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磨坊的舞蹈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红磨坊的舞蹈


【名称】红磨坊的舞蹈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作于1890年

【作者】劳特累克

【规格】115.5×150厘米

【属地】现归美国费城一私人

【简介】

劳特累克自幼生活在奢侈享乐的环境中,形成放纵不羁的性格。从他致残以后,心灵上更蒙上一层生活的阴影。他不想依靠富裕的家庭而饱食终日,要以绘画来展示他所亲历和他所看到的社会。由于肉体上遭人讪笑而智慧上又超越常人,使他养成一种异常敏锐地观察事物的能力。他涉足一些娱乐场所,目睹所谓"半上流社会"的喧闹景象。有时对那些任人玩弄的舞女与妓女抱有同情心,有时又以嘲讽的笔调去揭示他们的虚伪。对于那些难以排遣内心的烦恼而来到娱乐场所的绅士和太太们,画家则用简练、夸张、丑化的线条与色块去表现。因而在他的画上,总能感受到一种嘲弄味或挖苦。这方面的题材,以"红磨坊"娱乐场的夜生活为主,劳特累克画了许多画。

1892年的《在红磨坊》,从构图到色彩都给人以奇特的印象。 这里的色彩是近于荒谬的。所有人物也都显得十分粗糙。他用特定的方法来捕捉这些人物:近景上坐在酒吧柜台前的女人的头像,是从德加的画上学来的,脸上有夸张的逆光,前额抹上一块蓝色,给人以颓靡的印象。人物与环境的位置是不固定的,画家有意违反透视法则,总是不让人物的腿部画出,使形式手段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它们不知是立足在哪条地平线上。这给本世纪的野兽派和立体派绘画提供了某些启示。柜台外有几个绅士和贵妇模样的人坐在一张小桌前;远处有妇女在对镜梳妆。形象的线条相当自由,不能体现明确的解剖关系。其实,这是一幅形式活泼的肖像画"红磨坊"的常客和画家的几位朋友散处于四周,让他写生作画。而画家本人与他的表兄塔比埃,就在这幅画中(在画的中景上,坐在小桌前一个戴帽的络腮胡子的男子即是画家本人)。总之,这幅画重在描绘气氛,人物是抽象的。他们在这里解闷,或虚掷光阴,或借酒消愁,丝毫未展现出真正的快乐。尽管有饱满的色彩画面,总体并不协调,所能有的,只是冷酷、傲慢和疲惫的人物神情。

劳特累克非常熟悉这些夜生活的场所。从毕加尔广场到克立契广场,直到托洛察路终端的"煎饼磨坊",一路上舞厅、音乐咖啡馆和酒吧间林立,画家经常出入其中。据一个同时代人回忆劳特累克说:"他总是坐在同一位置上,以得到一个固定的视角,这已成为习惯。"另一位同时代人又说:"对于劳特累克来说,''红磨坊''是个起点。"红磨坊确实是劳特累克一生中大部分作品的灵感源泉。有好几幅最成功的作品是从那里产生的。这间巴黎著名的音乐厅即使他堕落(他几乎整夜地饮酒),也使他获得灵感。他把这些从煤气灯下搜集来的素材带回的画室,白天进行加工。《红磨坊的舞蹈》即是此种题材的油画名作之一。

在这里,画家着意渲染的是红磨坊游艺场的全景。近景上两个盛装贵妇刚刚进入画面。远处有清一色的男子游客。舞厅中间一对舞侣正热烈地跳着夸德利尔舞。近于平涂的色彩,加上随意的线条。据说,中间一对跳舞的男女是劳特累克经常画的拉古吕与瓦朗丹勒德波赛。舞女拉古吕曾感恩于画家劳特累克。1895年,她在年老色衰而落魄于特隆广场集市上一个木棚里卖艺时,劳特累克为她画了一些供张贴的画。 "红磨坊"的经理钱德勒也请劳特累克画过画。当老板把跳舞的海报印成招贴画,贴遍全巴黎时,劳特累克的名字也响彻了全城。这次成功,促使劳特累克对版画发生了浓厚兴趣。

作于1890年的《红磨坊的舞蹈》有115.5×150厘米大, 现归美国费城一私人(Henry PMcllhenny)收藏。

相关分词: 红磨坊 红磨 磨坊 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