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上映年份:2006年制片国家/地区:France

语言:法语

影名:Les Amants du Flore(TV)

演职员表


导演: 伊兰迪朗科昂主演: 安娜莫格拉里 罗兰多伊什

标签: 欧洲 爱情片 剧情片

剧情介绍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说的是西蒙波伏娃(安娜.莫格拉莉丝饰)对让-保尔萨特的爱情始于1929年,那时两人正为为巴黎索邦大学的哲学教师考试做准备。波伏娃一心想与这位充满魅力的知己分享一切。但是风流子萨特与她提出约定:彼此承认各自的风流韵事。于是一场爱情大战一触即发。萨特令波伏娃卷入到丰富多采而荒淫放荡的生活,而她却丝毫没受到影响。之后,她还创作出改变女性一生的著作《第二性》……

在很多人眼里,波伏娃与萨特是一对完美的情人。两人终生不婚,以“契约婚姻”的方式创造了一个爱情神话,维持了长达51年的亲密关系。萨特主张两性关系的多伴侣化,主张“人是自由的”。在与波伏娃结识之初,萨特就对她打过这样的预防针:“我们之间的爱情是一种真正的爱,但这不妨碍我们有时体验一下其他的风流韵事。”对萨特的“自由”原则,波伏娃也表示高度认同。

然而,波伏娃毕竟是女人,虽然她也有情人,但最终还是因为不能“独占”萨特而备感受伤,彻夜哭泣。“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波伏娃再理性再睿智,终究解不开爱情这个死穴。 整体看下来有些纠结。她应该拥有享受幸福的权利,最后却为了爱隐忍一生,这与她母亲对她父亲的隐忍实为异曲同工。有时候往往越去强调什么,越去证明什么,越是没有自信的表现。弱势心理上的抗争,往往是绕着地球走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影片赏析


1

不反对女权主义,但是这种模糊了性别界限的诠释,我无法接受。奥尔格林才是波伏娃的最好归宿。单就影片来说,情节十分紧凑,紧凑到有些地方过于唐突,但作为一部传记电影,还是不错的。

2

我不懂哲学,本来想把标题写为“未完善的存在主义自我造就”,后来又怕不严谨,就算了。

人是需要信仰的,一个执着于信仰的、精神力强大的人,是易有作为的。

但是人也是需要情感和经历的,

人类提倡公平自由,战争渴望和平,女人渴望爱情...这都是自然的本律,是历史不可违的流动性。

太极八卦告诉我们,凡事需要有度,做事做人要有“道”。

如果因强大的精神信仰而忽视了、甚至刻意遏止了作为人的自然规律,是逆天的行为。

西蒙波伏娃一生献给了学说,几个人搭帮结伙努力拯救世界,她强硬的决定:不结婚、不生孩子。如同催眠和一种强迫症行为,克制了作为一个女人的正常规律。

她可以提倡女人独立,也可以提倡自由。

但是她所有的一切,都过于想当然了。

以至于后来父母的老去和变故,她经历的种种,甚至萨特的自私冷酷、又道貌岸然,她才渐渐平息。

从一次讲座的情景可以看出,她的到来使学生群体情绪高昂,为她传递椅子,热烈的掌声,人气盖过萨特。

她提倡了女权、提倡了自由,她不结婚,但是她不自由。

她提倡了一辈子,反而没有惊醒自己是不自由的。对萨特,对学术。

萨特可以不照顾她、她却不得不照顾萨特;萨特可以随自己的意愿同情人结婚,她却不能。

她没有结婚,她永远被牵制。

她不该回巴黎,不该再次听到萨特偷偷摸摸干的事情才想起美国那个爱她的男人,然而卑鄙的萨特,还说她不该抛弃他。

那么就是说,萨特可以随意抛弃、欺骗、冷落西蒙、然后再回来赖着脸找她,说许多道貌岸然的话,但是西蒙不能,这些西蒙都不能做。甚至西蒙表示她想结婚她爱他,萨特都要阻止她的爱情,阻止她幸福。

——以拯救世界的名义,断送她想追寻的幸福,满足自己肮脏鄙夷的私心。

西蒙应该和那个男人走,应该勇敢的说:他是我的未婚夫,我要和他走,我不同别人拍照。

萨特拉过她,他们拍了一组在当时热门话题给媒体的照片,千百年后,谁会记得。存在主义,她什么都没有经历,她的爱人失去了,她带着戒指和她的学说、阻挠她控制她的萨特、她身为女人荒芜的一生,葬在了墓地里。

只剩下一个土包。

可见宗教也是有必要的。

她说人的命运可以靠双手改变,而不是一切依靠上帝的旨意,那为什么她不去勇敢的追求爱情呢?难道她的死前真的就拯救了世界?

世上如果没有她,至少还有萨特,还有别人,她结婚了,也同样可以写书。

她绝顶聪明的哲学脑袋,却不能想明白人生就是经历,不是克制,不是扼杀幸福和欲望。

最后,给猥亵不堪、自私丑恶、自以为是、道貌岸然的萨特一个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