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戏曲简史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广东戏曲简史


书名:广东戏曲简史

图书编号:1217631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定价:27.0

ISBN:721803579

作者:赖伯疆著

出版日期:2001-12-01

版次:1

开本:32开

简介:

第二节以地方命名的剧种声腔的诞生

明中叶以后,全国各地戏曲发展出现了新的势头,从剧本的编写、声腔的发展和舞台演出都有一个大进步。“由于海盐腔、弋阳诸腔的发展和昆山腔的堀起,到了万历时期,终于出现了戏曲艺术发展的一次大变迁,由民间到宫廷,由南到北,在戏曲舞台上变成了以南曲声腔剧种为主的时代。……无论是剧本创作方面,还是舞台艺术实践方面,都进入了一个兴旺发达的时期。”此时期,全国戏曲界呈现出剧作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名伶众多的新局面。

在广东社会环境和全国戏曲发展形势的影响下,广东戏曲的发展有两个突出的现象:一是戏曲演出的频密性、广泛性和职业化;二是外省戏曲的地方化程度的提高,并在这二者的基础上。产生了以地方命名的地方剧种和声腔。

戏曲演出的频密性、广泛性和职业化,表现在全省许多地方。在霄州府,每年元宵,民间都有“鸣锣鼓、奏管弦、装鬼扮戏,沿街游乐”的传统习惯。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地方有演奏乐器以迎亲送葬的习俗,甚至有不少农村青年。不再从事农业劳动,而以演戏为业,而且此风甚炽,以致官府不得不遁谕严禁。成化十五至二十二年(1479一1486)新会县知县丁积因所谓“近世民伪日滋。礼教寝废,大则害义。小则伤财”为名,特地制定.“冠婚丧祭四礼仪式”昭示民众,其中有“迎亲不许用鼓乐杂剧迎送交馈”、“用鼓乐杂剧送殡者罪之”等条文。正如苏轼诗所云:“钟鼓不分哀乐事,衣冠难辨吉凶人。”以致官府不得不严令禁止和处罚,以维护

其封建法统的社会秩序。

珠江三角洲农村青年热衷于戏曲活动,甚至以戏曲为业,这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具有全国性的。据成化、弘治年间江苏太仓人陆容的《菽园杂记》记载:“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溪、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可见,演戏活动的群众化、职业化,在当时是属于一种潮流,很具普遍性。这也说明,当时广东地区群众性、职业化的戏曲活动,与江浙沿海一带的戏曲演出活动,都是当时全国戏曲活动大潮中的组成部分,是当时的时代产物。

正德年间,粤东地区的潮州、揭阳等地,“素有椎鲒戏剧之俗”,春天祭祖时,城镇和乡村“多以演戏为乐”;官僚士大夫和富庶之家甚至“蓄养戏子”,拥有家庭戏班。海南岛不论官僚饮宴还是民间酬神赛会,都有杂剧的演出。至嘉靖、万历年间,各地戏曲活动尤为活跃。广州“城市中多以演戏为乐”;潮州府“好为女戏淫乐”;惠州府“妆扮杂剧为美观”;韶州府“迎春妆饰杂剧,观者杂沓”,南雄等县还有书局出售曲本供人演唱之用;雷州府常有“装鬼扮戏”活动;琼州府则“竟办杂剧故事”、“装僧道狮鹤鲍老等剧”甚至还有专门教戏的艺人。城乡到处都有戏曲演出:有些地方甚至“张灯演戏,博弈燕游,虽罄家资亦为之”。在海丰县民间演戏的名目尤多,有所谓:落马戏(戏班称“开棚戏”)开灯戏、神诞戏、酬神戏、节戏(一年四季民间传统节日演戏,诸如“正月半戏”、“四月八戏”等)、醮戏、人火戏、头标戏(龙船戏)、闲时戏、图春戏(赌戏)、生日戏、死人戏等等。直到明末的天启、崇祯年间,以至南明,虽然兵荒马乱,而演戏之风不减,揭阳县仍然有“搬戏诲淫’、“翕然共好”的记载;东莞县也有“上元夜游、戏灯、设乐宴会、演剧”的记载;广州城外的西角楼,“优伶小

倡”,“鳞次而家”。由于各地盛行演戏,以致引起官府和封建礼教卫道者的恐惧和严禁,从明中叶至明末,一直不断地颁布禁戏谕文,诬蔑民间演戏是“激情败俗”之事,是那些“侏儒短人”所操的“贱业”,并且采取“事发到官乃书其门曰‘淫奔’之家”,以及“悬挂黑牌,驱逐艺人出境”等严酷措施,以限制和禁止演戏活动,但是,民间演戏之风却禁而不止。

外来戏曲地方化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戏剧语言和戏剧创作、戏曲艺人的地方化。外来戏曲进入广东以后,戏曲语言的地方化的倾向,始于明代前期的宣德年间的正字戏《刘希必金钗记》。该剧的语言用正音(官话)为主,其中也夹杂了一些潮州方言,剧中主角刘永本操潮州方言,他当官之后即改用官话,而当他得知迎接他的驿丞是漳浦县人氏时,刘永马上改用潮州方言与他交谈,他对驿丞说:“见(既)是邻邦乡里,就用白话谈吧!”漳州和潮州相邻,风俗相同,语言相通,因而他觉得既是乡亲邻里,还是用家乡白话交谈,比较亲切自然一些,于是,戏文后面就改用了潮漳地方的许多方言。此外,在其他场次中,也有不少潮州方言,如“宋舍为人好风梭,说话甚痴哥”、“好物”、“恁都唔识宝”、“共伊去见我口”等。这些方言使剧本增添了不少地方特色。

如果说在宣德年间演唱的《刘希必金钗记》,是以正音为主进行唱白的话,那么,越到明代中后期,剧本中的潮州方言土语则越来越多,甚至倒过来以方言进行演唱了。因而《荔镜记》卷末附注的文字中明确写明此剧有“潮泉二部”,说明该剧有分别用潮州、泉州声腔演唱的。潮腔《荔镜记》在潮州地区演出极受欢迎,反响极大。这从《揭阳县志》记载中可看出:“……乡谈《陈三》一曲,伤风败俗,必淫荡亡检者为之。不知里巷市井何以翕然共好。”此剧之所以深受观众欢迎,除陈三、五娘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潮州外,用群众熟悉的潮州方言演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荔镜记》等剧中的音韵用方言而不用官话押韵,许多称谓和习惯语都改

用潮州方言,如《荔镜记》中,“儿子”叫“仔儿”、“女孩”叫“姿娘仔”、“小姐”叫“阿娘”、“游玩”叫“得桃”等。《苏六娘》中,妻子称丈夫的父亲为“大官”,称丈夫母亲为‘大家”等o《金花女》中,称“好歹”为“好怯”、供养亲人叫“饲”、称“健康”为“轻捷”等。剧中的平民百姓多用潮语唱曲,而官、神、鬼等角则唱正音。《金钗记》和《荔镜记》剧本还吸收了一些当地的山歌和渔歌,如《荔镜记》中的《灯下答歌》:

阮唱山歌乞恁听,待恁坐听立也听,

待恁坐落袜走起,待恁起来又袜行。

……

相关分词: 广东 戏曲 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