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7月1日)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平装: 280页

开本: 32开

ISBN: 7500451784

条形码: 9787500451785

尺寸: 20.9 x 14.5 x 1.1 cm

重量: 358 g

作者简介


吉国秀 女,1971年出生,汉族,辽宁清原人。1993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社会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1998年考入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200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内容简介


作者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延展了传统民俗学意义上的婚姻仪礼范畴,探讨了婚姻仪礼的变迁及其功能转换。作者认为,近20年来传统婚姻仪礼的复兴,是地方民众应对国家权力与社会变迁的一种民间策略。凭借该策略,民众重新组合传统婚姻仪礼,更新社会网络,进而通过社会网络的重构,赋予日常生活以连续性,整合过去与现在的时间体验,获得地方社会的归属感,共同转移和释放社会变迁中承受的压力,最终重新塑造了民间社会。作者提出,民俗事象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是因为它具有守恒意义与追加意义两种意义结构。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强调民间知识的合理性,是本书的显著特点。

媒体评论


书评

作者突破既往婚礼研究中的封闭自足模式,把仪式与社会结构、仪式的演化同社会变迁联系起来,……理出中国村镇现代约半个世纪婚礼功能转化的脉络,解析了婚礼在社会网络重建中所起作用的消长和变化,走出了自己的学术道路,展现了自己独到的研究创意和学理追求。这一成果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刘魁立

强调民间知识的合理性,是论文的显著特点和优点。……在这类论文的甚少的今天,其理论探索意义更为明显。——陈子艾

论文是在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交叉点上去体悟主题的。作者找到了一个适当的解决办法,把握了婚姻仪式和社会网络之间互构的内在关系,并且分析得较为透辟,对于文本的释义给人以清晰的印象。结论具有独到见解,是一篇优秀的论文。——邢莉

论文充分体现出对民众的人文关怀,真正克服了以往民俗文化研究缺少“人”的局限,可以说已将此类课题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也给那些缺乏民间文化眼光的研究者以有力启发。这是一篇具有创新开拓意义和用力甚勤的优秀论文。——刘铁梁

论文的创造性在于,它并没有陷入到前人的阐释之中,而是根据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实际状况分析,得出更为合理和全面的结论,表现出学理的通达性和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具有理论本土化的意义。——刘晔原

作者突破了人类学常从结构上讨论亲属制度,人文化上理解婚礼诸表征的研究取向,对民俗学学科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是一篇具有独创性的论文。——赵世瑜

这是一篇创造性地界定研究对象与论题的民俗学博士学位论文。从理论上说,它通过对“民”的实践的重视而使对“俗”的界定获得突破。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高丙中

目录


序万建中 /1

绪论 /1

一 选题意义 /1

二 研究现状 /4

三 研究思路 /25

四 资料来源 /28

五 框架结构 /31

第一章 清原镇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 /33

第一节 清原镇依托的自然环境:一个典型的

辽东山区 /33

第二节 清原镇:地理位置与名称由来 /36

一 清原镇的中心位置 /37

二 清原镇地名的由来 /40

第三节 清原镇的社会变迁:置身于其中的参

与者 /44

一 民国以及东北沦陷时期 /45

二 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46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 /49

四 1978年以来的经济建设时期 /51

五 近年来的社会变革 /52

第四节 清原镇的居民:同质性与异质性 /54

一 清原镇的人口变动 /55

二 清原镇的人口构成 /58

第二章 民间话语中的婚姻仪礼 /64

第一节 婚姻构成及其地方性术语 /65

一 “结婚”与“婚礼”:建构社会网络的重要

场合 /65

二 “找对象”与“搞对象”:楔入日常生活中

的择偶行为 /71

三 “介绍人”与“张罗”:婚姻仪礼中不可或

缺的角色 /74

四 “打罢刀”与“跑偏”:民俗规范的松弛与

社会道德的失序 /79

第二节 姻亲关系及其地方性称谓 /83

一 编织亲属关系网络的姻亲关系称谓及其关系

类型 /84

二 在象征意义上往来的儿女“亲家” /95

三 作为组建社会网络途径之一的“转圈亲家” /96

第三章 民众生活中的配偶选择 /99

第一节 择偶理论分析 /99

一 基于单一因素分析的择偶理论 /100

二 基于多重因素分析的择偶理论 /102

第二节 清原镇的通婚半径 /105

一 通婚半径与民众生活空间相一致 /105

二 通婚半径形成的复杂原因 /107

三 通婚半径促进社会网络的网格细致化 /111

第三节 择偶途径的变化与决策模式的转换 /112

一 择偶途径走向多元化 /113

二 决策模式趋于代际协商 /117

第四节 择偶标准及其变化 /122

一 家庭背景的“门当户对” /123

二 个体条件的“般配” /126

三 不同民族在民族标准上的择偶差异 /132

第四章 订婚仪式中的姻亲关系 /141

第一节 订婚仪式的变迁 /142

一 20世纪40年代:订婚仪式的延续 /143

二 20世纪60年代:订婚仪式的断裂 /146

三 20世纪80年代:订婚仪式的复兴 /151

第二节 结婚日期的选择与姻亲关系 /157

一 结婚日期及其选择规则 /157

二 结婚日期选择行为主体新格局的出现及其对

姻亲关系的影响 /164

第三节 婚姻支付的协商与姻亲关系 /168

一 关于婚姻支付的理论 /169

二 男方家庭婚姻支付的变迁:从“养钱”到单

一货币形式“买衣服钱” /172

三 女方家庭婚姻支付的变迁:与男方家庭的婚

姻支付日益趋同 /181

四 婚姻支付流动方向的变迁及其对姻亲关系的

影响 /187

第五章 婚礼中的社会网络 /194

第一节 清原镇婚礼的变迁 /194

一 传统仪式过程 /195

二 传统仪式的偏离 /203

三 传统仪式的回归 /207

第二节 婚礼中的角色分配与姻亲关系 /212

一 婚礼角色分配上的旧模式与新模式 /212

二 婚礼角色分配的变化与娘家仪式表演空间的

扩大 /216

第三节 婚礼中的冲突与姻亲关系 /220

一 内隐的冲突:娘家与婆家之间的无声竞争 /221

二 外显的冲突:娘家与婆家之间的公开对抗 /227

第四节 婚礼参与人与社会网络 /231

一 民众参与婚礼的逻辑:到场原则与互惠原则 /232

二 婚礼参与人的变迁:制度化关系的加入与地

方社会网络的更新 /235

三 婚礼功能的变迁:从姻亲关系到社会网络 /243

结论 /251

一 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 /251

二 守恒的意义与追加的意义 /255

参考文献 /260

后记 /274

英文目录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