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衍生工具手册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结构化衍生工具手册




基本信息


书名:结构化衍生工具手册

图书编号:644385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定价:39.0

ISBN:750582032

作者:迈哈伊马图

出版日期:2000-08-01

版次:1

开本:23cm

简介


第1章 导论最近二十年来,公司借款人和机构投资者面对的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金融环境。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金融产品和要素市场竞争的全球化以及金融市场的管制放松和一体化这两种主要的外部力量,导致了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从各方面看,现在的金融环境比二十年前更具风险性,过去金融市场的确定性已被现在经常波动的市场所替代。任何一个借款人和投资者都不能忽视不可预计的利率和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金融市场对不断增加的波动性的反应是,设计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便借款人和投资者可以对冲市场风险。这些管理风险的产品,更常见的说法是衍生工具,在很多方面支配着国际金融市场。例如,相当大比例的欧洲债券发行是由互换驱动的,而资产互换则是固定收益率投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衍生工具管理风险的作用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在各种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上,衍生工具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投机。举例而言,衍生工具提供了一种更容易地建立连锁传递衍生头寸的方法,同时缓解了在现金市场上操作的需求。衍生工具也越来越多地作为常规投资方案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同时也获准进人受到管制或限制的市场。在这些情况下,衍生工具被嵌入常规的资产和负债产品中。风险和收益的特性可以通过发掘市场的异常情况或表达与来自市场的观点不同的看法来改变。衍生工具创造结构化资产和结构化负债的作用是当今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主题,结构化产品增加的趋势代表了衍生工具的一个主要的新应用。本书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创造结构化产品的工具。衍业工具发展的经济背景在本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在普遍经历长时间的价格稳定期后,遇到了未曾预计到的前所未有的价格上涨。这次价格不稳定的一个预兆是30年代的大萧条,这期间各国纷纷采用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和贸易保护主义,保护本国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为重建欧洲国家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的经济提供便利,以及防止30年代出现过的竞争性货币贬值和贸易保护主义。为实现这两个目的,1944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滑雪胜地签署协定,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以维持一种固定汇率制度,也就是广为人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the Bretton Woods System)。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成员国有义务维持货币的可兑换性,并保持本国货币汇率固定,只有在存在确凿证据表明经济出现基础性的不平衡时,货币才可以升值或贬值,也就是说建立一个新的固定平价。可兑换性看来只是一个好的设想,而不是现实的目标,因为在主要经济强国中,只有美国允许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从保持固定汇率这个目的上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成功的,主要固定的货币平价只在不可避免时才变动,而且变动的次数很少,变动的幅度与70年代相比也相当小。实际上,一直到60年代末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逐步崩溃以前,只有两个市场趋势:英镑价值下跌,其中1948年和1967年两次大幅贬值;由于德国经济恢复和美国贸易竞争力下降,造成德国马克升值。在战后为世界提供了较强稳定性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68年开始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按照金汇兑本位制(the Gold Exchange Stan-dard)运行的,在这种体制下,美国保证随时可以通过所谓“黄金窗口”用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美元兑黄金的价格固定在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其他国家将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固定,只有在必须维持经济平衡时,才使本国货币贬值或升值。1968年,非官方的自由黄金市场开始运作,而中央银行被这个市场排斥在外,这实际上导致了黄金的双重价格,从而使官方的黄金价格成为不现实的。1973年8月15日,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试图修补这一体系的史密森协定(the Smithsonian Agreement)也在12个月内失败。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的终结,使战后稳定的金融市场出现第一次大震动。这一体系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与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各参加国普遍担心的通货紧缩相反,50年代和60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不断加速的通货膨胀,起初速度较慢,1967年开始速度变得相当快。因此,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主要工业化国家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

目录


丛书序言

中文版序言

原版前言

作者简介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固定收入定价原理

第三章 期权定价原理

第四章 远期合约

第五章 利率互换

第六章 交叉货币互换

第七章 股票互换

第八章 利率期权

第九章 货币期权

第十章 股票期权

第十一章 金融工程学原理

第十二章 合成性证券

第十三章 资产组合管理

附录 正态分布区域

索引

译者后记