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空间历程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建筑室内空间历程




基本信息


书名: 建筑室内空间历程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技能型规划教材

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书号:ISBN 978-7-301-19338-9

作者:张伟孝 主编

定价:53.00元

页数:彩色印刷 200页

从中国到西方在历史中撷取思维闪光

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了解中国空间艺术之美

从哥特到巴洛克体会西方的古典与现代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以及高职高专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编写而成。并新增了知识链接、特别提示及实训课题等模块。本书共分三篇,即建筑空间概述、中国建筑室内空间发展和西方建筑室内空间发展。建筑空间概述分为建筑空间的起源与类型、中西传统建筑空间的发展特点、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中国建筑室内空间发展主要介绍中国从夏商到现代的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与各时期室内设计风格的特点。西方建筑室内空间发展主要介绍欧洲各国各个时期室内设计风格的特点。本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室内设计创新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必须要知道各种室内设计风格需要用哪些设计元素去体现,并应具有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方案设计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设计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参考书或阅读用书。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建筑空间概述

第1 章 建筑空间的起源与类型

第2 章 中西传统建筑空间的发展特点

第3 章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

第二篇 中国建筑室内空间发展

第4 章 夏商周至秦汉建筑室内空间——室内设计的形成期

第5 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建筑室内空间——从融合期走向成熟

第6 章 宋、元建筑室内空间——室内设计的成熟期

第7 章 明清建筑室内空间——古典室内设计的完善与终结

第8 章 近现代建筑室内空间——西风东渐、室内设计飞速发展

第三篇 西方建筑室内空间发展

第9 章 古代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古典风时期

第10 章 中世纪建筑室内空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第11 章 文艺复兴建筑室内空间——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影响

第12 章 古典主义建筑室内空间——绝对君权古典主义

第13 章 19 世纪建筑室内空间——对各种设计风格的“复兴”

第14 章 20 世纪建筑室内空间——现代室内设计思想的兴起

章节试读


【引言】公元前21 世纪开始,禹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的禅让惯例,自袭王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公元前221 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实现统一的国家——秦朝,秦汉400 余年是我国建筑茁壮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4.1 建筑空间的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特殊的风格和卓越的成就,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砖瓦的烧制,到了秦汉时代,有纹饰的瓦当和栏杆出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吉祥安乐等瓦当与带龙首兽头的栏杆,在图案的造型和抽象的含意上,有其独到的艺术风格。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1.先秦时期

先秦以前基本上都是以宫殿建筑居多,现在基本不存在了,只能在一些遗址、资料中得到这时期的建筑形式。

(1) 夏的代表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建筑,殿庭院呈缺角横长方形,东西108 米、南北100 米,东北部折进一角。在整个庭院范围用夯土筑成高出于原地表0.4 ~ 0.8 米的平整台面,可见在湿陷性黄土地上建大屋而不致沉陷,此时建筑上已大量应用夯土技术。庭院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 米,南北宽11.4 米,四周有檐柱洞,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殿堂建筑,殿顶应是最为尊贵的重檐庑殿顶。殿前是平坦的庭院,院南沿正中有面阔七间的大门一座,在东北部折进的东廊间又有门址一处,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图4.1)。(2) 商代前期的代表建筑。盘龙城是商代前期城市遗址。面积约为1.1 平方公里,建于公元前15 世纪前后,平面略呈方形,南北约290 米,东西约260 米。四面中部各有一缺口,可能是城门。城垣的夯筑是以每层厚8 ~ 10 厘米的夯土筑出主体,内侧又有斜行夯土用来支撑夯筑城垣主体时使用的模型板。推测城垣原为中间高耸而内侧有斜坡以便登临,外侧较陡以御敌。城垣外有宽约14 米、深约4 米的城壕,壕内侧往往高出外侧1 米以上。在城南壕沟底部曾发现桥桩的柱穴,可知当时是架桥通过的(图4.2)。

原始社会至汉代,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

夏商与周的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台基、屋身、顶层三大段。这是传统的中国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后来的建筑依然保留着这种形态,只是更加完整和成熟。

(3) 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之宏伟,出土文物质量之精,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处繁华的大都市。宫殿区发现有54 座王宫建筑基址,是殷都城内经过多次修建的一项宏伟工程。宫殿的建筑物都建在厚厚的夯土台阶上的,由夯土墙、木质梁柱、门户廊檐、草秸屋顶等部分构成。解放后建立的复原图就建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

院内建有仿殷大殿,大殿夯土台阶,重檐草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古朴凝重。

相关分词: 建筑 室内 空间 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