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


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是由1958年原贵州工业大学建校时的冶金系经过不断发展起来的,已成为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于一体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以严谨、求实的作风培养和孕育了一大批高中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发展。2007年该院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简介


截止2008年,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有在校本科生1007人,硕士研究生156人(其中工程硕士31人)。拥有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物理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教授13人,副高职称17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30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省管专家3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3人。

该院共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共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十余项。2007年,学院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2007年度新增合同经费1534万元,到帐经费1280万元。学院有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和两个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中心、冶金实验中心),与相关单位共同组建的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贵州省激光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作为支撑,具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学院与北京首都钢铁集团公司、中铝贵州分公司、中铝广西分公司、中铝山东分公司、山东淄博张店钢铁总厂、首都钢铁集团公司、江西铜业、江西萍钢、四川启明星、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贵州冶金设计研究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重点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科建设


该院设有1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及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授权学科;2个工程领域硕士点(冶金工程、材料工程)。

2005年3月,“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被贵州大学列为“211工程”重点学科。

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12月,“材料学”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2007年“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被评为贵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省级示范性专业、校级品牌专业,冶金工程专业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校级特色专业。

主要业务


材料加工工程,主要从事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注重开拓知识面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主要研究方向有激光加工、材料先进加工、轻合金成型、材料复合技术与工程、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与仿真、材料表面工程等。主要开设激光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材料加工原理、现代凝固控制技术与理论、材料加工测试与分析技术、材料加工模拟与仿真、高等材料性能学、先进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前沿技术与理论、材料流变学等主干课程。该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可直接深造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博士学位或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军工兵器、交通运输、能源工程、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与管理工作。

专业方向


金属材料方向

研究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表面活性及其热处理与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关系的基本规律。通过学习能承担金属材料的设计、制备、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满足政府机关、大专院校、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的科研院所和机械行业等的人才需求。

高分子材料方向

该研究方向以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为主线,进行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关系,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征与环境行为的关系,以及复合材料、纳米粉体材料制备和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通过学习能从事政府机关、高分子材料生产的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质量检测部门的工作。

材料加工方向

该方向主要研究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组分、微观组织结构与材料加工塑性变形能力的关系、制备工艺间关系的规律,和研究相应的工艺和装备。为各科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从事材料加工的企业等提供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