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南辛庄木偶剧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河间南辛庄木偶剧团


沿京开路向南12里处有一村叫南辛庄,这个村为回、汉两族人和睦相处的典范,他们世代互帮互助,亲密无间,他们闲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观看他们村的木偶戏。

木偶戏又称“推戏”、“肘戏”,为河间的一个稀有剧种,在明代由河间的西九吉乡郭村传入南辛庄。

当明万历年间木偶戏传入南辛庄时,只是由单人经营,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则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集资兴办。木偶戏简便易唱,操作灵便,小人、小马、小刀枪演出起来能起到真杀实砍的表演效果,深受群众的喜爱,辛庄的村民也引以自豪,这也是辛庄木偶戏戏流传至今的主要因素之一。

南辛庄木偶戏共有十五出传统剧目,这就是村民们常说的“八出梆子、七出丝弦”。其中的八出梆子是《铁幡杆》、《潼关》、《金球》、《王三姐借粮》、《游山》、《北游》、《美凤楼》、《混江河》;七出丝弦是《西游记》、《鸾凤鞋》、《回龙阁》、《芦花记》、《界牌关》。木偶戏的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还有三十多个不同形象的道具人子,每个道具人都一尺多高。木偶戏的舞台类似戏曲舞台,只是小得多,道具服装齐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及龙衣、蟒袍、凤冠、霞披等分装两个大木箱,两个圆木笼里。

木偶戏是真人唱、假人行,真人支配假人,但唱腔必须符合假木人要表达的喜怒哀乐的表情和人物性格,要让假人以台上表达出真人的感情来。上场时的“台步”要求和真人上场一样,同时要求架木偶的艺人都要有一定的功夫,没有真功夫,是难以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的。演出从一开始上场到演出结束,家伙点(司琴、鼓)也和梆子戏一样采用梆子头板、二板、三板、跺板。

南辛庄木偶戏自创建至今已经历了四代掌班人,第一代无考,第二代掌班人是著名的木偶艺人秦老黑和丰志云,第三代掌班人是王朱稀和金书壁,第四代掌班人是金汝稀和王光亮,这两位老艺人虽年愈古稀,但他们正在用有生之年把精湛的技艺传授给下一代。

南辛庄的木偶戏继承和发展的道路是极不平坦的。解放前,老艺人在农闲时组织起来,把邻村的亲戚朋友们请来,一起欣赏,自娱自乐。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使这一稀有传统剧种遭到了灭顶之灾。建国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使濒于灭绝的木偶戏又获新生,老一辈民间艺人金汝稀、王光亮二位重整旗鼓,他们辛勤授艺,精心排演,使南辛庄木偶戏得以中兴。除在本村演出(只吃饭不收钱)还经常被邀请到外村演出。

同时,逢春节或物资交流大会南辛庄剧团还经常被请到河间城里助兴演出,颇受广大群众欢迎。

1956年,辛庄木偶剧团一行十七人到北京售票演出,票价四至五角不等,先后在“进康戏院”演出三天,又在“新罗天”演出三天,最后在古楼斜街的“游艺社”演出三天。“北京晚报”每天登载他们的演出节目预报。演出期间场场爆满,效果极佳。“游艺社”一位姓侯的想把木偶戏留在北京,就和他们协商购买剧团的设想,但他们谢绝了游艺社的挽留和好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文革”期间,南辛庄的艺人们为保护这一传统的剧种,偷偷把戏箱、戏台深埋在一家柴棚下,直至粉碎四人帮后,王振营、金兆坤等艺人才把道具从地下取出,组织人员,重新排演,老艺人们精心传授,年轻的演员认真学习,很快使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关分词: 河间 辛庄 木偶 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