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创办于 1957年4月,当时称为广东省政治学校,1960年11月改名为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首任校长是副省长古大存,后由副省长林锵云接任。1966年8月因“文革”被迫停办。“文革”前兼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或副院长中有五位是副省长,他们是古大存、陈汝棠、邓文钊、林锵云、郭棣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于1983年9月复办。为适应统战工作的需要,目前我院同时加挂“广东省统一战线干部学院”和“广东中华文化学院”两块牌子。复办以来由郑群、肖耀堂、彭禹贤担任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他们都是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社院的建设和发展。复办以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丁关根,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长刘延东以及中央统战部领导万绍芬、田鹤年、张廷翰,省领导林若、郭荣昌、张帼英、卢钟鹤、欧广源、黄丽满、蔡东士、朱小丹、李统书等同志先后来我院视察、讲课或接见培训班的学员。

作为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学院的发展始终得到省委统战部的悉心指导。复办以来,学院的党组书记、院长都是由省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担任,学院的班子建设,重大事项都在统战部的指导和管理下得以顺利开展。

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更是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大力支持,目前院务咨询委员会就是由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负责人以及社院领导组成的,其中曾近义(原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主委、华师大副校长)、杨奎章(原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广东省委主委)还兼任学院副院长。

我们把培训工作当作学院的安身立命之本。从创办到停办的近10年间,我院共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3397人次。1983年复办以来至2006年,我院围绕培养统一战线干部队伍的目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70期,培训学员10782人次,许多学员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和民主党派的领导或所在单位的骨干,成为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中,中央统战部从1995年以来每年在我院举办全国党外知名人士和党外市厅级领导干部赴港研究班,我院较好地完成了交办的任务。为响应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号召,配合我省对口支援新疆哈密地区的部署,从2000年起至2006年,我院无偿为该地区举办了9期统战干部和爱国宗教人士赴粤研讨班,培训学员244人次,为新疆的民族团结、反对分裂主义和社会安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这一举动受到哈密地委、新疆区党委的高度赞扬,同时得到了在此期间到哈密视察工作的胡锦涛同志的充分肯定。从2005年起,学院还为西藏林芝地区培训统战干部,受到有关单位的好评。我院坚持为全省统一战线人才培训服务,积极走出去,“送课上门”,充分发挥统战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其中2005年学院就选派教师为全省各地举办的148期统战干部培训班授课,培训学员达12856人次。

复办以来,学院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举办大专班、本科班、在职研究生班等学历班共17期,学生约1000人。特别是我院与广东省委党校合办的首届党史专业(统一战线方向)在职研究生班(45人),于1999年顺利毕业,这是广东省统战史上培养的第一批统战专业的高学历统战干部。

科研工作是基础。我们结合统战工作的需要和广东的实际,树立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海外统战工作研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研究“三大品牌”。多年来,我院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1983—2006年,共公开发表论文1015篇,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论文集147部。其中,获得国家级、全国性奖励的论文和著作有14项,获得省(市)级奖励的有126项。同时,我院率先在全国开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系列研究,在国内外引起很好的反响,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03年9月11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的委托,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蔡东士专程到我院进行建设“文化大省”的专题调研,对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和我院一直坚持研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课题做了充分肯定。他强调指出:这一课题对振兴中华具有重大意义,是广东建设 “文化大省”的一个品牌。在科研课题申报方面,我院先后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央统战部、广东省、广州市和省委统战部的课题,在建设高水平的统战理论研究基地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于2000年10月创刊,现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在社会上和统战系统产生了较大影响。学院图书馆有藏书7万多册,报纸杂志600多种。

学院党组重视领导班子建设,经过多年努力,现在的领导班子是注重理论学习,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的班子,是善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班子,是注重民主集中制的班子,是有强烈的统战意识和统战观念的班子,是廉洁自律的班子。

学院重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为适应广东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需要和日益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先后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学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1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正高4人,副高10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2 人(其中获博士、硕士学位8人)。我院的教学科研队伍在全国省级社院中处于前列。

学院努力抓好校园建设,不断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紧紧抓住《社院工作暂行条例》、全国社院工作会议和中央两个5号文件颁发的难得机遇,努力促进学院基础建设大飞跃。过去由于飞机场航线限高的原因,严重制约了学院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白云机场搬迁后,为学院从根本上改善落后面貌带来了契机。学院进行了充分的规划和可行性论证,决定实施省社会主义学院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使学院的硬件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十分支持学院实施改扩建工程,特别是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同志前来学院视察,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程。2006年5月省政府批准学院改扩建工程正式立项,同意我院在现址实施改扩建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23150平方米,总投资8800万元。立项获得批准以后,省发改委又把我院列为代建制试点,实行全过程代建。2007年4月27日,新大楼(命名为“嘤鸣大厦”)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广东省委主委王宁生代表省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致辞;出席奠基典礼的还有省直统战系统及有关单位领导。目前各项工作正沿着规定的程序正常运行。学院改扩建工程被批准立项,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加强“联合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和关心,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2005年5号文件精神,切实改善统一战线干部培训基地硬件条件的重大举措。实施改扩建工程,是学院党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制约我院全面发展的瓶颈,求真务实、审时度势作出的正确决策,是各民主党派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望,是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社会主义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实践中,形成了“围绕一个目标,强化两个重点,着力抓好两支队伍培训,努力建成三个基地”的基本思路。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统一战线各类人才,为加强和推进统一战线工作提供雄厚的人才保障。强化两个重点是:强化培训和科研工作。着力抓好两支队伍的培训,就是着力抓好党外人士的培训,不断提高党外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着力抓好统战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统战干部的提高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建成“三个基地”,就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的要求,努力把学院建成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