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话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贺州话


贺州话也叫贺州本地话,1934年版的《贺县志》记为“梧州声”,1935年版的《广西年鉴》称之为“百姓话”。在今贺州各乡镇,不管是“自称”还是“他称”,这种方言均称为“本地话”或“本地声”,以别于后来进入贺州的其他汉语方言(白话、客家话、西南官话、湘语等)。

贺州话是贺州第一大方言,使用人口42多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0%。贺州话在各乡镇均有分布,其中使用人口逾万人的乡镇有:桂岭镇(约4.14万)、贺街镇(约3.78万)、大宁镇(约3.77万)、仁义镇(约2.55万)、步头镇(约1.87万)、莲塘镇(约1.5万)、公会镇(约1.32万)、鹅塘镇(约1.23万)、信都镇(约1.2万)、沙田镇(约1.08万)。水口乡、开山镇、里松镇、黄田镇等乡镇使用贺州话的人口也各近万人。按其地理分布及内部差异,贺州话分为东北片、中片和南片,各片的代表点分别为桂岭、贺街、仁义。

据《贺州市志》,贺州本地人的祖先,大部分是元明以后从江浙、江西、湖南、广东等地迁入的。贺州境内说贺州话的居民,一般也都说自己的祖上来自江浙或湖南。若单纯依据材料推断,贺州话的形成年代应不早于宋代,但透过贺州话自身的一些重要特点,同时结合移民史进行考察后,贺州话很可能在隋唐时期就已基本成型。

贺州话属于粤语中的‘老粤语’层次。贺州话南片由于周边语言环境相对单纯,受客家话、西南官话或湘语影响的痕迹不明显,可以称得上是老粤语中与古音对应最为整齐的方言之一。

相关分词: 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