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技术学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海洋渔业技术学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渔业技术学”是我国高等水产院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与渔业产业结合紧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本课程名称为“渔捞”;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改为“工业捕鱼技术”;1962年在水产部的主持下,本校张友声教授、乐美龙教授等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海洋渔业本科专业使用的教材——《渔具理论与捕鱼技术》,内容包括渔具力学、设计原理和模型试验,主要渔具结构原理、装配工艺、渔场探索和其捕鱼技术,以及其有关的标准。当时,我校教师结合水产部下达的国家课题,分别承担或多次参与全国海洋和淡水渔具渔法调查,研究总结我国渔具渔法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教学内容,形成了捕捞技术和渔具理论设计相结合、并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70年代后期,课程名称调整为“海洋捕捞学”,结合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课程内容增加了“声光电捕鱼”、“鱼类行为学”等内容。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远洋渔业迅速发展,我校教师直接承担了开发中东大西洋的西非渔业、西北印度洋的也门和印度渔业、西北太平洋和东南大西洋的鱿钓渔业、东南太平洋的大型拖网渔业、三大洋金枪鱼渔业开发项目和实践,代表国家出席国际渔业管理组织的会议,直接参与有关国际渔业管理措施的制订和实施工作。收集和累积了丰富的技术资料,及时补充了双臂架捕虾拖网,单船拖网、大型中层拖网、鱿钓、金枪鱼延绳钓、金枪鱼围网等教学内容。

1995年,上海海洋大学承担了教育部“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计划”研究项目中“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根据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和本科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研究和调整了海洋渔业科学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组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重组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重新组合成“海洋渔业技术学”。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符合实际情况和需要。

随着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负责任渔业理念的深入,渔具渔法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生态友好型渔具渔法已成为海洋渔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我校教师结合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科研实践,在有机融合传统渔具渔法学的基础内容上,增加了大洋性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以资源保护为目的生态友好型渔具渔法、人工鱼礁等重要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充实,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相关分词: 海洋 渔业 技术学 技术 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