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研究论丛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胡适研究论丛




图书简介


编者创办这个《胡适研究论丛》,是为广大的胡适研究者,对胡适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互通信息,相互切磋的学术园地;也是为思想界和学术界提供参考比较的材料。总之,是为了推动学术进步和文化繁荣→适本人的思想、学术,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比如,关于胡适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现在还研究得很不够。与他相关的诸多方面,更有待进一步发掘。比如,与他有密切关系的许多人物,还有许多是不很清楚的。又比如,与他关系密切的学术界、教育界、艺术界的许多人物、事件,也同样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些课题,如果不做深入研究,不但不足以深入全面地了解胡适,也不足以深入全面地了解近代中国的思想、教育与学术的发展历程。有鉴于此,《胡适研究论丛》将努力提倡和推动这些课题的研究。我们不仅发表研究胡适本人的论著;同时也发表研究与胡适有关的人物与事件的论著。我们不但发表正面论述胡适思想与学术的文章,也发表有理有据的批评胡适思想与学术的文章。昔日《新青年》的陈独秀与胡适他们,宁欢迎有理有据的批评,而不要随声附和的赞扬。我们会努力以前贤为楷模,使《胡适研究论丛》成为一个真正百花盛开的学术园地。

目 录


前言 耿云志

生平与思想

鲁迅与胡适自由观的异同 陈漱渝

胡适是“全盘西化论者”?——兼论中国近代史上不存在“全盘西化思潮” 郑大华

胡适与哥伦比亚大学欧阳哲生

论胡适在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中的双重角色 张德旺

胡适与基督教的互动——以《说儒》借用基督教的观念为例 林正三

胡适思想和徽商文化方利山

“狂徒”亦有谦逊时——刘文典教授敬佩胡适之 黄艾仁

试析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的分化——以胡适、傅斯年、顾颉刚三人关系为中心 卢毅

从一封佚信看胡适对苏俄的认识智效民

文学语言

胡适的词学思想与《词选》 刘石

白话文运动中的“文学”——以胡适为中心的考察 季剑青

“学衡派”与胡适诗歌理论异同论 钟军红

试论胡适与中国现代标点符号体系 翟迅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赵海红

史料整理

胡适藏书题记选介 邹新明

回忆胡适先生 [日]入矢义高 撰 石立善 译

人矢义高致胡适的十封书简 石立善 整理

文献解读

《学术之于政治的现代诠释》序 耿云志

“《胡适文存》精读”课程教学大纲 朱文华

胡适的《日记》 宋广波

胡适研究论文目录索引(1998--2006) 宋广波 辑

青年论文摘要

戏剧的政治含义:胡适的早期政治哲学解读 靳松

胡适文学革命的“语言”逻辑 郭小英

张元济和胡适 谢慧

基本信息


语言:简体中文

出版时间:2009-06-01

版次:1

总页数:426

印刷时间:2009-06-01

印次:1

字数:440000

ISBN:9787531653059

大小:16开

装祯:简装

纸张:胶版纸

图书摘要


生平与思想

鲁迅与胡适自由观的异同

陈漱渝

在现代中国争取自由民主的运动中,鲁迅和胡适都是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主张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的观念上,鲁迅跟胡适有共同之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适把鲁迅视为自己营垒中的人。他在50年代中期对历史学家周策纵说:“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决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今的有些研究者才会把鲁迅视为中国最大、最彻底的自由主义者。这里牵涉到对自由和自由主义内涵的不同理解。作为源自西方的话语,自由是一种无障碍状态,其本质是要挣脱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物质上的束缚和精神上的钳制。对自由的提倡、崇拜和争取,应该是进步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作为一种思潮、一种流派、一种学说的自由主义,则有一个由古典到现代的历史演化过程。由于历史环境和国情的千差万别,自由主义在不同国度的影响和阐释也各不相同。它并不是关于自由的系统理论。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胡适对自由主义意义的理解大体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意义是自由,第二个意义是民主,第三个意义是容忍,第四个意义是和平的渐进的改革。正是在上述四个方面,鲁迅跟胡适的观念却同中有异。

首先,鲁迅和胡适都承认自由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但他们又都具有社会有机论思想,承认个人自由与群体利益的一致,自由与自律的一致。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胡适用“小我”与“大我”的提法通俗地表述其不可分割性。他在《易卜生主义》一文中指出,社会“往往用强力摧残个人的个性,压制个人自由独立的精神;等到自由独立的精神都完了,社会自身也没有生气了,也不会进步了”。可见,胡适主张个体人格的自由发展,是为了不辜负社会,为了再造一个新社会。

相关分词: 胡适 研究 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