.2%、99.12%。其中,工学和管理学两门学科在毕业生数量上也列前两位。

另据湖北省2006年的数据,该省当年各高校各专业毕业研究生当中,管理学、教育学、工学、经济学、文学、医学就业情况较好。

通过各地的抽样及整体的就业情况、人才需求状况看,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率还是比较理想的。

管理学类专业就业方向一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适应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合资类与外向型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其它社会经济单位的信息管理部门、综合管理部门、计算中心等相关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等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类:

企业管理:各类工商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市场营销:到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决策、营销管理、销售、公关、品牌传播、理论研究与教学,或者是实际操作与管理性工作。

会计学:主要到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财务管理: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到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旅游管理:主要到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经营或研究工作。

技术经济及管理:主要到外企或国家事业部门从事投资评估、产业分析或咨询工作。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就业前景:主要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主要到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主要到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到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林经济管理就业前景:主要到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农村区域发展:主要到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图书档案学类:

图书馆学就业前景:主要到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

档案学:就业前景:主要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工作及研究工作。

就业前景观察

管理学中部分二级学科近几年就业情况比较理想,比如工商管理里面的市场营销、会计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就业情况一直不错。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早些年就业非常一般,大部分到高校任教或者从事理论研究,但在未来几年估计公务员及协会等事业单位的就业会成为一个亮点。农业经济管理一直以来受到的关注并不多,但随着新农村建设进入实质推进,这部分高级人才将广受欢迎。

具体来讲,在未来几年内,其就业前景主要包括:

(1)传统管理职位,有很大一部分职业经理人的成长最开始来自基层锻炼经验。虽然说很多企业(一部分外资企业除外)目前开出的待遇水平让人难以接受,但从长远来看,对我们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那些有心又有条件上MBA的同学来说——研究生就业环境恶化,但是具有一定年限工作经验的MBA毕业生在人力市场还是很受欢迎,如质量管理、专业项目管理等;

(2)人力资源管理职位,以前的大学是没有专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它只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地位一直是水涨船高,在公司的人员配置、战略决策、发展规划等关键问题上都处于智囊团位置,比如人力资源总监、薪酬经理、招聘经理、培训经理等;

(3)市场营销职位,从历年人才市场统计数据来看,市场营销职位的需求经久不衰。销售职位的供需两旺一直是职场的一道风景线,即使在不同行业,市场营销类职位也总是招聘的热门,比如营销总监、营销主管、管理培训生、销售培训生等。

(4)物流管理职位,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推动了中国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招贤绣球四处高挂。而且,国内企业对物流行业成本压缩的诉求也刺激了物流人才的需求。目前,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超过600余万,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可以说,中国的物流业正处在蓄势待发的阶段,极具市场潜力,前景十分广阔。大家可以报考报关员考试,或者是跟单员资格认证等。

(5)公共管理职位,这主要是公务员以及协会、学校等事业单位提供的就业机会,这也是管理学专业研究生的一个去向。尤其是目前一些机构推动改革,实现工作人员的知识化、年轻化,相信这部分就业会很快成为一大亮点。

(6)咨询类职位,这部分涉及到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等多个层面,除MBA、EMBA外,硕士研究生到咨询公司就业的也是比较多的。中国本土的咨询业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时期,在未来五年内,大多数大中型企业都会需要外脑的帮助,咨询人员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更多管理学专业方面的高级人才会进入这个就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